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風險作業的專章規定

台灣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中,高風險作業專章規定構成了保障工作者安全的重要法規框架。根據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的統計數據,高風險作業相關職業災害約占整體職災事件的65%以上,其中局限空間作業、動火作業、高架作業等類型的災害尤為嚴重。為有效控制這些風險,台灣建立了涵蓋危害辨識、許可管理、教育訓練、監督檢查等面向的完整專章規範,要求雇主必須採取合理可行範圍內的預防設備或措施,確保勞工作業安全。(傳送門)



法規架構與基本原則

職業安全衛生法之根本架構

高風險作業專章規定的法律基礎源於《職業安全衛生法》第6條及第19條的規範要求。該法明確規定雇主對於防止機械、設備或器具等引起之危害,以及防止有墜落、物體飛落或崩塌等之虞之作業場所引起之危害,應有符合規定之必要安全衛生設備及措施。特別是第19條針對高溫場所、異常氣壓作業、高架作業、精密作業、重體力勞動等具有特殊危害之作業,要求雇主應規定減少勞工工作時間,並在工作時間中予以適當之休息。(傳送門)

法規的罰責機制也相當嚴格,違反第6條第1項規定致發生死亡災害者,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30萬元以下罰金;致發生3人以上罹災之災害者,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18萬元以下罰金。一般違規情形則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顯示法規對於高風險作業安全管理的重視程度。(傳送門)

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之具體規範

《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作為執行層面的具體規範,詳細規定了各類高風險作業的管理要求。該規則在2024年8月1日的最新修正中,特別強化了戶外高氣溫危害保護、屋頂作業防墜設施、營建機械防撞設施等內容,以因應近年來氣候變遷與作業環境變化所帶來的新興風險。(傳送門)

規則中針對不同類型的高風險作業制定了專門章節,包括局限空間作業(第29-1條至第29-7條)、高處作業防護、機械設備安全等。每個章節都明確規定了雇主應採取的具體措施,從危害辨識、風險評估、防護設備設置到作業許可程序,形成了完整的管理體系。(傳送門)

主要高風險作業類型與管理要求

局限空間作業管理

局限空間作業是職業災害發生率最高的高風險作業類型之一,根據統計涉及多達7種主要危害因子,包括缺氧、中毒、感電、塌陷、被夾、被捲及火災爆炸等。《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19-1條定義局限空間為「指非供勞工在其內部從事經常性作業,勞工進出方法受限制,且無法以自然通風來維持充分、清淨空氣之空間」。(傳送門)



雇主使勞工於局限空間從事作業前,必須先確認該空間內有無可能引起前述各種危害,有危害之虞者,應訂定危害防止計畫,並使現場作業主管、監視人員、作業勞工及相關承攬人依循辦理。危害防止計畫必須包含九個重要項目:局限空間內危害之確認、氧氣與危險有害物濃度測定、通風換氣實施方式、隔離措施及危害防止措施、作業方法及安全管制作法、進入作業許可程序、設備檢點及維護方法、作業安全檢點方法,以及緊急應變處置措施。(傳送門)

進入許可制度是局限空間作業管理的核心機制。根據第29-6條規定,雇主使勞工於有危害勞工之虞之局限空間從事作業時,其進入許可應由雇主、工作場所負責人或現場作業主管簽署後,始得使勞工進入作業。進入許可必須載明11個項目,包括作業場所、作業種類、作業時間及期限、濃度測定結果及測定人員簽名、可能危害、隔離措施、連繫設備及方法、防護救援設備、安全措施、許可進入人員及現場監視人員等。對於動火作業,更需要額外的動火許可程序。(傳送門)


圖片來源:傳送門

動火作業安全管理

動火作業涵蓋所有可能產生火花或高溫的作業活動,包括火焰切割、氣焊、電焊、錫焊等,是工業環境中最常見的高風險作業之一。其主要危害包括火災爆炸、感電灼傷、中毒等三大類。(傳送門)

動火作業的管理核心在於建立完善的許可制度。作業前必須確認工作區域及周圍環境之安全性,動火作業區域不可存在任何易燃氣體、液體及固體,須將易燃或可燃性物品移除或隔離。作業區域附近如有不可移除之可燃性氣體儲存,應先測定可燃性氣體濃度在爆炸下限值20%以下才可施工。(傳送門)

執行動火作業過程中,必須自行準備兩具滅火器置於動火位置一公尺內,並使用非易燃之防火幕阻擋火花四濺飛散。為確保安全,現場應配置監火人員,負責電焊動火現場的監護與檢查,發現異常情況立即通知動火人員停止動火作業。作業結束後,監火人員要會同相關人員清理現場,清除殘火,務必確認工作區域內無火源、無遺留火種後方可離開。(傳送門)

高架作業勞工保護

高架作業依據《高架作業勞工保護措施標準》第3條定義,係指雇主使勞工從事未設置平台、護欄等設備而已採取必要安全措施,其高度在二公尺以上者;或已依規定設置平台、護欄等設備,並採取防止墜落之必要安全措施,其高度在五公尺以上者。(傳送門)

該標準特別規定了工作時間的限制,每連續作業二小時,應給予作業勞工適當休息時間:高度在二公尺以上未滿五公尺者至少20分鐘休息,五公尺以上未滿二十公尺者至少25分鐘休息,二十公尺以上者至少35分鐘休息。這項規定考量了高架作業對勞工生理與心理的特殊負荷。(傳送門)

對於勞工的健康管理,雇主應依勞工健康保護規則實施健康檢查及管理,並禁止酒醉或有酒醉之虞者、身體虛弱經醫師診斷認為身體狀況不良者、情緒不穩定有安全顧慮者、勞工自覺不適從事工作者從事高架作業。(傳送門)


圖片來源:傳送門

危險性機械設備管理

危險性機械設備的管理採用源頭管制與使用階段檢查並重的策略。根據《職業安全衛生法》第16條及相關法規,危險性機械包括吊升荷重在三公噸以上之固定式起重機或一公噸以上之斯達卡式起重機、移動式起重機、人字臂起重桿、營建用升降機、營建用提升機、載人用吊籠等。(傳送門)

這些機械設備非經勞動檢查機構或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代行檢查機構檢查合格,不得使用;使用超過規定期間者,非經再檢查合格,不得繼續使用。檢查程序包括製造階段的型式檢查、設置階段的構造檢查、使用階段的定期檢查及重點檢查等。(傳送門)

操作人員的資格管理也相當嚴格,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具有危險性機械或設備之操作人員,雇主應僱用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可之訓練或經技能檢定之合格人員充任。違反相關規定不僅面臨高額罰鍰,如發生死亡災害更可能面臨刑事責任。(傳送門)

作業許可制度與程序管理

許可制度的基本架構

高風險作業許可制度是確保作業安全的核心管制機制,透過事前審查、核准程序確保所有安全措施已妥善準備。許可制度的基本流程包括危害辨識與風險評估、作業計畫擬定、防護措施準備、許可申請與審核、作業執行與監督等階段。(傳送門)

許可申請通常需要填具詳細的申請表格,載明作業場所、作業種類、作業時間及期限、可能危害因子、防護措施、作業人員資格、現場監督人員等資訊。審核過程中,權責主管必須確認危害辨識是否完整、防護措施是否適當、作業人員是否具備必要資格、緊急應變措施是否妥善等。(傳送門)

不同作業類型的許可要求

各類高風險作業的許可要求有其特殊性。局限空間作業的進入許可需要特別注意氣體濃度測定結果,確保氧氣濃度在19%至23%之間,一氧化碳濃度低於35ppm,硫化氫濃度低於10ppm,可燃性氣體濃度低於爆炸下限30%。動火作業許可則需要確認作業區域易燃物已移除或隔離,防火措施已就位,滅火設備已準備等。(傳送門)

承攬管理在許可制度中扮演重要角色。承攬商在進行高風險作業前,必須向原事業單位申請作業許可,並在作業現場備查。原事業單位有責任進行危害告知,提供作業環境、危害因子等相關資訊,並確保承攬商具備執行該項作業的能力與資格。(傳送門)

危害辨識與風險評估機制

系統性危害辨識方法

有效的危害辨識是高風險作業管理的基礎,雇主應建立系統性的危害辨識程序,全面評估作業過程中可能遭遇的各種危害。危害辨識應考慮物理性危害(如墜落、撞擊、感電)、化學性危害(如中毒、腐蝕、火災爆炸)、生物性危害、人因工程危害等多個面向。(傳送門)

針對不同類型的高風險作業,應採用適當的評估方法。對於連續式製程,可考量使用危害與可操作性分析(HazOp)或失誤模式及影響分析(FMEA)或故障樹分析(FTA);對於批次製程或非常態作業,可考量採用以作業程序為基礎之危害與可操作性分析方法;對於簡易作業,則可考慮如果-結果(What-If)分析方法。(傳送門)

風險評估與控制措施

風險評估應考量危害發生的可能性及其後果嚴重程度,以決定風險等級並據以採取適當的控制措施。控制措施的優先順序應依循危害控制階層原則:首先考慮工程控制措施(如設置防護設備、改善作業環境),其次為管理措施(如制定作業程序、實施教育訓練),最後為個人防護措施。(傳送門)

高風險工廠針對風險評估結果所提出之改善設施應加以審核,並指派部門或人員負責規劃及執行,且須設定預定完成期限。對已完成之改善設施須確認其有效性,及評量其可達成預期之改善目標或成效,若無法達成者,亦應採取因應措施。(傳送門)

教育訓練與能力建置

法定教育訓練要求

《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規則》明確規定了各類高風險作業人員應接受的教育訓練。擔任危險性機械操作的勞工,應於事前接受具有危險性之機械操作人員之安全衛生教育訓練,包括固定式起重機、移動式起重機、人字臂起重桿等操作人員。(傳送門)

特殊作業人員的訓練要求更為嚴格,包括小型鍋爐操作人員、堆高機操作人員、起重機操作人員、高空工作車操作人員、起重機具吊掛作業人員、氣體熔接作業人員等,都必須接受專門的安全衛生教育訓練。作業主管的訓練則涵蓋有機溶劑作業主管、鉛作業主管、缺氧作業主管、粉塵作業主管等。(傳送門)

訓練內容與實施方式

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的內容依據《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規則》附表規定,包括作業安全衛生有關法規概要、職業安全衛生概念及安全衛生工作守則、作業檢查與標準作業程序、緊急應變與急救、案例討論與預防、其他相關知識等六大主題。(傳送門)

新進勞工須接受至少6小時一般課程,特殊作業人員則須接受專業訓練並取得證書;在職勞工每3年也須完成至少3小時訓練。台北市政府勞動局更建立了「臺北職安聯繫網」系統,推展高風險作業一般安全衛生教育訓練,提供土建工程類、機電工程類、營造工程管理人員等不同類別的訓練課程。(傳送門)

監督管理與檢查機制

現場監督管理要求

高風險作業執行期間的現場監督是確保安全的關鍵環節。不同類型作業有其特定的監督要求,局限空間作業必須設置現場監視人員,作業區域超出監視人員目視範圍者,應使勞工佩戴符合國家標準之全身背負式安全帶及可偵測人員活動情形之裝置。(傳送門)

動火作業需要配置監火人員,負責現場監護與檢查,發現異常情況立即通知動火人員停止作業。高架作業則要求指定經訓練合格之人員擔任監工,對施工內容詳予說明,並在場全程監督。這些監督人員必須具備相應的資格與能力,能夠識別潛在危害並採取適當的應變措施。(傳送門)

政府檢查與輔導機制

勞動檢查機構依據《勞動檢查方針》對高風險事業實施重點檢查,包括發生死亡或重傷之職業災害場所、年度防災重點輔導對象、具有危險性之機械或設備申請檢查者、危險性工作場所等。檢查重點涵蓋高壓氣體作業、營造作業及有害作業相關作業主管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執行事項、防範高氣溫戶外作業引起之熱疾病危害預防事項等。(傳送門)

政府也建立了分級管理制度,對績優企業優先施以自主管理制度之訪查監督,並辦理座談、觀摩、分享學習等活동;對高風險產業則加強危險性工作場所安全管理,持續降低火災爆炸災害,並強化維修保養作業管理。同時推動中小企業職業災害預防輔導及協助機制,提供諮詢、訪視或輔導等資源協助。(傳送門)

緊急應變與事故處理

緊急應變計畫制定

高風險作業場所必須建立完善的緊急應變計畫,涵蓋各種可能發生的緊急狀況。應變計畫應依風險評估結果,對具有火災爆炸危害情況列入緊急應變計畫、辦理教育訓練及定期實施演練。計畫內容應包括應變組織架構、通報程序、疏散路線、救援設備配置、外部支援聯繫等要素。(傳送門)

局限空間作業的緊急應變特別重要,因為救援的困難性較高。雇主應置備可以動力或機械輔助吊升之緊急救援設備,並確保救援人員具備適當的防護設備和救援技能。動火作業則應確保滅火設備隨時可用,並建立火災應變程序。(傳送門)

事故調查與改善機制

發生職業災害時,應立即實施緊急應變處理,並在事後進行詳細的事故調查。工廠應訂定意外事故調查標準作業程序,實施意外事故及虛驚事故調查,並成立調查小組。調查應找出事故基本原因,不僅限於直接原因,更要深入探討管理系統、組織文化等根本性因素。(傳送門)

調查結果應據以採取預防再發之改善措施,包括修正作業程序、強化防護設備、加強教育訓練、改善管理制度等。同時應建立稽核管理程序,由有接受過相關稽核訓練人員定期或適時實施稽核,確認及評估相關安全管理制度之符合及落實度。(傳送門)

法規發展趨勢與未來展望

因應新興風險的法規調整

近年來氣候變遷、新興技術應用、作業環境變化等因素,促使高風險作業管理法規持續演進。2024年8月修正的《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即針對極端氣候增訂戶外作業熱危害風險達最高等級時的防護設備要求,並強化營建機械防撞設施與金屬加熱熔融設備監測警報裝置等規定。(傳送門)

勞動部也修正違反職業安全衛生法案件裁罰原則,針對一定規模事業單位、違反法令情節及重複違反情形等提高罰鍰額度,甲類事業第1次違反規定罰鍰從6萬元提升至10萬元,乙類事業從3萬提升至6萬元。這種差別化裁罰策略反映了對高風險與高違規業者加強管制的政策方向。(傳送門)

數位化與智慧化管理發展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逐漸朝向數位化、智慧化方向發展。勞動部建立了「危險作業線上通報系統」,提供石化業整場歲修、石化業輸送危險物質管線工程等危險作業的線上通報服務。「臺北職安聯繫網」則整合了高風險作業教育訓練的申請、核准、記錄等功能。(傳送門)

未來可預期將有更多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應用於高風險作業管理,包括即時環境監測、預警系統、自動化安全控制等,以提升管理效率與安全水準。同時,法規也需要配合技術發展進行調整,確保新興技術在提升安全的同時,不會產生新的風險。

結論

高風險作業的專章規定構成了台灣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的重要基石,透過完整的法規架構、嚴格的許可制度、系統性的危害管控、專業的教育訓練、有效的監督檢查以及完善的應變機制,為工作者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然而,隨著產業發展與作業環境的變化,這些規定也需要持續檢討與改進,以確保能夠有效因應新興風險,維護勞工的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雇主應積極落實相關規定,建立安全文化,與政府、勞工共同努力,打造更安全的工作環境。

留言

【重點推薦】人生大挑戰

當你對人生有過疑問、對命運感到困惑,或曾在夜深人靜時思考「我到底為什麼會出生?」——那你絕不能錯過這三本書。它們不只是解答人生疑問,更像是一把鑰匙,打開你從未想像過的真相之門。從靈魂的來源、死亡的意義,到神祕的宇宙與外星生命,每一頁都可能顛覆你以往的信念,帶來前所未有的震撼與啟發。點擊連結,親自驗證這場靈性與智慧的深度對話。


(文字)網站:https://toh.org.tw/


(說書)Youtube人間小路:https://www.youtube.com/@sober-minded


(說書)Youtube奇奇解密:https://www.youtube.com/@chichistruthbombs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烤肉失敗主因就是它們!最雷食材TOP10

99%的人都唸錯!盤點最難唸的冷門中文字

你承受過嗎?專家公布人生10大壓力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