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面部防護:護目鏡、面罩

台灣工業化發展迅速,但伴隨而來的職業安全問題不容忽視,特別是眼面部傷害在工作場所中頻繁發生。根據台灣奧比斯基金會發布的「職場眼球外傷公安計畫白皮書」,職場眼球外傷導致失明的發生率已僅次於白內障及砂眼,成為國內第三大致盲原因。超過九成的職業眼傷個案為青壯年男性勞工,一旦發生職災,不僅造成個人身心創傷,更對家庭經濟與社會生產力帶來巨大衝擊。因此,建立完善的眼面部防護體系,不僅是法規要求,更是保障勞工安全與企業永續發展的重要投資。(傳送門)



職業眼面部傷害現況與重要性

台灣職業眼傷統計數據

職業性眼球外傷在台灣勞動環境中呈現嚴峻態勢。根據多項研究顯示,工業引起的眼外傷佔所有眼傷案例的37%,其中機械性外傷佔87%,眼內異物滯留最為常見,達44.3%。受傷勞工年齡分布集中在15至40歲間,佔88.8%,男性比例高達97%。(傳送門)

從產業別分析,製造業、營造建築業及農牧業為高風險行業。製造業佔34.6%、營造建築業佔24.7%、農牧養殖業佔15.2%。受傷機轉以焊接最為常見,佔30.4%,其次為鑽孔/裁切13.4%、化學液體噴出11.7%及鎚擊10.2%。危害物質方面,強光/輻射線佔33.2%、機器噴射碎片20.9%、尖銳物15.2%及化學溶液12.4%。(傳送門)

更令人擔憂的是,55.2%的受傷勞工就診時視力小於3/60,顯示傷害嚴重程度極高。閉鎖性眼球外傷佔68.6%,其中輻射性傷害33.2%、化學性灼傷14.1%;開放性眼球外傷則佔31.4%。(傳送門)

經濟成本與社會影響

職業眼傷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難以估計,涉及直接醫療成本、間接生產力損失及社會照護支出。研究顯示,職業性眼睛外傷個案的醫療費用明顯高於非職業性案例。受傷勞工多為低社經地位、低教育程度族群,81.6%年收入低於新台幣50萬元,47.7%教育程度為國中小學以下。(傳送門)

這些勞工一旦發生眼傷,不僅影響個人工作能力,更可能導致家庭經濟陷入困境。對企業而言,除了面臨職災補償、醫療費用支出外,還要承擔生產中斷、人員替代訓練、法律責任等間接成本。對國家整體而言,則造成勞動力損失、社會保險支出增加及競爭力下降。(傳送門)

法規要求與雇主責任

我國《職業安全衛生法》及《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明確規定雇主對勞工眼面部防護的責任。根據規則第277條,雇主對從事下列工作性質之勞工,應置備適當的防護眼鏡或安全面罩等個人防護具:(傳送門)

  1. 搬運、置放、使用有刺角物、凸出物之物品時
  2. 搬運、置放、使用腐蝕性物質、毒性物質或劇毒物質時
  3. 以電焊、氣焊從事熔接、熔斷等作業時
  4. 有暴露於高溫、低溫、非游離輻射線、生物病原體、有害氣體、蒸氣、粉塵或其他有害物之虞時

雇主不僅要提供防護具,更須確保勞工確實使用,並負責防護具的保持清潔、定期檢查及妥善保存。違反規定者面臨3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情節重大者可處6個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傳送門)

眼面部防護設備分類與功能

護目鏡類型與應用

護目鏡是最基本的眼部防護設備,依功能可分為多種類型。安全眼鏡適用於阻隔異物如沙粒、金屬碎屑衝擊,分為普通眼鏡型(正面保護)及附側片眼鏡型(含側翼保護)。這類眼鏡必須符合國際標準如美國ANSI Z87.1、歐洲EN 166規範,具備99.9%紫外線防護效果。(傳送門)

防護式眼罩提供更全面保護,適用於阻隔塵埃、異物衝擊及化學品濺液或煙霧。依通風設計分為多孔式護目鏡(不適用液體及煙霧防護)及四孔式護目鏡(附間接透氣孔),後者具備較佳的密封性。(傳送門)

專業濾光護目鏡針對特殊光線危害設計,包括眩光、氣焊、溶爐用護目鏡,配備符合標準的深色濾光鏡片。依據EN 169、EN 175等標準,不同遮光度適用於不同強度的光輻射作業。(傳送門)

防護面罩種類

電焊用頭罩、面罩是焊接作業必備防護具,符合EN 175標準。現代焊接面罩多採用自動變光技術,依據EN 379標準,可根據電弧強度自動調節遮光度,提供便利性與卓越防護。傳統面罩則分為頭盔型及手持盾型兩種。(傳送門)

化學防護面罩專門防護化學噴濺及腐蝕性氣體,通常與呼吸防護具整合使用。全面體呼吸防護具不僅保護呼吸系統,同時覆蓋眼部與大部分臉部,有時可取代安全眼鏡使用。(傳送門)

一般防護面罩適用於機械加工、研磨等作業,防止飛濺物、輻射熱造成臉部、頭部及頸部傷害。現代防護面罩採用聚碳酸酯等高強度材質,具備優異的抗衝擊性能。(傳送門)

特殊用途防護具

激光防護眼鏡依據EN 207、EN 208標準設計,針對不同波長激光提供專門防護。軍事或工業用激光設備如測距雷射、目標導引雷射等,都需要對應的防護眼鏡。(傳送門)

輻射防護眼鏡用於醫療、研究及核能產業,專門防護紫外線、紅外線及電離輻射。這類眼鏡通常採用含鉛鏡片或特殊吸收材料,有效阻隔有害射線。(傳送門)

精密作業專用眼鏡依據《職業安全衛生法-精密作業勞工視機能保護設施標準》,適用於每日凝視作業時間超過兩小時的精密工作,如精密零件處理、鐘錶維修、珠寶加工、文字校對等。(傳送門)

防護設備標準與檢驗

國家標準CNS規範

我國眼部防護設備依據多項CNS國家標準檢驗。CNS 7177硬質塑膠透鏡之防護眼鏡為最常用標準,適用於一般工業用安全眼鏡。CNS 7176強化玻璃透鏡之防護眼鏡針對需要更高光學品質的應用。CNS 7175熔接用防護面具規範頭盔型及手持盾型焊接面罩。(傳送門)

CNS 7174遮光防護具適用於紫外線、紅外線及強烈可見光防護,但不包括熔接用防護具面體。CNS 13370乘坐車輛人員用眼睛防護具及CNS 13371騎乘自行車等防護頭盔用眼睛防護具則針對特殊用途設計。(傳送門)

國際標準比較

歐盟新標準EN ISO 16321已取代EN 166等舊版標準,分為三個部分:第1部分為一般要求、第2部分為焊接防護附加要求、第3部分為網狀防護設備附加要求。新標準提供更多尺寸分類(成人6種尺寸:1-S/M/L、2-S/M/L)及更完整的防護功能代號系統。(傳送門)

美國ANSI Z87.1標準廣受國際採用,規定基本抗衝擊要求(D級:25.4mm鋼球,重66.8g)及增強抗衝擊等級。澳洲標準AS/NZS 1337.1、加拿大標準CSA等也是重要參考標準。(傳送門)

新舊標準主要差異包括衝擊等級重新分類:新標準C/CT(45m/s)對應舊標準F/FT、D/DT(80m/s)對應B/BT、E(120m/s)對應A(190m/s)。新標準還增加了HM/HMT超高衝擊等級,提供更全面的防護分級。(傳送門)

檢驗認證要求

依據《個人防護用具商品檢驗作業規定》,眼睛防護具屬應施檢驗商品,購買時須認明「商品安全標章」。檢驗方式包括逐批檢驗及驗證登錄(模式二加四或五或七)。(傳送門)

檢驗項目涵蓋環境適應性(溫度、生理相容性)、光學性能(視野、球面度、散光度、稜鏡度)、光學特性(信號燈識別、透光率、均勻度)及防護性能(基本抗衝擊、耐溫、耐紫外線輻射、耐腐蝕)等。(傳送門)

製造商必須提供隨附產品的說明書,包含必要資訊及各防護功能代號標記。所有檢驗結果均需詳細記錄管理,相關單位每年實施稽核確保品質。(傳送門)

正確選擇與使用原則

危害評估與風險分析

正確選擇眼面部防護設備的首要步驟是全面的危害評估。依據職業安全衛生專業建議,評估內容包括:(傳送門)

  • 有害物辨識:確認工作環境中有害物名稱、濃度及其在空氣中的狀態(粒狀或氣狀)
  • 作業型態分析:了解作業內容、工作流程及暴露時間
  • 環境條件評估:檢視是否有易燃易爆氣體、特殊氣壓條件或極端溫度影響

物理性危害包括飛濺顆粒、撞擊、粉塵等,適用安全眼鏡、護目鏡或面罩。化學性危害如腐蝕性液體、有毒氣體,需要化學防護眼罩或全面罩。輻射性危害包含紫外線、紅外線、焊接電弧等,須使用專門濾光設備。生物性危害如血液噴濺、感染性物質,需要密閉式防護。

設備選擇標準

選擇防護設備時應考量多重因素。個人因素包括佩戴者面部特徵、是否配戴眼鏡、過敏反應等。研究顯示,面體與佩戴者面部無法密合是影響防護效果的主要原因。(傳送門)

工作特性方面,需考慮作業時間長短、活動強度、環境溫濕度等。長時間作業建議選用輕量化、透氣性佳的設備。高溫環境需要耐熱材質,化學環境則需耐腐蝕性能。(傳送門)

防護等級選擇應依據危害強度決定。基本防護適用一般機械作業,增強防護用於高風險環境,超高防護則針對極端危險作業。防護係數(PF)是重要參考指標,計算公式為:PF = 1/(面體洩漏率 + 濾材洩漏率)。(傳送門)

密合度測試

密合度測試是確保防護效果的關鍵程序。依據CNS14258 Z3035呼吸防護具標準,密合型防護具使用前必須進行測試。測試方法分為定性測試及定量測試兩種。(傳送門)

定性密合度測試使用糖精、苦味劑或香蕉油等測試劑,透過嗅覺或味覺判斷洩漏情況。測試包括8個標準動作:正常呼吸、深呼吸、左右轉頭、上下點頭、說話、彎腰、正常呼吸及微笑動作。(傳送門)

定量密合度測試實際測定面體內外濃度比值,提供精確的密合係數。半面體呼吸防護具密合係數應達100以上,全面體負壓型應達500以上。(傳送門)

密封性檢查是每次使用前的必要程序,包括正壓檢查(用手遮住出氣閥,輕吹氣檢查是否密合)及負壓檢查(用手遮住濾材,輕吸氣檢查面罩是否吸附臉部)。(傳送門)

維護保養與管理

清潔消毒方法

正確的清潔消毒程序對維護防護設備性能至關重要。依據國際標準建議,每次使用後都應進行清潔。(傳送門)

基本清潔步驟包括:

  • 拆解:移除所有可拆卸部件如濾材、閥門等
  • 浸泡:將面罩浸入不超過49°C的溫水中,添加中性清潔劑
  • 刷洗:使用軟毛刷輕柔刷洗,特別注意密封區域
  • 沖洗:以清水徹底沖洗,去除清潔劑殘留
  • 風乾:在無污染區域自然晾乾,避免直接日曬或高溫

消毒程序在基本清潔後進行,可採用浸泡、擦拭或噴灑方式。消毒劑選擇需考慮材質相容性,避免損害防護具結構。消毒後必須以清水去除殘留化學品。(傳送門)

特殊材質處理:聚碳酸酯鏡片避免使用含羊毛脂或油類的清潔劑,強溶劑可能造成材質損害。防霧鏡片的防霧效果有使用壽命,需定期更換或使用防霧劑延長效果。(傳送門)

檢查更換程序

建立系統性的檢查程序是確保防護具有效性的關鍵。依據管理要點,檢查項目包括:(傳送門)

外觀檢查:

  • 鏡片清潔透明,無刮傷、裂縫或變形
  • 框架完整,無斷裂、鬆脫情況
  • 頭帶、鼻墊等配件功能正常

功能檢查:

  • 調節機構靈活,能適合不同使用者
  • 透氣孔暢通,無阻塞現象
  • 防霧性能正常

更換時機包括:發現明顯損壞、防護性能下降、超過使用年限、密合度測試不合格等情況。一次性防護具使用後即應丟棄,不得重複使用。(傳送門)

記錄管理制度

完善的記錄管理制度有助於追蹤防護具使用狀況及成效評估。必要記錄包括:(傳送門)

採購記錄:設備型號、規格、數量、供應商資訊、檢驗證明等。分發記錄:使用者姓名、領用時間、設備編號、使用期限等。檢查記錄:檢查日期、檢查項目、結果判定、改善措施等。訓練記錄:參訓人員、訓練內容、時間、成效評估等。

定期檢查表應包含檢查標準、方法、結果判定及改善措施欄位。檢查頻率依使用強度決定,一般建議每月檢查一次,高風險環境可增加頻率。(傳送門)

記錄保存期限依法規要求,一般為3年以上。電子化記錄管理有助於提高效率,便於統計分析及趨勢監控。

教育訓練與實施

訓練內容設計

有效的教育訓練是防護具正確使用的基礎。訓練內容應涵蓋理論知識與實務操作兩部分。

理論訓練包括:

  • 危害認知:工作環境中的眼部危害類型、嚴重性及後果
  • 法規要求:相關安全法規、雇主責任及勞工權利
  • 設備知識:防護具種類、功能、選擇原則及限制
  • 使用原理:防護機制、效果影響因素等

實務操作包括:

  • 正確穿戴:調整方法、密合檢查、舒適度確認
  • 使用技巧:與其他防護具搭配、特殊環境注意事項
  • 維護保養:清潔方法、檢查程序、故障處理
  • 緊急處理:防護具失效時的應變措施

針對不同職業別設計專門訓練內容。農牧養殖業著重粉塵防護,工作年資較短者加強基礎知識,針對特定危害物如機器噴射碎片提供專門防護訓練。(傳送門)

持續改善機制

建立持續改善機制確保防護效果的長期維持。改善機制包括:

  • 定期評估:每半年或年度進行一次全面評估,檢視防護具使用狀況、事故發生率、員工反饋等。評估結果作為改善計畫的依據。
  • 案例分析:收集分析眼部傷害案例,了解失效原因、改善空間。案例交叉研究法(case-crossover study)是有效的分析工具,可識別暫時性風險因子。(傳送門)
  • 技術更新:關注新技術、新標準發展,適時更新設備規格。自動變光焊接面罩、智慧型防護眼鏡等新技術可提升防護效果與使用便利性。
  • 員工參與:鼓勵員工回饋使用經驗,參與改善活動。員工的實際感受是改善方向的重要指標。

成效評估

建立量化的成效評估指標,追蹤防護計畫的實施效果:

安全指標:

  • 眼部傷害發生率:目標為每年下降10-15%
  • 嚴重眼傷比例:重點關注永久性視力損害案例
  • 防護具使用率:現場抽查及自我檢核結果

管理指標:

  • 訓練完成率:新進人員100%、在職人員年度訓練95%以上
  • 設備維護合格率:定期檢查合格率90%以上
  • 密合度測試通過率:初次測試80%以上通過

經濟效益:

  • 醫療費用節省:與實施前比較
  • 工時損失減少:因眼傷導致的缺勤時間
  • 保險費率影響:職災費率的變化

研究顯示,配戴護目鏡可降低64%的眼傷相對風險,對特定行業如農牧養殖業及工作年資短的勞工保護效果更為明顯。但勞工工作態度、行為及工作環境同樣是重要影響因素,需要綜合改善。(傳送門)

職業眼面部防護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需要政府、雇主、勞工及專業機構共同參與。透過完善的法規制度、先進的防護設備、科學的管理方法及持續的教育訓練,可以有效降低職業眼傷發生率,保障勞工健康與安全。隨著科技進步與安全意識提升,職業眼面部防護將朝向更加智慧化、人性化的方向發展,為勞工提供更完善的保護。

企業應將眼面部防護視為重要投資而非成本負擔。完善的防護體系不僅能降低職災風險,更能提升企業形象、員工滿意度及競爭優勢。在全球化競爭環境下,重視職業安全的企業更容易獲得國際認證、優質訂單及優秀人才,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留言

【重點推薦】人生大挑戰

當你對人生有過疑問、對命運感到困惑,或曾在夜深人靜時思考「我到底為什麼會出生?」——那你絕不能錯過這三本書。它們不只是解答人生疑問,更像是一把鑰匙,打開你從未想像過的真相之門。從靈魂的來源、死亡的意義,到神祕的宇宙與外星生命,每一頁都可能顛覆你以往的信念,帶來前所未有的震撼與啟發。點擊連結,親自驗證這場靈性與智慧的深度對話。


(文字)網站:https://toh.org.tw/


(說書)Youtube人間小路:https://www.youtube.com/@sober-minded


(說書)Youtube奇奇解密:https://www.youtube.com/@chichistruthbombs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烤肉失敗主因就是它們!最雷食材TOP10

99%的人都唸錯!盤點最難唸的冷門中文字

你承受過嗎?專家公布人生10大壓力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