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逆思維:華頓商學院最具影響力的教授,突破人生盲點的全局思考
作者:亞當.格蘭特
原文作者:Adam Grant
譯者:簡秀如
出版社:平安文化
出版日期:2022/07/04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傳送門
平裝版->傳送門
平裝獨家書封版->傳送門
《逆思維》是一本激發讀者重新思考既有觀念的書籍。這本書提醒我們,許多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想法,其實可能是錯誤的,而這些錯誤的觀念往往是我們生活中的盲點。這本書以實例說明,當我們敢於打破固有思維時,往往能夠在困境中找到全新的出路。
我終於有機會讀到這本久仰大名的《逆思維》。一直以來,我對這本書的名氣有所耳聞,但直到這個六月,由於工作上的一些瑣事感到煩悶,才讓我下定決心尋求一些自我成長的書籍來提升自己。《逆思維》正好符合我的需求,因此我選擇了它作為我的閱讀對象。
在正式進入書籍的內容之前,我想先解釋一下什麼是逆思維。逆思維,顧名思義,就是挑戰我們習以為常的思考模式,打破那些根深蒂固的觀念,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問題。這種思維方式並非要我們完全否定過去的經驗和直覺,而是鼓勵我們在面對問題時,能夠靈活應變,不拘泥於傳統的解決方式。
書中提到的一個例子讓我印象深刻,那就是曾經風靡一時的黑莓機。黑莓機曾經在美國市場上橫掃一切,連前總統歐巴馬都對其愛不釋手。然而,如今的黑莓機市占率已經不到百分之一。這樣的巨變其實源於一個錯誤的決策。在黑莓機如日中天的時候,第一代iPhone橫空出世。當時,黑莓機無論是在名氣還是功能上,都遠超iPhone。黑莓機的物理鍵盤式輸入更是其一大賣點,而iPhone則採用了全觸控螢幕設計。
黑莓公司的CEO當時認為,這只是一家電腦公司跨足手機領域的嘗試,並且自信滿滿地相信,憑藉黑莓機在市場上的優勢,iPhone不會對其構成威脅。因此,在iPhone逐步擴大市場份額的過程中,黑莓機公司始終不願改變策略,堅持做出與iPhone區隔的產品。這種策略乍看之下似乎並無錯誤,畢竟市場確實需要多元化的產品。然而,最終的結果卻是消費者的需求發生了變化,黑莓機公司錯失了適應市場變化的時機,導致市占率急劇下滑,難以挽回。
這個例子很好地說明了作者的觀點:所謂的經驗和直覺並非處處通用。在遇到困境時,不妨嘗試從反方向或不同角度來思考問題,這樣或許能夠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許多人在面對困難時,往往會堅持不放棄,認為只要堅持就一定會成功。然而,有時候正門走不通時,換個思路,從側門進入,或許會更順利地達成目標。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多次感到書中的觀點直擊心靈。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越來越依賴經驗和直覺,卻往往忽略了事情的真相。許多時候,我們只看到事物的表面,便已經對其下定論,而這正是作者反覆強調的危險所在。這種思維模式不僅讓我們錯過了很多機會,還可能讓我們在某些情境中陷入困境。
書中還提到了一個例子:作者的一位朋友想要應徵一個自己完全沒有經驗的職位。其他人都勸他放棄,因為這個職位要求應徵者有十年以上的相關經驗。然而,這位朋友不僅沒有被這些勸阻,他還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求職信,詳細說明了自己為何認為自己能勝任這份工作。最終,面試官被他的誠意打動,認為他就是自己要找的人選。
這又是一個逆思維的成功案例。如果這位朋友按照一般的思維邏輯,認為自己不可能得到這份工作,那麼他連嘗試的機會都不會有,自然也就無法成功。這個例子讓我深刻體會到,逆思維的重要性在於敢於挑戰既有的觀念和規範,敢於嘗試不同的解決方案,這往往能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