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24的文章

【讀書心得】一起畫房子:荷蘭速寫藝術家 Albert Kiefer 帶你用麥克筆畫出全世界

圖片
作者:Albert Kiefer 譯者:旗標編譯組 出版社:旗標 出版日期:2024/09/05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平裝版-> 傳送門 【影片介紹】   在充滿節奏感的生活中,找到一種讓心靈沉靜的藝術形式,可能是一種難能可貴的體驗。對於那些對繪畫充滿熱情,卻害怕技術限制的人來說,速寫或許是一條值得嘗試的道路。透過荷蘭藝術家阿爾伯特·基弗(Albert Kiefer)所著的《一起畫房子:荷蘭速寫藝術家 Albert Kiefer 帶你用麥克筆畫出全世界》,讀者能夠發現速寫不僅僅是技術的展現,更是一種個人表達的自由形式。這本書將讀者帶入一個充滿創造力的世界,展示了如何用簡單的工具和技巧創作出風格獨具的建築速寫作品。 從零開始:速寫不必是難事 基弗的藝術旅程令人鼓舞,因為他不是一開始就專精於建築速寫,而是經歷了從3D設計師到藝術家的轉變。他在2016年重新拾起畫筆,並逐漸發展出自己獨特的速寫風格,讓複雜的建築不再是一個技術障礙,而是一種藝術表現。他的作品擁有一種隨性的美感,展現出對建築結構的靈活解讀。 書中的一個關鍵概念是,速寫不需要拘泥於精確的透視或完美的比例。事實上,基弗鼓勵讀者去發掘建築的個性,並將其誇張、簡化或是以符號化的方式來表達。這種創作方法解放了速寫的限制,讓每個人都可以輕鬆享受這種藝術形式。 速寫的樂趣:簡單的工具,無限的可能 基弗強調速寫工具的簡單性。在他的教學中,他只需幾枝麥克筆和一個素描本,就能夠創造出令人驚艷的作品。他認為,速寫不應該被複雜的設備所束縛,這與許多初學者的觀點形成鮮明對比——我們常以為需要高級的工具和複雜的技術才能創作出好作品。 基弗的這種簡單哲學對我來說是一個啟示,因為它強調了創作過程中的即興性與靈感的捕捉。書中,他分享了他如何隨時隨地進行速寫,無論是在街頭看到的老房子,還是旅行中遇到的小店鋪,都能成為他的靈感來源。他的速寫作品不僅僅是對現實世界的記錄,更是一種獨特的視覺詮釋,將日常景物變得生動有趣。 技術與創意的結合:速寫過程中的關鍵步驟 儘管基弗主張速寫應該是一種自由的創作形式,但他並沒有忽略基本技術的重要性。書中的幾個章節詳細介紹了如何選擇題材、解析建築結構、進行透視判斷以及構圖。這些步驟對於初學者來

【讀書心得】一個新世界:喚醒內在的力量

圖片
作者:艾克哈特托勒 原文作者:Eckhart Tolle 譯者:張德芬 出版社:方智 出版日期:2008/07/25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 傳送門 平裝版-> 傳送門   《一個新世界:喚醒內在的力量》這本書,帶領我們走上一條自我了悟的道路,展示了每個人都具備改變世界的潛能。這不僅是一本探討靈性與心靈成長的書,更是一場深入自我、解放內在的小我之旅,幫助我們看清人類的痛苦根源,並在覺醒中尋找到真正的自由與幸福。本文將改寫本書的核心內容,重新詮釋其精神,並分享一些個人的反思與體驗。 自我了悟與內在轉變 書中強調的核心理念,是每個人都具有喚醒內在力量的能力,這種力量不依賴外在條件或環境,而是來自內在的轉變。托勒藉由個人經歷與多樣的故事,引導讀者探索「小我」的本質。小我是一種虛幻的自我,總是依附於外在形象、社會角色以及他人的評價上,讓人陷入不斷的欲望、恐懼與痛苦之中。我們大部分的痛苦來自於無法跳脫小我對「擁有更多」的渴望,無論是物質、情感,還是社會地位。 托勒認為,擺脫小我對外在的執著,是通往內在自由的關鍵。書中強調「內在省思」的重要性,並通過禪宗的修行和心靈的自我觀察,讓我們意識到小我的本質。這種觀照並不需要繁瑣的儀式或宗教信仰,而是回歸當下的專注,保持覺知,並且學會放下對過去的悔恨與對未來的擔憂,這樣便能找到內在的平靜與滿足。 小我的陷阱與解脫之道 書中深入探討了小我的多種表現形式,從個人情緒反應、怨恨到社會角色的扮演,小我總是以各種方式操縱我們的行為與思想。托勒分析了我們常常無法逃脫這種困境的原因:我們的意識被過度地依附於頭腦中的聲音,這些聲音經常反映的是小我對外在世界的不滿或是對內在不安的渴望。因此,許多人在不自覺的情況下被小我操縱,無法真正享受當下的生活,也無法體會到真實的快樂。 托勒提出了一個解脫的方向:覺察小我的存在,並通過這種覺察開始轉化自己。當我們能夠覺察到小我的思維模式與情緒反應時,我們便能不再被其束縛,進而選擇一種更自由、更真實的生活方式。這不僅僅是理性的思維轉變,更是從內心深處的覺醒——一種不再被虛幻自我掌控的自由狀態。 書中舉了許多例子,來說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識別小我。例如,當我們感受到抱怨、怨恨或是對他人行為的批評時,我們其實是在陷入小我的陷阱。這些情緒反應都是源自於我們對外在世界的不滿,而非真正來自內心的需求。當我

【讀書心得】一個被綁架的西方國家或中歐的悲劇

圖片
作者:米蘭.昆德拉 原文作者:Milan Kundera 譯者:尉遲秀 出版社:大田 出版日期:2024/08/01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 傳送門 精裝版-> 傳送門 【影片說明】   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這位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捷克作家,透過其作品《文學與小國》為小國的命運與文化身份發出了深刻的呼喊。他的文字深切地探討了小國在大國環伺下的困境,並展現出他對文化、國族與認同的焦慮與渴望。在台灣這個同樣面對著國際壓力與文化挑戰的小國,昆德拉的洞見具有特別強烈的共鳴與啟示。 文學作為文化身份的防線 《文學與小國》這篇演講詞是昆德拉在1967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大會上所發表的,當時捷克正處於冷戰的前線,受蘇聯影響極深。昆德拉透過這篇演講,表達了對小國文化逐漸被大國文化所吞噬的擔憂。他強調,文學不僅是藝術表達的方式,更是小國文化自我保存和發聲的渠道。在國際大國主導的語境中,小國的文化常常被邊緣化,無法主導自己的命運。昆德拉認為,小國必須依靠文學來證明自己的存在,並透過文學向世界宣告其文化價值。 對台灣而言,這樣的觀點尤其切中要害。台灣長期處於國際政治的邊緣,受到外部力量的壓迫與掣肘。在這樣的處境中,台灣如何保存並發展其獨特的文化身份成為了每個時代的課題。昆德拉的觀點讓人聯想到台灣的情境:即便國際社會的舞台上台灣常常被忽視,但透過文學、藝術等文化創作,台灣依然能夠向世界傳遞其獨特的聲音,並證明自身的文化價值。 小國的焦慮與世界精神 在昆德拉的思考中,小國的處境是極其困難的,因為小國往往處於大國的勢力範圍之中,難以保持完全的自主性。他認為,小國的文化只有通過不斷的創作與發聲,才能避免被大國文化所吞併。小國文化具有其獨特性,但也需要與世界文明對話,並從中尋找出屬於自身的貢獻。 這樣的論述不僅僅適用於捷克,更適用於其他像台灣這樣的小國。台灣在東方與西方之間的地理位置,使其文化處於多重影響之中。在台灣歷史上,無論是殖民統治時期還是冷戰時期,台灣文化都處於外部壓力的壟罩之下。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台灣文化注定要隨波逐流。相反,台灣文化在這種複雜的歷史背景下,不斷地自我更新與創造,試圖在全球文化的版圖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讀書心得】一個投機者的告白四部曲(《一個投機者的告白》《金錢遊戲》《證券心理學》《股市解答之書》四書)

圖片
作者:安德烈.科斯托蘭尼 原文作者:André Kostolany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24/09/12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 傳送門 平裝新修典藏版-> 傳送門 【Youtube】   投資市場的變幻莫測與人性間的互動,常常令人聯想到一場大規模的心智博弈。在股市上,無論是新手還是老手,最終能夠脫穎而出的,不僅僅是那些懂得市場技術的人,更是那些能夠掌握心理動態並做出冷靜決策的投資者。這便是安德烈·科斯托蘭尼在其經典著作中所提到的投機智慧核心。 科斯托蘭尼的一生充滿了冒險與跌宕,這位被譽為「20世紀股市見證人」的德國投資大師,在其數十年的投機生涯中,穿越了兩次世界大戰、全球市場的崩盤與繁榮。他的著作《一個投機者的告白》系列,無論是《股市解答之書》、《金錢遊戲》還是《證券心理學》,皆試圖將投機的深刻智慧和市場的本質揭示給廣大讀者,為那些渴望在市場中求得一席之地的人提供指引。 《股市解答之書》:實戰的智慧總結 《股市解答之書》是科斯托蘭尼多年來對股市的問答總結。無論是在演講場合,還是在廣播電視節目中,他經常被問到各式各樣的市場問題,這些問題往往看似重複,卻隱含了股市中最常見的困惑與挑戰。為了給予讀者更具體且實用的建議,他將這些問題總結為198個重要提問,並在書中給予深入的解答。這些解答不僅涉及市場運作的基本邏輯,也延伸到市場的心理因素與消息面影響。 正如科斯托蘭尼所強調的,股市的運作往往並不僅僅依靠市場本身的供需關係,更多時候,它被市場參與者的心理動態所驅動。人們的恐懼、貪婪、不安與期待,成為了市場價格波動的主要推動力。而《股市解答之書》正是為了讓讀者了解,如何在這樣的心理漩渦中保持冷靜,並做出正確的判斷。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自省與反思的智慧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則是科斯托蘭尼個人經歷的深刻反思。他的一生充滿了投機的起伏,從13歲開始,他便展開了與市場的搏鬥,經歷了多次的財富積累與破產。這本書,既是他一生智慧的總結,也是對市場的透徹理解。科斯托蘭尼強調,投機者與賭徒的最大區別在於思維的深度與耐性。投機者並不是盲目追逐短期利潤的人,而是能夠看到整體趨勢,並耐心等待機會的來臨。 在《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中,科斯托蘭尼回

【讀書心得】一個人的約會:敲擊心靈、吐露願望、建立美好關係的24個書寫練習

圖片
作者:湯姆.鮑伯西恩 原文作者:Tom Bobsien 譯者:楊婷湞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3/11/02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 傳送門 平裝版-> 傳送門 【影片說明】  《一個人的約會:敲擊心靈、吐露願望、建立美好關係的24個書寫練習》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書寫練習的指導手冊,更是一本讓讀者通過文字與自己內心對話的工具書。透過這24個精心設計的書寫練習,作者希望幫助每個讀者走上自我發現的旅程,進一步加深對自己內在需求和情感的理解,從而在生活中找到更多的平靜和方向。 這本書的內容很簡單,卻充滿深刻的反思。它鼓勵讀者每天花幾分鐘寫下自己真實的感受與想法,遠離日常的繁忙與噪音,專注於內心的聲音。無論是正在經歷人生低谷,還是想要尋找新的目標,這本書都能夠為你提供一種有效的方式來梳理心緒,從中發掘出新的洞見。 自我書寫的力量 這本書的書寫練習從幾個不同的面向切入,讓讀者能夠逐步探討自己內在的真實需求。書中設計的練習,不僅僅是簡單的書寫活動,而是幫助讀者深入自我,思考生命中的關鍵時刻和未來的方向。書中的幾個部分,分別探討了讀者的現狀、過去經歷,以及未來的願景,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成長過程,並以此為基礎構建未來。 書中第一部分的練習專注於讀者當下的狀態,鼓勵他們回顧當前的生活狀況,並以誠實的態度對自己提出關鍵性問題,這包括“友情紀念冊”、“健康狀態”和“自我形象與外在形象的對照”等練習,這些都幫助讀者釐清對生活和自我的真實感受。 接著,書的第二部分引導讀者回顧過去,從過去的經歷中找出那些影響自身成長的關鍵時刻。這部分的練習讓讀者重新審視過去,理解那些帶來巨大情感衝擊的經歷,例如“情緒雲霄飛車”練習,幫助讀者回顧自己在情緒變化中的表現,並發現內在的力量來源。 第三部分則將焦點轉向未來,通過“願望清單”或“快樂的回憶”等練習,幫助讀者展望未來的方向。這部分讓人們學會用更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並逐步邁向自己理想中的生活狀態。 為什麼與自己約會很重要? 現代社會中,隨著科技發展和生活壓力的增大,人們越來越難有時間靜下心來思考自己的內在需求。工作、家庭、社交網絡都佔據了我們的時間和精力,以至於我們經常忽略了最重要的

【讀書心得】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茨威格中短篇小說精選

圖片
作者:史蒂芬.茨威格 原文作者:Stefan Zweig 譯者:楊植鈞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4/06/18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 傳送門 精裝版-> 傳送門 有聲書-> 傳送門 史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是一位極富才華的奧地利作家,以其敏銳的觀察力和對人性複雜性的深入剖析聞名於世。他的小說作品充滿了對情感、欲望以及人類內心掙扎的探索。特別是在他的中短篇小說集中,他將心理描寫推向了極致,使讀者能夠真切地感受到人物內心的狂熱、苦痛與脆弱。 《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是茨威格的經典代表作之一,也是在世界文學中廣受歡迎的小說之一。這篇小說以一封從未寄出、卻情感深摯的信件為框架,展現了一個女人對一位作家長達十餘年的無望苦戀。這封信的每一句話都蘊含著強烈的情感,儘管這位女子與作家幾乎毫無交集,她卻一生都沉浸在這段無名的愛情中。 茨威格的小說特點之一是他擅長將敘事者設置為第三者,這種間接的敘述方式使得故事更具有真實感,同時也增強了情感的張力。讀者往往在這樣的敘述中,被引導著進入故事角色的內心世界,並且感同身受地體會到角色所經歷的情感波動。在《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中,這種敘述手法被發揮得淋漓盡致。雖然故事中的作家並未真正了解這位女子的存在,讀者卻透過她的字字句句,感受到了她內心的愛與痛,彷彿自己也是這場情感歷程中的一部分。 茨威格在描寫這位陌生女子的心理時,極其細膩。他不僅僅是在描述一段愛情故事,更是在探討愛情如何成為一種人類精神的束縛與解脫。在這篇小說中,愛情不再是一般意義上的浪漫,而是一種充滿痛苦與無望的情感。這位女子深陷於她自己編織的情感世界中,無法逃脫,甚至甘願為此付出她的一生。她的愛情,雖然未曾被回應,但在她內心深處卻無比真實。她的信,是一種自我告白,也是一種對愛情的最後禮贈。 這位女子的故事讓人不禁思考:我們是否也曾在某些時刻,深陷於某種無望的情感中?我們是否也曾為某個不曾了解我們的人,付出我們最真摯的感情?這些問題在茨威格的筆下變得具體而深刻,提醒我們愛情的力量與其可能帶來的苦痛。 《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是茨威格在刻畫人類內心情感世界上的巔峰之作之一。他運用了簡單而富有張力的敘述方式,將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展現在讀者面前。小說中的女子,儘管從未真正進入作家的生活,但她的存在卻在某種程度上佔據了讀者的心靈。她的愛

【讀書心得】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

圖片
作者:胡慕情 繪者:Irene Chung 出版社:鏡文學 出版日期:2024/01/26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 傳送門 平裝版-> 傳送門 有聲書-> 傳送門 在閱讀《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她如何謀弒母親、婆婆與丈夫》時,我經歷了一場不尋常的心靈旅程。這本書的內容,坦白說,並不是我平時會主動選擇的題材。那為什麼我最終會翻開這本書呢?也許是因為無意間在別人的書架上看到,於是帶著一種好奇心去了解一個我本不想碰觸的世界。 這本書可以算是報導文學的一種嗎?從我個人的閱讀體驗來看,它呈現出的是一種極為理性的文學型態。這樣的理性恰好契合了我當下疲憊且心情不佳的狀態,提供了一種冷酷但安全的思想棲息地。我並不想深入探究殺人犯的心理,也並非廢死聯盟的支持者,對犯罪心理學毫無興趣。然而,書中描寫的細膩情感和殘酷事實,仍不斷挑戰我的情感防線。 尤其是書中提到的精神鑑定、智力衡鑑和女同等內容,讓我不得不放慢閱讀速度。這些內容表面上與案件無關,但卻揭示了人性的多面性。儘管這些部分讓我稍作停頓,但整體來說,我的閱讀過程充滿了翻閱和掃描,幾乎沒有任何同情或共鳴的感受。這也許反映了我的心情在此時尚未恢復到一個能夠正面思考的狀態,從而得出「一點用也沒有」這樣消極的結論。 書中的女性主角林于如,幾度嘗試自殺,對於她來說,死亡或許才是最終的解脫。廢死聯盟究竟是在幫助她,還是在無形中延長她的痛苦?作者胡慕情的目標,或許是希望透過這個悲劇,提煉出更廣泛的社會脈絡。然而,這樣的表述對我而言過於抽象,甚至顯得過於文雅。 整本書給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人間是苦」這一主題。從林于如的故事中,我看到了一個又一個悲劇接連發生。她的人生似乎注定是一場沒有盡頭的痛苦旅程,每當她似乎要抓住幸福的時候,命運總會無情地將她推入更深的絕望之中。每一個角色的命運都充滿了痛苦,但這些痛苦被冷酷理性地包裝著,讓讀者不至於過度陷入其中,這或許是理性的好處,讓我們能夠保持一定的距離去審視這一切。 我不得不承認,我並沒有詳細閱讀這本書的每一個字,許多細節都在我的快速翻閱中被忽略。但就在我偶然回顧時,讀到了一段讓我頗感震驚的內容:林于如竟然在信中提議作者可以與她登記同性婚姻,以方便進行採訪。這一提議充滿了荒誕與無言,讓我一時無法理解。這種情感上的對峙,反映了報導者與殺人犯之間微妙的互動。 或許,胡慕情的堅持

【讀書心得】一行禪師 石童:愛與慈悲的十篇故事

圖片
作者:一行禪師 原文作者:Thich Nhat Hanh 譯者:葉琦玲 出版社:橡樹林 出版日期:2024/08/15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 傳送門 平裝版-> 傳送門 在我閱讀一行禪師的《一行禪師 石童:愛與慈悲的十篇故事》這本書時,我深刻感受到這些動人故事中所蘊含的智慧與情感。書中每一篇故事,無論是描述親人分離的悲痛,或是佛法中深邃的教義,都讓人深思,這些故事不僅僅是禪修者的心靈紀錄,更像是禪師對世界的深情告白。 以故事述佛法,感悟生命的脆弱與壯麗 一行禪師用極具詩意的筆觸,帶領讀者進入他的人生經歷,書中的每一篇故事都交織著佛法的核心價值——愛與慈悲。這本書給予讀者的不只是故事,還有心靈的感悟。每當翻開一頁,彷彿跟隨著禪師的腳步,走進一個個佛法的微觀世界。書中的故事雖然短小,但卻充滿力量,讓人時而感動,時而感嘆生命的脆弱與壯麗。 這十篇故事猶如禪師對生命與世界的深思。譬如書中的〈古樹〉,禪師藉由一棵千年古樹的形象,喚醒人們對永恆與無常的思索。這棵巨大的古樹,象徵著佛法的深邃與廣闊,它是時間的見證者,也是一個靜默觀照世間變遷的智慧存在。古樹上無數鳥巢與鳥兒的共生,讓人聯想到生命的互聯性和共存的重要性。透過這些象徵性的描寫,禪師巧妙地將佛法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中,使我們能從自然萬物中感受到佛法的存在。 戰爭與流亡的痕跡:禪師的生命歷程 除了佛法的教義,一行禪師的個人經歷也在書中留下深刻的印記。他因為越戰而被迫流亡海外,近四十年的流亡生活,讓他對國家、對人類的痛苦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書中的故事,像是〈巨松〉和〈孤獨的粉紅魚〉,無一不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它們以象徵性的手法,傳達出禪師對戰爭與苦難的反思。 這些故事中的情節雖然有時讓人感到壓抑,但禪師以溫柔的語調將這些苦難轉化為力量。譬如在〈巨松〉一篇中,松樹象徵著堅韌與忍耐,無論是風吹雨打,還是環境惡劣,它依然屹立不倒,象徵著禪師面對流亡生活時的堅定信念。這種對於苦難的超越與轉化,正是禪師所傳達的佛法精神之一。 愛與慈悲:禪師的永恆主題 禪師不斷強調的主題便是愛與慈悲,這是他在所有故事中傳遞給讀者的核心價值。透過書中的角色與情節,我們可以看到禪師如何在面對人生的風雨時,仍然保持內心的平靜與慈悲。他曾說過:「愛是唯一能療癒世間苦痛的力量。」在書中的每個故事裡,我們都能感受到這種力量。無論是對

【讀書心得】一如既往:不變的人性法則與致富心態

圖片
作者:摩根.豪瑟 原文作者:Morgan Housel 譯者:周宜芳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4/02/01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 傳送門 平裝版-> 傳送門 【Youtube】   《一如既往:不變的人性法則與致富心態》這本書由摩根·豪瑟(Morgan Housel)所著,旨在探討歷經時間沖刷後,依然不變的人性和法則。相較於他的前作《致富心態》,這本書更加多樣,除了探討金錢之外,還涉及人性、歷史、風險等廣泛主題。本文將透過不同角度解析本書的核心思想,並分享個人對其中精髓的理解與啟發。 1. 複雜世界與風險 摩根強調,這個世界的複雜性遠超我們的想像。隨著全球化和技術進步,全球經濟的互動變得前所未有地緊密,並且增加了無法預料的風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摩根在書中指出,我們經常看到的是事件的結果,而難以洞察其起源,這使得預測未來變得更加困難。這提醒我們不要僅依賴過去的經驗來預測未來,應該更多地關注「人類行為模式」來應對不確定性。 他以 2020 年的新冠疫情為例,展示了全球化背景下風險無法預見的本質。這樣的意外事件提醒我們,即使做了充足的準備,也無法完全避免意外的風險。納吉姆·塔雷伯(Nassim Taleb)在《反脆弱》中強調,應對這類風險的最佳方式不是試圖預測未來,而是為未來做好準備,這種準備包括為不可預見的風險留有餘裕。 這一章節提醒我,在面對瞬息萬變的世界時,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我們不應該恐慌,而是應該接受這種不可避免的變數,並通過冗余和準備來降低風險。 2. 微小積累與長期思維 長期思維是摩根在書中一再強調的成功關鍵。無論是投資還是技術創新,最重要的成果往往是經過長時間的微小積累得來的。摩根以愛迪生的燈泡發明為例,說明許多看似重大突破,其實是經過多次小型創新逐步演化而成。同樣,比特幣的成功也是經過了十多年的醞釀,才逐漸被主流市場接受。 這種長期思維要求我們能夠忍受短期的不確定性和波動,並保持耐心等待複利效應的發揮。然而,真正困難的在於分辨什麼時候是在耐心等待,什麼時候是在執迷不悟。這需要我們具備一種對現實的清醒認知,並能靈活應對變化。 這一點對我來說非常重要。許多時候,我們會被短期的得失所左右,

【讀書心得】一切安好:結合醫學、肯定句與直覺力的身心靈完全療法

圖片
作者:露易絲‧賀, 蒙娜麗莎.舒茲 原文作者:Louise L. Hay, Mona Lisa Schulz 譯者:陳孟君 出版社:方智 出版日期:2024/05/01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 傳送門 平裝版-> 傳送門 《一切安好:結合醫學、肯定句與直覺力的身心靈完全療法》這本書是由露易絲‧賀和蒙娜麗莎‧舒茲博士合著的作品,是一部結合醫學、心理學和靈性智慧的整合性療癒手冊。書中不僅深入探討身心靈療法的各個面向,還結合了科學數據與臨床經驗,提供一種全面性的健康方案,適合任何在尋求自我療癒方法的人。 書中理念:身心整合的療癒力量 這本書的核心理念是:疾病不僅僅是身體的問題,而是身體與心靈之間的對話。生病時,我們應該看醫生,但單純針對症狀進行治療,往往無法真正治癒我們。書中強調,全面性的療癒必須打破傳統界限,結合醫學、營養、靜心和靈性療法,以真正改善身心靈的健康狀態。 露易絲‧賀,這位被譽為「自我療癒界的第一夫人」的靈性導師,以她的正向肯定句療法和鏡子練習聞名於世。她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透過改變心態來改變健康狀況。蒙娜麗莎‧舒茲博士則是一位神經精神病學家,擅長運用直覺力解析身心關聯。兩位作者的合作結合了多年的自我療癒經歷和臨床醫學專業,為讀者提供一個整合身心靈的療癒計劃。 情緒中心與身體的關聯 本書將身心靈療法具體化為七個情緒中心,這些情緒中心代表了不同的情感和身體部位的聯繫: 1.第一情緒中心:安全感 這個中心與自我和他人的安全感相關,影響著骨骼、關節、血液、免疫系統和皮膚等身體部位。露易絲‧賀強調,缺乏安全感會引發這些身體部位的問題,例如關節炎或免疫系統失調。 2.第二情緒中心:愛與金錢的平衡 這個中心掌管著膀胱、生殖器官、下背部和臀部。金錢和愛的失衡會直接影響這些部位,造成疼痛或功能失調。書中透過案例,展示了如何透過肯定句和自我調整來重新找回平衡。 3.第三情緒中心:自我價值與需求的平衡 此中心與消化系統、體重、腎上腺、胰臟等有關。自我價值感低落或外在壓力過大時,常導致消化不良、體重問題和成癮行為。書中提供的肯定句能幫助讀者重新認識自我價值,緩解這些健康問題。 4.第四情緒中心:需求的平衡 與心臟、肺部和乳房相關,這個情緒中心代表著我們在與他人互動中的內在需求。壓抑情感或無法表達內在需求,容易導致這些部位的疾病,如心臟病或呼吸困難。 5

【讀書心得】一人出版:做自己想做的書,從企畫、編輯、印製到行銷的完全指南

圖片
作者:宮後優子 譯者:高彩雯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24/07/26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 傳送門 平裝版-> 傳送門 在宮後優子的《一人出版:做自己想做的書,從企畫、編輯、印製到行銷的完全指南》中,作者以其多年的專業經驗與豐富的出版個案,揭示了出版業務中的每個細節,尤其針對個人創業者如何進行一人出版,提供了完整的指導。本文將探討書中的核心概念,包括如何製作和銷售書籍、一人出版社的經營之道,以及書籍中所提到的出版心法與現場經驗,並對此做出讀書心得與延伸反思。 一、一人出版的時代背景與重要性 隨著現代社會工作觀念的改變以及疫情對企業運營模式的衝擊,微型化、個人化的出版模式逐漸成為時代的趨勢。數位平台與雲端技術的發展大大降低了出版的門檻,讓一人出版成為許多有志於書籍創作與出版的人們首選的模式。 宮後優子在書中提到,一人出版的核心在於自由與自主。一個出版人可以完全掌控書籍的製作、內容與發行,這不僅帶來了創作的自由,也增加了書籍形式與主題的多樣性。她描述道:「做書的人做出自己衷心滿意的書,傳遞給想閱讀這本書的讀者,推出在傳統出版產業中難以發行的書。」這是許多創作者夢寐以求的,通過一人出版,他們能夠實現自己獨特的出版夢想,並直接面對目標讀者,讓創作過程變得更加有意義。 二、如何製作書籍 宮後優子詳盡地描述了一本書從構想到成書的30道工序,這些步驟涵蓋了書籍製作的各個環節,包括策劃、成本計算、設計、校對與印刷等。她強調,製作書籍不僅僅是編輯文字或圖像,更是涉及全局規劃與資源整合的一個過程。每個環節都至關重要,必須謹慎處理,才能確保書籍的質量和市場價值。 在「擬定計畫」這一環節,宮後優子建議出版人在進行書籍製作前,應先詳細制定書籍的企劃書,包括目標讀者、預計銷量、製作成本與發行通路等內容。這樣的計畫有助於出版人掌控全局,避免後期出現預算超支或進度滯後的問題。此外,她也提醒出版人時刻注意書籍成本的控制,特別是針對藝術類書籍,製作成本高昂,需要精細的成本核算與資源配置。 三、如何銷售書籍 除了製作書籍,宮後優子還在書中介紹了不同的銷售通路選擇,讓出版人能夠根據書籍的類型與目標市場,靈活調整發行策略。她提出了幾種常見的銷售方式,包括出版社直售、書店銷售、Amazon委賣以及電子書發行等。對於許多個人出版者來說,能否順利將書籍上架銷售,關乎著整個出版計

【讀書心得】一九一一,台北全滅:台灣百年治水事業的起點及你不可不知的重大水利故事

圖片
作者:林煒舒 出版社:網路與書出版 出版日期:2024/05/24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 傳送門 平裝版-> 傳送門 台灣的現代化過程,其實從未停止過轉變與進步,而在這段歷史長河中,災難往往扮演著關鍵的角色。透過閱讀林煒舒的《一九一一,台北全滅:台灣百年治水事業的起點及你不可不知的重大水利故事》,我們能夠清楚地看到,一場百年一遇的洪水如何成為台灣現代化進程的催化劑,並且揭開了台灣水利發展史的重要一頁。這本書以翔實的歷史資料,揭示了台北在1911年洪水中所遭受的災害,進而引發了台灣的治水計畫,這不僅為當時的社會帶來了變革,也為後來的台灣現代化奠定了基礎。 災難成為改變的契機 1911年,台北遭遇了一場空前的水災,這場洪水不僅僅是自然災害,更揭露了台北地區長期以來面對洪水問題的脆弱性。兩個颱風在短短六天內先後襲擊台灣,導致淡水河水位暴漲,洪水肆虐全城。總督府的報告中甚至形容當時的台北「全滅」,可見這場災難的嚴重性。 然而,這場災難卻成為台灣水利建設的起點。台灣的治水計畫正是在辛亥大洪災後啟動,當時的日本殖民政府為了避免類似的災害再次發生,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水利工程,包括河道整治、堤防建設等措施。這些工程不僅僅是為了解決水患問題,也為台灣的工業發展和城市擴張提供了保障。 水利工程與台灣的現代化 本書詳細介紹了台灣在日本統治時期所進行的水利建設,包括東亞第一座重力拱壩的建設以及東亞最長的隧道和導水路等。這些工程不僅提升了台灣的水利管理能力,也奠定了台灣現代化的基礎。透過這些基礎建設,台灣不僅能夠有效地防範洪水,還促進了農業和工業的發展。 其中,書中提到的「東亞第一座重力拱壩」和「東亞最長的隧道與導水路」等重大水利建設成就,代表了當時台灣水利技術的高度發展。這些建設不僅解決了當地的水患問題,還推動了整個台灣經濟的繁榮發展。這些成就不僅為台灣帶來了實質性的利益,也成為東亞地區水利工程的典範。 災難與人文的反思 林煒舒在書中不僅僅記錄了水利工程的技術發展,他也深入探討了這些工程對台灣社會的影響。災難不僅僅是一場自然的浩劫,它往往也揭露了社會結構中的問題。辛亥大洪災的出現,揭示了當時台北地區缺乏有效的防洪措施,這也是日本殖民政府積極推動水利工程的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書中也提到了農民運動的發展。隨著水利建設的推進,部分農民因土地徵收和水資源分配問題而

【讀書心得】Rewire-神經可塑性:用神經科學突破行為模式迴圈,終結焦慮、恐慌和憂鬱,實現最佳的心理健康

圖片
作者:妮可.維諾拉 原文作者:Nicole Vignola 譯者:梁永安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24/06/01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 傳送門 平裝版-> 傳送門 現代社會中,許多人經常被焦慮、恐懼和憂鬱所困擾,這些情緒無法控制地侵蝕日常生活,讓人陷入無止境的消極思維當中。這本基於神經科學的書籍,以科學證據為基礎,提供讀者如何透過重新連結大腦,來擺脫負面情緒的具體建議。大腦的可塑性告訴我們,人不論年齡,都可以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而這些改變可以顯著提升生活質量、改善人際關係以及促進事業的成功。 焦慮與消極思維的背後——神經系統的運作 書中首先提到,我們的大腦在進化過程中,已被設計為優先處理負面事物。這樣的設計使人們更容易受到過往負面經歷的影響,並持續在內心中重複著這些故事。這些自我敘述往往來自家庭、朋友或社會的評價,進而形塑我們對自己的看法。然而,這些信念大多是無意識形成的,我們的大腦無法分辨其真偽,只會依照它們的頻繁出現來進一步鞏固。這也解釋了為何許多人會陷入「我不夠好」這樣的思維陷阱中,日復一日地強化這種負面的神經連結。 值得慶幸的是,現代神經科學研究顯示,大腦具有可塑性,即便是成人的大腦,也能形成新的神經連結,並調整既有的神經突觸,從而重組自己的思維方式。作者形容大腦的健康就像是硬體,而心理健康則是軟體。在開始升級心態這個「軟體」之前,我們需要確保大腦的「硬體」運作正常。一旦掌握了如何利用神經科學進行大腦重塑,便能養成新的習慣,擺脫負面情緒,創造出自己最理想的版本。 神經科學的實用工具:從科學到行動 書中提供了多種調節神經系統的實用工具,幫助人們調整情緒,擺脫自我設限。以下是兩個具體例子: 生理性嘆息:這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呼吸練習,可以在情緒激動時迅速恢復冷靜。具體做法是連續吸兩次氣(最好通過鼻子),然後閉氣一秒鐘,最後用嘴巴長而緩慢地呼氣。這樣的呼吸方式能幫助打開肺泡,增加氧氣攝入,同時有效地排出二氧化碳,向大腦發出「危險解除」的訊號。當情緒腦佔據主導地位時,新皮質的分析和判斷功能會被抑制,透過這種呼吸技術,心跳會逐漸下降,讓我們回到放鬆的狀態,重新掌控情緒。 眼動減敏療法(EMDR):作者指出,透過在開闊的大自然中移動眼球,可以安靜處理大腦中的杏仁核,這是負責恐懼的區域。EMDR療法利用目標導向的眼睛運動,幫助病

【讀書心得】1973年的彈珠玩具

圖片
作者:村上春樹 譯者:賴明珠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4/06/18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平裝版-> 傳送門 《1973年的彈珠玩具》是村上春樹「青春哀愁三部曲」的第二部作品,前承《聽風的歌》,後續《尋羊冒險記》。這部小說探討了青春中的孤獨、迷茫與尋找出口的渴望,充滿了村上特有的詩意與疏離感。 故事以1973年為背景,主角「我」與一位名叫「老鼠」的朋友成為情感的核心軸心。兩人分別住在相隔700公里的兩個城市,這樣的距離既是物理上的,也是心靈上的象徵。他們之間的關係充滿了無法言喻的距離感。故事從那年九月開始,正如書中所描述的:「那是入口。我想如果有出口的話該多好。」這一句話道出了全篇的基調——對出口的渴望,對改變命運的希冀。 1973年秋天,老鼠心中開始感受到一種難以言喻的不安,彷彿某種惡意的東西正在潛伏,就像鞋子裡的小石子一樣,無法忽視。隨著夏天的結束,老鼠的內心似乎也被某種無法擺脫的陰影籠罩。他仍然維持著夏天的裝扮,穿著舊T恤、剪短的牛仔褲,拖著疲憊的身軀走進「傑氏酒吧」,與吧台後的酒保傑面對面,飲著過度冰冷的啤酒。這樣的場景充滿了孤寂與冷漠,彷彿時間停滯不前,生命無法推進。 老鼠感覺自己的時間被切斷了,仿佛在某一個瞬間一切都中止了,而他無法理解這種變化是如何發生的。他手握著一根已死的繩子,象徵著他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也無法找到人生的方向。穿越過草地,推開一扇又一扇的門,卻沒有一扇門能引導他走出困境。這種無助感像極了冬日裡失去翅膀的蒼蠅,或是注定流入大海的河流。老鼠只覺得自己被孤獨與無力感包圍,周圍的一切似乎都在遠離他。 這樣的情感在小說中被具象化為季節的變換。一個季節走了,另一個季節隨之而來,人們在這過程中忙於打開和關上門,彷彿生命中的一切都是短暫而流動的。季節的流逝成為人生無常的象徵,也反映出角色們內心的迷惘與無奈。小說中提到,如果有什麼重要的事情遺忘了,那些季節可能還會幫忙傳遞,然而,這樣的機會似乎已經遙不可及,只留下風聲和季節的死亡。 村上春樹的文字風格總是充滿詩意與哲思,他通過簡單的日常場景和人物內心的孤寂,構建了一個充滿隱喻的世界。在《1973年的彈珠玩具》中,老鼠的孤獨象徵著人們在現代都市生活中的無力感與疏離感。即使周圍有著熟悉的朋友和場景,但內心卻彷彿被切割成無數的碎片,難以拼湊出完整的自我。 小說的核心主題圍繞著「尋找出口

【讀書心得】777(布萊德彼特主演好萊塢動作大片《子彈列車》原著‧最新續集)

圖片
作者:伊坂幸太郎 原文作者:ISAKA Kotaro 譯者:王華懋 出版社:獨步文化 出版日期:2024/08/03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 傳送門 平裝版-> 傳送門 在小說《777》中,伊坂幸太郎再次展現了他獨特的寫作風格,帶領讀者進入一場充滿黑色幽默與驚險刺激的冒險旅程。這部小說是《子彈列車》原著的最新續集,繼續講述了瓢蟲這位「衰神附體」的殺手,在命運的捉弄下陷入一場看似簡單卻意外層出不窮的送禮任務中。 1. 命運的反諷與黑色幽默 小說的開篇就將主角「瓢蟲」的衰運刻畫得入木三分,他是一個總是陷入困境的殺手,不管他多麼小心翼翼地選擇簡單、安全的任務,麻煩總會自然而然地降臨在他頭上。這種命運的反諷,貫穿了整個故事。瓢蟲的每次行動,無論是送禮物還是試圖逃脫,似乎都在不斷加劇情況的失控,這種不可抗力的感覺,讓讀者不禁為他捏把冷汗的同時,卻也無法抑制住對他的不幸發出會心一笑。 伊坂善於將現代社會中的壓力與無奈,透過極端誇張的情節進行放大,從而引發出強烈的黑色幽默效果。例如,瓢蟲的倒霉情境,不僅僅是他的個人不幸,而是在反映一種更廣泛的生活狀態。現代人在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意外和挑戰時,往往會感到無能為力,像瓢蟲這樣,儘管竭盡全力想要擺脫困境,卻總是被推回起點,這種命運的捉弄感讓人既無奈又感到親切。 2. 殺手瓢蟲的內心世界 瓢蟲這個角色在前作中就已經建立了鮮明的形象,而在《777》中,他的性格得到了更進一步的挖掘與展現。他不僅僅是個技藝高超的殺手,還是一個對自己的人生充滿迷茫和懷疑的人。瓢蟲多次提到自己的運氣不好,甚至認為自己被詛咒了,但他卻始終不肯放棄,這種頑強的意志,與他表面上的倒霉形象形成了一種強烈的反差。 瓢蟲的思維跳躍性很大,經常會在危機四伏的環境中,突然跳出一些哲理性思考,這些思考有時荒誕不經,有時卻又精準地點出了人類在命運面前的無助感。例如,他在送禮物的途中,不自覺地開始反思人生的意義,這種思維方式既是他對自己不幸命運的反抗,也是他對自己存在意義的探尋。 瓢蟲這個角色所承載的不僅僅是小說中的幽默和動作元素,更多的是對於命運、人生以及自我認知的深層次探討。正是這種多層次的角色塑造,使得瓢蟲這個角色雖然看似搞笑倒楣,卻又讓人感受到他的內心深處的複雜性。 3. 多角色交織的劇情發展 除了瓢蟲之外,小說中還出現了多個個性鮮明的角色,他們每個人

【讀書心得】MBTI戀愛心理學:從相識到相處,你和他的關係說明書

圖片
作者:朴聖美 原文作者:박성미 譯者:葛瑞絲 出版社:一起來出版 出版日期:2024/08/07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 傳送門 平裝版-> 傳送門 在這本書的內容中,探討了如何透過MBTI來解析愛情關係。MBTI這個性格分類系統,分為四個主要維度並進一步細分成16種類型,幫助讀者了解自己與伴侶的個性差異,從而更好地處理感情中的矛盾與困惑。 書中描述了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宇宙」,愛情則像是一次「探索」未知世界的旅程。從相識到相愛,過程充滿了兩個不同「宇宙」之間的碰撞。當進入關係後,隨著相處的深入,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不一致會逐漸顯現。MBTI提供了一個工具,幫助你不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需求,還能理解對方的個性特質。 書中的關鍵在於強調了解每個人都擁有與生俱來的「內在風格」,而這些風格會直接影響到兩人之間的互動模式。舉例來說,書中解釋了為何有些人(如「外向型」的E)更偏向於以行動和外界互動來表達情感,而「內向型」(I)的人則更習慣透過內在思考來認識世界和愛情。 而在解釋情感和個性如何相互影響的過程中,書中特別探討了幾個容易發生矛盾的搭配組合。例如,書中提到T(理性思維型)和F(感性情緒型)之間常因為情感表達方式的不同而產生衝突,這些摩擦可能會破壞感情,若能深入理解彼此的差異,便能避免誤會。 除了四個維度的基本介紹,這本書還針對每種MBTI性格類型提供了詳細的「戀愛攻略」。從如何安排約會行程、該類型喜歡的相處模式到適合的戀愛溝通方式,都有系統性的分析,幫助讀者在與伴侶的相處中更為順暢。 書中不僅僅是理論的陳述,還提供了實際的應對策略和建議,像是如何依照伴侶的MBTI類型選擇適合的活動和對話主題。無論是熱情如火的ENFP,還是冷靜內斂的INTJ,書中都有具體的戀愛建議。 此外,書中還強調了年齡、家庭背景對於個性和愛情觀的影響。不同年齡層的人在面對感情時,會因為人生經歷的不同而有著不同的戀愛態度,家庭排行也會影響一個人在感情中的行為表現。 書的結尾部分,作者給出了讀者一個重要的提醒:不要將MBTI視作決定愛情成敗的唯一標準,而應該把它當作了解彼此性格的工具,從而達到更深入的溝通和理解。 整體來看,這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將原本看似複雜的心理學理論融入了日常生活的戀愛中,為讀者提供了在感情中應對挑戰的智慧。

【讀書心得】Make to Know創意成真:「設計學院中的哈佛」ACCD榮譽校長帶你探尋靈感如何生成,你可以從「未知」走向「實際創造」

圖片
作者:羅恩.M.布赫曼 原文作者: Lorne M. Buchman 譯者:陳柏霖, 吳郁芸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4/09/07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 傳送門 平裝版-> 傳送門 在這本書中,作者羅恩·M·布赫曼揭示了一個重要的觀念,即創意並非來自某種瞬間的「靈光一現」,而是所有人都能夠參與和學習的過程。透過書中分享的各種創意案例,從設計、藝術到戲劇與音樂,作者展示了不同領域的創作者如何透過「求知而行」這一過程來實現創意的突破。 創意的歷程與探索 首先,本書強調創意的本質在於探索未知。創意過程往往並非直線,而是經歷著曲折、反覆的嘗試。賈伯斯的首位蘋果直營店設計師提姆·柯比,便是透過多次試錯與修改,最終打造出如今人們熟悉的蘋果直營店設計。這一過程並非一蹴而就,而是柯比經由不斷的創作、組織和優化才得以完成。 書中還提到了特斯拉設計師法蘭茲·馮·霍爾茨豪森,他在一次自行車旅途中,從自行車手身上捕捉到靈感,將這一經驗轉化為特斯拉S型車的設計精髓。這樣的創意源於生活中的細節與觀察,提醒我們,創意往往來自於日常經驗的積累,而非某種神秘的天賦。 此外,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法蘭克·蓋瑞則是通過不斷提問來激發自己的創作力。對他來說,創作的起點來自強烈的好奇心,這種好奇心驅使他深入探索未知,從而賦予作品強大的生命力和美感。蓋瑞的創作理念體現了「求知」的重要性,透過提問和思考來啟發靈感。 透過創作理解世界 這本書探討了創作過程中,人們如何藉由實踐來理解自己、理解世界,並進而發掘創意潛能。導演查克·史奈德便是透過「聆聽作品中的聲音」,將劇本轉化為影像,進一步在影像中挖掘劇本的深層意義。這種創作方式不僅僅是在完成作品,更是讓創作者本身在這個過程中,對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 書中的案例表明,創意往往來自於探索的過程。許多設計師、藝術家都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學習、實踐,從中發現新的創作方向。例如,羅恩·M·布赫曼訪談了許多藝術家和設計師,他們分享了在「求知而行」的過程中,如何通過實驗、探索來解決複雜的問題。從作家面對空白紙張到設計師解決技術挑戰,每一位創作者都在不斷摸索和調整中找到了自己的表達方式。 書中特別提到了即興創作的重要性。許多創作者在音樂、戲劇或是其他藝術形式中,透過即興的方式來表達情感或思考。例如,在戲劇世界中,即興創作能夠幫助演員更好地理解角色

【讀書心得】Google衝刺工作法:Google打造成功產品的祕密,5天5步驟迅速解決難題、測試新點子、完成更多工作

圖片
作者:傑克.納普, 約翰.澤拉斯基, 布雷登.柯維茲 原文作者:Jake Knapp, John Zeratsky, Braden Kowitz 譯者:許瑞宋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4/04/16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 傳送門 平裝版-> 傳送門 《Google衝刺工作法》這本書提供了一個極具實用性的流程,幫助團隊在短短五天內有效地解決問題、開發新點子。這本書的原理和方法論是由 Google 的設計師傑克·納普所開發,最初用於 Google 內部的工作流程中。納普在 Google 任職時,對工作流程極度著迷,並且善於改進團隊合作的方式。在 Google 的鼓勵和支持下,他與團隊不斷進行嘗試和實驗,最終誕生了這個高效的 Sprint 計畫。 Sprint 計畫最初在 Google 的幾個主要專案中使用,例如 Gmail、Chrome 和 Google X。隨著這套方法論的不斷改進,Google 內部的其他部門也開始使用 Sprint 計畫來進行專案管理和問題解決。 後來,傑克·納普來到了 Google 創立的創投公司 Google Ventures (簡稱 GV)。在 GV,這個 Sprint 計畫被進一步發揮光大,成為新創公司測試新想法、推動創新發展的重要工具。GV 的團隊利用 Sprint 計畫在各類型公司中進行了超過一百次的實驗,這些公司涵蓋了從農業到醫療等不同領域。這項計畫也在多種產品上被驗證有效,無論是網站開發、iPhone 應用程式設計,還是硬體設備的原型製作。 Sprint 計畫具有廣泛的適用性,無論是為了開發新產品、調整營銷策略,還是解決日常管理問題,它都可以提供有效的支持。許多知名的創業者如推特和 Medium 的創辦人 Evan Williams,及 Youtube 創辦人之一陳士駿等,都曾使用這個方法來加速創新進程。這也顯示了 Sprint 計畫的靈活性與強大影響力。 讀完這本書後,即使沒有創業經驗,也能夠輕鬆掌握這套方法,成為一個 Sprint 計畫的促進者。書中提供了清晰明了的流程指導,任何人都可以照著書中的步驟,進行高效的工作規劃與執行。與傳統的高壓工作模式不同,Sprint 計畫注重每個參與者的精力與工作效率,強調在五天內完成工作但不要求加班。參與者每天需在固定的時間段內工作,而不是全天無休,這樣

【讀書心得】Google公關總監的職場慢爬成功學:四十歲學英文、五十歲前進矽谷,突破限制,打造不倦怠的人生動力

圖片
作者:鄭金慶淑 譯者:鄭筱穎 出版社: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2023/11/02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 傳送門 平裝版-> 傳送門 這本書《Google公關總監的職場慢爬成功學》講述了鄭金慶淑如何在40歲開始學英文,50歲前進矽谷,最終成為Google的國際媒體公關總監的故事。書中傳遞了不論年齡與背景,人生都可以重新出發、創造屬於自己的成功之路的理念。 書的開篇點出了我們經常面臨的焦慮:為什麼別人似乎走在前面,而我們卻還在摸索?然而,與其羨慕他人的成就,不如專注於自己的進步。再小的進展,積累起來也會有驚人的效果。這一點從鄭金慶淑的經歷中得到了完美印證。 鄭金慶淑並非出身於名校,也沒有海外留學背景。她僅憑文科畢業的學歷和對自己不懈的要求,經歷了12年努力,終於成為Google首位韓裔公關總監。這一點強調了「不被既有條件所限制」的重要性。在Google全球公關部門會議上,她提出了創建「國際媒體公關部」的建議,並成功獲得了國際媒體公關總監的職位,打破了性別、年齡、學歷的限制,從韓國前往矽谷,開創了人生新局。 書中強調了堅持的重要性。鄭金慶淑自述曾經是個內向、不敢與人交談的人,對自己沒有信心,但她每天努力前進一小步,不斷學習和提升。這種日復一日的努力,積累成了她的職場成功基石。她用30年的堅持學習劍道、克服恐水症、學習英文,最終在50歲時戰勝了多重挑戰。這些經歷讓讀者看到,即便是困難重重,只要有耐力和毅力,也能走出一條獨特的成功之路。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點是鄭金慶淑對體力的重視。書中多次提到,無論是職場上的成功還是日常生活的穩定,體力都是支撐她不斷前進的關鍵。她從未停止鍛鍊,每天運動,這不僅讓她保持了身體健康,也為她提供了職業生涯中所需的持久力和動力。體力與耐力的結合,幫助她面對職場的壓力與挑戰,最終成就了她的職業生涯。 在學習方面,鄭金慶淑也展現了非凡的毅力。40歲才開始學習英文,並在接下來的數年裡堅持每天學習數小時,寫下超過1400頁筆記。這樣的毅力不僅讓她掌握了英語,還使她有能力勝任母語人士都感到困難的職位。這表明,學習並不受年齡的限制,只要有決心,無論什麼時候開始,都可以取得成功。 此外,鄭金慶淑還分享了如何面對倦怠的經驗。她認為,無論再喜歡的工作,倦怠感和疲勞都是不可避免的。書中建議,在感到疲憊時,不妨去運動;在工作中失去動力時,重新學習

【讀書心得】CHANGING!轉型地圖:在變動時代創造新選擇

圖片
作者:Sandy Su(蘇盈如)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24/04/26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 傳送門 平裝版-> 傳送門 《2030轉職地圖》是一本深具啟發性的書籍,作者Sandy Su以其豐富的國際經歷,透過分析趨勢與提供具體案例,帶領讀者了解當前世界職場轉型的潮流。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全球疫情的衝擊,職涯發展的格局變得更加多元,傳統的工作模式不再是唯一選擇。這本書深入探討了未來職場的6大趨勢,並提供了來自9個國家、39種產業的具體案例,讓讀者能夠根據自身需求,為職涯發展做出最合適的選擇。 首先,Sandy Su指出,全球市場已經進行了一次「洗牌」,工作的選擇不僅更多樣化,且逐漸傾向於強調個人的自主性與靈活性。疫情打破了過去穩定、傳統的工作模式,許多企業為了應對變局,採取數位轉型,這使得具備科技背景的人才,尤其是具備跨領域能力的個人,成為市場上的搶手貨。這正是作者在書中所強調的核心觀點:「趨勢在哪,工作就在哪。」 在書中,作者列舉了六大趨勢,這些趨勢不僅影響著企業的運作方式,也決定了未來的職場需求。這六大趨勢包括AI技術的迅速發展、環境與社會治理(ESG)的重要性、多元共融(DEI)的意識抬頭、女性力量的崛起(Women Empowered)、國際全遠距高薪工作的需求增長以及居家服務的興起。 AI變革:科技革命推動職場變遷 隨著人工智能(AI)的快速進步,AI已經開始顛覆傳統的工作模式。書中提到英國銀行的案例,顯示出AI如何在金融業中應用,幫助企業提高效率並優化決策流程。同時,AI技術的發展也創造了許多新興職位,例如數據科學家、機器學習工程師等,這些職位在市場上需求旺盛。然而,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某些傳統職位也面臨被淘汰的風險,這使得個人在選擇職涯發展時需要具備更多的靈活性與適應能力。 ESG浪潮:環境與社會責任的重要性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的加劇,環境、社會與治理(ESG)已成為企業發展中的重要指標。書中引用了多個案例,從服飾業到綠色金融業,展示了ESG如何影響不同產業的運作模式。例如,某些企業利用自身的資源創造社會影響力,提升品牌價值。對於想要進入這些領域的工作者,ESG不僅僅是一個趨勢,更是一種企業的長期責任與承諾。因此,具備相關技能與知識的專業人士將會成為市場上的搶手人才。 DEI意識:推動多元共融的職場文化 多元、平等與共融

【讀書心得】AI時間複利工作法:搭配九宮格、SMART原則、OKR拆解目標,打造一生受用的人生管理術

圖片
作者:阿杰學長RJ 出版社:悅知文化 出版日期:2024/08/06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 傳送門 平裝版->傳 送門 【Youtube】 在現今這個節奏飛快的時代,時間成為了我們最珍貴的資源之一。我們不僅要應對日常工作,還需要兼顧家庭、學習以及個人興趣。而如何有效利用時間,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本文要探討的主題是,如何通過時間管理與人工智慧(AI)工具的結合,在繁忙的生活中將零碎的時間聚集起來,專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從而提高生產力並達成個人目標。 一天進步1%,一年後成長37.8倍 這個數據來自於複利的概念。若每天讓自己進步1%,一年後的成就將不僅僅是365%的累加,而是會呈現出指數級的增長。複利效應的力量讓我們明白,哪怕是微小的改變,也能產生驚人的效果。換句話說,時間的運用是否得當,將直接影響我們的長期發展。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會遇到以下問題:不知如何規劃時間表、總是在拖延、不知道該如何保持動力以及尋找提升效率的工具等。這些困惑如果沒有得到有效解決,會導致我們的時間被無形中消耗,進而影響到工作和生活的質量。 善用AI輔助提升時間管理 本書提出了一個強調「時間複利效應」的解決方案,通過合理規劃和AI工具的輔助來最大化時間利用。我們可以借助不同的工具來分解困難任務、設定獎勵目標,從而養成持續不間斷的工作動力。 具體來說,有三種主要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實現這個目標: 提升達成率的APP工具:這類應用程式可以幫助我們將大目標分解為小任務,並通過獎勵機制來保持動力。每當我們完成一個小任務時,APP會根據預設的獎勵系統給予鼓勵,讓我們感受到即時的成就感,從而避免拖延症的發作。 制定計畫表:通過定期檢視目標,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靈活調整,我們可以確保自己不偏離既定的路徑。這種系統化的管理方式,讓我們能夠從宏觀到微觀上有效掌控時間。從年度計畫到月計畫、週計畫、日計畫,每一個階段都可以清楚了解自己該做什麼。 AI工具的使用:隨著科技的發展,AI工具能大幅提升我們的工作效率。透過像ChatGPT這樣的AI助手,我們可以更快地處理郵件、會議紀錄、甚至生成工作計畫和進行數據分析。這些技術不僅減少了重複性工作,還能讓我們將更多精力投入到更具創造力和價值的事物中

【讀書心得】AI科學家李飛飛的視界之旅

圖片
作者:李飛飛 原文作者:Fei-Fei Li 譯者:廖月娟, 林俊宏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3/12/20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 傳送門 電子書試讀本-> 傳送門 平裝版-> 傳送門 【影片說明】   《AI科學家李飛飛的視界之旅》是一部關於人工智能先驅李飛飛博士的精彩回憶錄,透過她的親身經歷揭示了AI的歷史發展與未來展望。作為史丹佛大學的電腦科學教授,李飛飛不僅在AI領域取得了卓越成就,還在人文精神層面思考AI應用的倫理問題。 李飛飛生於中國,在青少年時期隨家人移民美國,這段跨文化的成長經歷讓她不僅面對語言和經濟的挑戰,還激發了她對知識的無限追求。她原本學習物理,後來轉向人工智能,並在深度學習和機器視覺領域取得了革命性突破。這些研究不僅讓計算機能夠「看見」物體,還能「理解」物體,促進了大數據和AI的應用發展。 李飛飛的人生軌跡與AI的成長步伐緊密交織。她不僅是技術的推動者,更強調人工智能應該顧及人性與尊嚴。書中詳細探討了AI發展的潛在危險與無限可能,李飛飛堅持AI的未來應該由全球共同負責,並且要以造福人類為最高目標。 本書獲得了各界的好評推薦,從學術界到產業界都對李飛飛的貢獻表示敬佩。她不僅是一位技術專家,還是AI領域的「良心」,不斷提醒世界在AI崛起的時代,倫理與人文精神的重要性。書中不僅介紹了李飛飛在科技界的突破,更展現了她作為一位移民科學家的奮鬥歷程。這本書不僅是AI領域的科技之作,也是一部充滿人性關懷的勵志故事。 書中更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思考:在科技不斷進步的當下,我們如何確保AI的發展朝向正確的方向前進?李飛飛強調,這不僅是科學家的責任,也是每一位公民的責任。我們必須共同思考,如何利用這項技術來改善生活,而非讓它成為人類的負擔。 《AI科學家李飛飛的視界之旅》不僅是一部充滿智慧與靈感的回憶錄,也是一部探索未來的思辨之作。李飛飛以其獨特的視角帶領讀者深入了解人工智能的發展歷程,同時也讓我們反思科技與人類社會的關係。

【讀書心得】90%的病,控糖就會好:挑對食物、吃對順序、控制份量,就能逆轉體質的血糖平衡法

圖片
作者:潔西.伊喬斯佩 原文作者:Jessie Inchauspe 譯者:吳煒聲 出版社:高寶 出版日期:2023/10/25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 傳送門 平裝版-> 傳送門 平裝版2冊-> 傳送門 《90%的病,控糖就會好:挑對食物、吃對順序、控制份量,就能逆轉體質的血糖平衡法》這本書,揭示了血糖管理對於健康的重要性。它不僅告訴我們「吃什麼」重要,還強調「如何吃」更為關鍵。書中提供的10個科學進食秘訣,從飲食順序、食材選擇到日常習慣,皆是經過科學驗證的方法,旨在幫助讀者平衡血糖、改善健康,並最終達到逆轉體質的效果。 這本書的核心觀點是,血糖的波動會立即影響我們的身體和心理。無論是腦霧、疲勞,還是情緒波動,這些現象都可能源於血糖的劇烈波動。然而,許多人對於自己的血糖狀況卻毫無察覺,並不知道這種起伏對健康的潛在危害。作者潔西.伊喬斯佩透過個人的經驗與科學研究,提出了保持血糖曲線平穩的解決方案,這不僅能減少胰島素分泌,還能有效預防肥胖、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血糖的影響範圍廣泛 我們的身體每日都受血糖波動的影響。從睡眠質量、皮膚狀況到體重控制,血糖的穩定性決定了我們的健康水平。當血糖驟升時,我們的身體會迅速反應,導致情緒波動、飢餓感強烈,甚至會引發肥胖和多種慢性病。 潔西在書中指出,當血糖保持穩定,我們的整體健康狀況將大大改善。她列舉了血糖失衡的常見症狀,例如無法有效減重、經常感到疲倦或飢餓、甚至會有腦霧和情緒不穩定的情況。這些現象可能不只出現在糖尿病患者身上,對於一般人來說,血糖的波動同樣會帶來類似問題。 改變飲食順序,平衡血糖 本書的亮點之一,就是潔西提出的10個可實踐的進食秘訣。這些秘訣不是要我們嚴格限制飲食或放棄喜愛的食物,而是提供了一種更聰明的進食方式,讓我們能夠享受食物的同時,保持血糖的穩定。以下是幾個關鍵的秘訣: 以正確的順序進食:食物的攝取順序對於血糖的波動有很大的影響。潔西建議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質,最後才是碳水化合物。這樣的順序能減少血糖驟升,從而達到更平穩的血糖曲線。 用餐前先加一道綠色蔬菜:蔬菜中的纖維可以在消化過程中延緩糖分的吸收,減少餐後血糖的急速上升。因此,在每一餐之前先食用一些綠色蔬菜,是一個簡單但有效的控糖方法。 飯後要活動:潔西強調,在飯後進行短暫的活動,如散步,能夠幫助身體更好地消化食物,並且促

【讀書心得】88歲神級散戶『日本巴菲特』茂爺爺投資心法:用「126法則」滾出18億円資產的69年股海交易術

圖片
作者:藤本茂 譯者:賴惠鈴 出版社:野人 出版日期:2024/09/25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平裝版-> 傳送門 在投資領域中,許多人會崇拜像巴菲特這樣的投資大師,但在日本,有一位同樣令人尊敬的傳奇投資者,他就是藤本茂。藤本茂是一位來自日本的普通老人,他出生於1936年,至今仍活躍於股市,並且擁有近七十年的投資經歷。儘管出身貧困的農家,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他依靠著堅定的交易紀律和精湛的投資技巧,在股市中創造了驚人的財富,甚至被稱為「日本巴菲特」。 藤本茂的投資旅程充滿著勵志的故事,他從19歲開始涉足股市,一路走來歷經了多次的經濟危機,包括泡沫經濟崩潰、阪神大地震、網路泡沫化及2008年的金融危機。他憑藉著高度的紀律和對市場的深刻理解,從股市中不斷取得成功,最終累積了超過18億日圓的資產。 藤本茂的投資風格以當沖交易為主,他熱衷於短線交易,將其視為一種終極的頭腦訓練。他每天凌晨2點便開始研究市場,操作上毫不鬆懈,通過三台電腦和大量的市場資訊來進行交易。他平均每天能實現近50萬日圓的利潤,最高單日甚至達到1,000萬日圓。他強調投資並非憑運氣,而是靠紀律、努力以及冷靜的判斷。 投資理念的核心 藤本茂的投資理念有幾個重要的核心觀點,其中最為著名的是他的「1:2:6」法則。這個法則適用於各種交易風格,特別是當沖交易。在操作時,藤本茂建議投資者不要一開始就大舉買進,而是採用逐步加碼的方式:先買進1,000股,確認有利潤後再加碼至2,000股,進一步獲利後再擴大到6,000股。這樣可以降低風險,同時在行情發展順利時放大收益。這種靈活的加碼方式,使得他在多變的市場環境中能夠持續保持優勢。 除了這個法則,他也非常重視交易紀律的建立。他每天都會詳細記錄每一筆交易,包括買賣時點、平均股價指數以及資產的總額變化。藤本茂認為,每次交易都應該被認真對待,不僅是為了改進操作,更是為了不斷修正自己的判斷錯誤。他對市場的研究深入到盤前、盤中和盤後的全流程,通過不斷的自我檢討來提高自己的交易勝率。 選股技巧 藤本茂的選股策略也相當有特色。他認為,選擇一支「會賺錢的股票」需要綜合多個因素來判斷。首先,他會考慮企業的營收和淨利是否穩定增長,這是判斷一家企業是否具有長期成長潛力的關鍵。其次,他會觀察企業的配息政策,確保公司有能力在未來提供穩定的股息回報。 藤本茂也非常重視技術指標的應用,尤其

【讀書心得】52赫茲的鯨魚們

圖片
作者:町田苑香 譯者:王蘊潔 出版社:春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12/30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 傳送門 平裝版-> 傳送門 《52赫茲的鯨魚》這本書,透過寂靜的海洋與孤獨的鯨魚,探討了生命中的孤寂與人際間無法傳達的痛苦。書中的鯨魚52赫茲被稱為世界上最孤單的鯨魚,因為牠的聲音無法被同伴聽見,孤零零地在廣闊的海洋中徘徊。這隱喻了現實中那些無法被理解的人們,即便他們不斷發出求救訊號,卻始終得不到回應。 書中的主角貴瑚,從出生開始就活在一個缺乏關愛的家庭裡。儘管他多麼渴望被看見、被聽見,無論他多麼努力發聲,世界依然對他充耳不聞。他和那隻52赫茲的鯨魚一樣,活在寂靜的深海中,內心的吶喊無人能懂。 貴瑚的生活從未被祝福。他的母親並非父親的合法妻子,這讓他從小便與母親相依為命。當母親再婚後,原本以為幸福的生活會降臨,但事實卻是,幸福只屬於母親一人。繼父與母親只無條件寵愛他們的孩子——貴瑚的弟弟,然而貴瑚卻被當作外人般冷漠對待,甚至遭受無情的忽視與虐待。他不被給予食物,甚至被關在廁所裡,整個家庭對他的態度就像對待一個傭人一樣冷酷無情。 當繼父病倒,貴瑚全心照顧他,但家人卻將他的付出當作理所當然,沒有任何人感激他的犧牲。這種情感上的疏離讓人不禁思考,為什麼世上有人如此冷漠,甚至對親近的家人也毫無同情心?或許,這並非真正的家庭關係,而是被迫的共處,缺乏愛與理解的連結。 當故事進展到中後段,我對貴瑚的母親,還有52赫茲的鯨魚象徵的母親感到非常憤怒與困惑。為何選擇生下孩子,卻像對待一個累贅般冷酷無情?孩子並非物品,更不是父母的所有物,他們是有血有肉的人,需要關愛與理解。然而,這兩位母親卻將自己的不幸歸咎於孩子,責備他們是導致自己生活失敗的原因,卻沒有看清,真正帶來痛苦的是那些拋棄他們的男人。 這讓我想起,家庭或許是最複雜的人際關係。愛與不愛在血緣中交織,有時這種情感是剪不斷、理還亂的。對於貴瑚而言,最大的傷害來自於母親,但他最渴望的愛,卻也是母親的。這種矛盾的情感讓人不禁思考,為何我們總是渴望從那些最傷害我們的人那裡得到愛? 曾經在網路上看過一段話:「不要再向父母討愛了,你討不到的。」這話充滿無奈,卻也道出了某種真相。我們每個人,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著各自的情感與需求。父母給予的愛未必是我們想要的,或許他們根本無法滿足我們的需求。同

【讀書心得】25張命盤:25種精彩人生的課題與啟示

圖片
作者:振鑫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4/03/22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 傳送門 平裝版-> 傳送門 振鑫的這本命理作品共有二十五篇故事,每篇皆充滿趣味,展現了他深厚的敘事功力,令人印象深刻。儘管振鑫以恐怖小說見長,但在這本書裡,他的幽默與俏皮不斷湧現,與我們對於恐怖小說作家的刻板印象大不相同。他的寫作風格令人聯想到命理界的秦嗣林,以流暢的故事講述與機智的用語,讓讀者忍俊不禁。書中時而出現流行語,諸如「臣妾辦不到」、「有木有」等,甚至引用了周星馳電影中的經典台詞,讓文章更具親和力與時代感。 振鑫不僅是一位優秀的命理師,同時也是一位深受讀者喜愛的小說家,曾獲得諸多榮譽,如金石堂百大作家、蘋果日報暢銷小說榜、誠品閱讀職人大賞等,這些成就反映了他在文學界的高度認可。 命理探討與個人經驗 我曾經對命理學抱持好奇,為了滿足這份好奇心,我也曾學過星座、塔羅、生命靈數等占卜工具,甚至參與過朋友與命理師的咨詢。當時,我對這些命理工具的準確性抱有懷疑態度,對於那些所謂的「神棍」持批判立場,但即便如此,看到朋友信任並從中得到安慰,我也不禁心想,也許這些工具對某些人來說,確實具備某種心靈慰藉的作用。 然而,紫微斗數是我首次接觸的一門學問。當我翻閱振鑫的作品時,書中的故事與紫微斗數的解析讓我感受到這門學問的深奧與廣博。我曾經對感情問題執著不已,甚至向命理師表達「她可是我的神木,我不想放棄」。然而,老師卻平靜地告訴我:「可是你不是她的阿里山。」這一句話頓時讓我清醒,原來感情中的堅持,往往只是一廂情願,命理師的話語幫助我認識到緣分並非可以強求的。 隨著時間推移,我逐漸明白,人生如同月亮的陰晴圓缺,有時我們必須隨緣接受變化,而非執著於不可得的事物。 紫微斗數的實踐與觀察 在好奇心驅使下,我曾嘗試在網路上進行紫微斗數的測算,並發現網上對我的命盤解釋與一位業餘命理師的結論相吻合,這使我對紫微斗數的準確性有了進一步的信任。然而,紫微斗數的精細複雜性讓人眼花撩亂,解讀需要參考多個因素,這使得初學者難以掌握全貌。 書中振鑫以二十五個故事展現了不同的人生經歷與命運轉折,這些故事讓人不禁思索自己的人生與命運。儘管每個人的人生境遇不同,但書中的某些情節卻似乎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讓讀者有機會在閱讀過程中反思自己的人生選擇。 命理師的挑戰 作為一位命理師,振鑫的經驗告訴我

【讀書心得】21世紀狩獵採集者的生存指南:讓演化生物學為你的人生效力

圖片
作者:希瑟•赫因, 布萊特•韋恩斯坦 原文作者:Heather Heying , Bret Weinstein 譯者:鄧子衿 出版社:鷹出版 出版日期:2024/03/06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 傳送門 平裝版-> 傳送門 《21世紀狩獵採集者的生存指南:讓演化生物學為你的人生效力》是一部挑釁且發人深省的作品,由演化生物學家希瑟·赫因和布萊特·韋恩斯坦合著。這本書從人類演化的視角出發,探討我們的身體和大腦如何面對現代社會的種種挑戰,並提供具體的建議來幫助我們在這個急劇變化的世界中生存和適應。 赫因和韋恩斯坦指出,雖然我們生活在物質極大豐富的時代,但我們卻從未感到如此孤獨、不安和焦慮。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在於:我們的身體和大腦是數十萬年來演化而來,適應了以狩獵採集為生的生活方式,但現代社會的快速變遷與這些演化適應性格格不入。 演化適應與現代社會的衝突 在古代,我們的祖先生活在小型社群中,彼此緊密相連,生活方式單純而自然。然而,現代社會中,人際關係逐漸疏遠,即使鄰居之間也可能互不相識。我們演化為需要社交連結的物種,但如今的社會結構讓我們難以維持這些連結,這導致了孤立和心理上的困擾。 書中提到性別差異也是現代社會的重要問題。在狩獵採集社會中,性別差異提供了生存的優勢,但在現代社會中,這些差異卻經常被認為是不合時宜甚至是歧視性的。這樣的價值觀衝突,使得我們無法充分發揮自身的生物優勢,反而引發了許多不必要的社會矛盾。 赫因和韋恩斯坦強調,我們的大腦和身體無法以同樣的速度適應現代社會的變化,導致了認知失調和心理困擾。當人類的身心適應性與快速變遷的環境不符時,這種不匹配會帶來焦慮、抑鬱和其他慢性病。 科學視角下的實用智慧 《21世紀狩獵採集者的生存指南》不僅是一部理論性強的作品,它還為我們提供了一套科學的世界觀,用以解決現代生活中的各種困境。赫因和韋恩斯坦運用他們對生物學和自然界的深入理解,剖析了從醫學、飲食、睡眠到性別和教育等多個方面的現代問題,並給予了實用的建議。 例如,他們批評了現代醫學對症治療的過度依賴,指出我們過於依賴藥物來解決健康問題,而非回歸自然的生活方式。他們主張,現代人應該更加注重與自然的接觸,並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例如均衡飲食、多運動和充足的睡眠。這些看似簡單的建議,實則是基於人類演化歷史的深刻理解,而非單純的醫學建議。 在飲食方面

【讀書心得】12經絡人格解密:身心共振的中醫之道

圖片
作者:沈邑穎 繪者:Amann Wang, 凌阿板 出版社:地平線文化 出版日期:2023/05/08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 傳送門 平裝版-> 傳送門 【影片說明】 《12經絡人格解密:身心共振的中醫之道》這本書由沈邑穎醫師撰寫,通過深入淺出的方式,探討了人體經絡與情緒、健康之間的密切關係。書中的核心觀點圍繞「身心共振」,強調身體與情緒的相互影響,當我們面臨壓力和情緒波動時,這些能量會循著經絡的路徑表現出來,從而影響健康。 沈醫師的書主要將經絡與人格特質相結合,藉此呈現出人體內在的平衡機制。她以中醫的十二經絡理論為基礎,將人體分成火形、金形、木形、土形和水形等不同的經絡人格,並闡述每一種類型的人格特質如何影響身心健康。這一理論在西方的現代醫學系統中較少被提及,但在中醫理論中,經絡系統的健康直接影響著人的情緒和疾病的發展。 身體與情緒的共振 沈邑穎醫師在書中提到,許多患者的身體症狀,如疼痛、失眠、心悸,往往都與情緒壓力有關。她用花椰菜的比喻形象地描繪了現代人所承受的壓力。頭部的花椰菜小花代表一個個的壓力與心緒,而頸肩部位則像花椰菜的梗一樣僵硬,隱含著我們承受壓力時身體的反應。這些壓力並非簡單地存在於心理層面,而是會逐漸累積並影響身體健康,經由經絡傳達到身體的不同部位。 在中醫理論中,身體與情緒之間的關係並非簡單的單向互動。當情緒累積過多而無法妥善疏解時,它們會在經絡系統中留下痕跡,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痕跡會轉化為身體上的不適或疾病。因此,情緒失衡可能是病症的根源之一,而不是單純的生理失調。 十二經絡人格的探索 這本書的核心部分探討了十二經絡人格的分類。透過這些人格類型,讀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的經絡特質,從而掌握身心共振的狀態。火形人、金形人、木形人、土形人與水形人的經絡特質各不相同,而這些特質與我們的健康、情緒以及生活方式息息相關。 沈醫師特別強調,了解自己的經絡人格有助於自我覺察與調整。比如,火形人容易精力充沛但也容易過度疲勞;金形人講求規律,卻可能因過於剛硬而失去彈性;木形人具有創造力,但如果情緒壓力過大,則容易出現肝膽系統的問題。通過這種經絡人格分析,我們可以從根本上了解情緒壓力如何影響健康,進而進行自我調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