流感疫苗不是終身免疫?關鍵原因讓你秒懂!
流感(Influenza)是一種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每年在全球範圍內造成大量感染和死亡。為了降低感染風險,許多國家都會推動流感疫苗接種。然而,與某些疫苗(如麻疹或水痘疫苗)能夠提供長期甚至終身保護不同,流感疫苗必須每年接種。為何流感疫苗不能提供終身免疫?這背後涉及病毒變異、免疫系統反應、疫苗設計等多方面因素。
一、流感病毒的高變異性
1. 流感病毒的基本分類
流感病毒屬於正黏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根據其表面抗原分為四種類型:
- 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H1N1、H3N2等)
- 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B)
- 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C)
- 丁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D,主要感染動物)
其中,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是主要導致季節性流感的病毒種類。
2. 變異機制:抗原漂變與抗原轉變
流感病毒的基因組由8段RNA組成,容易發生變異,使得疫苗的保護力難以維持多年。
- 抗原漂變(Antigenic Drift):基因突變導致表面蛋白(如血凝素 HA 和神經胺酸酶 NA)發生細微變化,使得先前的免疫記憶對新病毒的保護力下降。
- 抗原轉變(Antigenic Shift):不同流感病毒株在宿主內交換基因片段,產生全新病毒株,可能導致大規模流感大流行。
這些變異機制使得流感病毒每年都可能出現新的毒株,導致舊疫苗無法有效預防新的流行株。
此外,動物宿主(如豬、鳥)也是流感病毒變異的重要來源。某些病毒株可能在人與動物之間互相傳播,增加新的病毒組合可能性,使流感病毒進一步變異。
二、人體免疫系統對流感的反應
1. 免疫記憶與流感病毒的對抗
當人體接觸到流感病毒或接種流感疫苗後,免疫系統會產生兩類免疫反應:
- 體液免疫(Humoral Immunity):B細胞產生特定抗體來中和病毒。
- 細胞免疫(Cell-mediated Immunity):T細胞辨識並清除感染細胞。
然而,流感病毒的快速變異會導致先前的免疫記憶無法完全辨識新病毒,降低保護效果。
2. 抗體持續時間有限
研究顯示,流感疫苗產生的抗體效力會隨時間下降,約在6至12個月內減弱。因此,即使流感病毒不變異,每年重新接種仍可確保體內有足夠的保護性抗體。
此外,免疫系統的個體差異也會影響抗體的持續時間。年長者、慢性病患者等群體的免疫系統較弱,可能需要更頻繁地接種疫苗以維持有效保護。
三、流感疫苗的設計與更新
1. 季節性流感疫苗的組成
世界衛生組織(WHO)每年根據全球流感監測網絡(GISRS)提供的數據,預測下一季流行的病毒株,並推薦疫苗組成。
目前常見的流感疫苗類型包括:
- 三價疫苗(Trivalent Vaccine):包含兩種甲型流感病毒和一種乙型病毒。
- 四價疫苗(Quadrivalent Vaccine):包含兩種甲型流感病毒和兩種乙型病毒。
2. 疫苗效力受多種因素影響
- 病毒株匹配度:如果疫苗與實際流行的病毒株相符,保護力可達50%-70%;但若病毒發生重大突變,疫苗效力可能下降。
- 個人體質:年齡、健康狀況及免疫功能影響疫苗的保護力。
- 接種時間:由於抗體濃度隨時間下降,最佳接種時機通常是流感季節前幾個月,以確保高峰期間仍具保護力。
四、流感疫苗 vs. 其他疫苗:為何有些疫苗能終身免疫?
與流感疫苗不同,有些疫苗(如麻疹、腮腺炎、風疹疫苗)能提供長期甚至終身免疫。關鍵原因如下:
- 病毒穩定性:麻疹病毒的基因組較為穩定,不易變異。
- 強免疫記憶:麻疹疫苗能誘導強烈且持久的免疫反應。
- 終身免疫與群體免疫:由於麻疹病毒不變異,疫苗接種率高可形成群體免疫,進一步降低病毒傳播。
相比之下,流感病毒的高變異性使得每年更新疫苗成為必要。
五、流感疫苗的重要性與未來發展
1. 為何仍需接種流感疫苗?
即使流感疫苗不能提供終身免疫,仍然具有重要價值:
- 降低感染風險:即使無法100%預防,疫苗可顯著降低感染率。
- 減輕症狀與併發症:即使感染流感,已接種疫苗者症狀較輕,住院與死亡風險降低。
- 保護高危族群:兒童、孕婦、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是高風險族群,接種疫苗能有效減少併發症。
2. 未來發展:通用流感疫苗
科學家正積極研究能夠對抗多種流感病毒的「通用流感疫苗(Universal Influenza Vaccine)」,目標是:
- 針對流感病毒不易變異的區域(如M2e蛋白)。
- 誘導更強的T細胞免疫反應,提供更長期保護。
若研究成功,未來可能不必每年接種流感疫苗,甚至可獲得多年免疫力。
結論
流感疫苗無法提供終身免疫的主要原因在於流感病毒的高變異性、免疫記憶的有限持續時間以及疫苗匹配度的影響。每年接種仍然是降低流感風險的最佳方法。因此,每年施打流感疫苗,仍是保護自己和他人健康的重要措施!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