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文件與紀錄保存
在現代營造業的複雜工程環境中,文件與紀錄保存已成為職業安全衛生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根據我國職業安全衛生法及相關法規要求,工地現場產生的各類安全文件、檢查紀錄、訓練資料等,不僅需要完整保存,更必須建立系統化的管理機制。隨著數位科技的快速發展,傳統紙本文件管理已逐漸朝向電子化轉型,然而許多營造業者在文件保存實務上仍面臨諸多挑戰。透過建立完善的文件管理制度,不僅能確保法規遵循,更能提升工地安全管理效率,降低職業災害風險,為企業建構穩固的安全管理基礎。
圖片來源:傳送門
法規要求與保存年限規範
職業安全衛生相關文件保存規定
依據我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辦法及相關法規,營造業工地必須保存的文件種類繁多,各有不同的保存年限要求。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會議紀錄依據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辦法第12條規定,需保存三年,且每三個月召開一次會議。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執行紀錄根據第12-1條,同樣須保存三年,包含日常安全管理活動的完整記錄。(傳送門)
職業災害風險評估與預防措施紀錄是工地安全管理的核心文件,依據第12-3條規定保存三年。這類文件記錄了工地潛在危害的辨識過程、風險評估結果,以及所採取的預防控制措施,對於事故調查和安全改善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同時,訓練紀錄也納入相同保存期限,確保勞工安全教育訓練的完整性與可追溯性。(傳送門)
設備檢查與承攬管理文件
機械設備安全管理文件同樣具有法定保存要求。機械、設備、器具、物料、原料及個人防護具驗收紀錄依據第12-4條規定保存三年。此外,營繕工程之規劃、設計、施工及監造承攬契約也須保存三年,確保工程各階段安全責任的明確性。(傳送門)
承攬管理計畫的保存同樣為三年期限,這涵蓋了承攬商的安全衛生管理能力評估、職業災害通報機制、危險作業管制措施、教育訓練規劃、緊急應變程序及安全衛生績效評估等重要內容。緊急應變計畫及演練紀錄依據第12-6條規定保存三年,包含定期實施的演練活動記錄。(傳送門)
檢查與監測文件保存期限
工地日常安全檢查文件的保存期限依檢查性質而定。定期檢查紀錄和重點檢查紀錄依據第80條規定保存三年。這些檢查紀錄涵蓋了施工架、支撐架、擋土設施等臨時性結構物的安全檢查,以及各種機械設備的定期檢驗。(傳送門)
特定作業環境的監測紀錄也有明確保存要求。缺氧作業環境監測紀錄包含空氣中氧氣濃度、硫化氫等有害氣體濃度確認紀錄,保存期限為三年。作業環境監測管理手冊及紀錄同樣保存三年,確保工地環境安全監測的連續性。(傳送門)
圖片來源:傳送門
健康檢查與特殊作業紀錄
勞工健康保護文件管理
勞工健康相關文件的保存年限較一般安全文件更長。勞工健康服務執行紀錄表依據勞工健康保護規則第14條規定保存三年。然而,勞工一般體格及健康檢查紀錄的保存期限延長至七年,反映出健康資料的長期追蹤價值。(傳送門)
特殊體格及健康檢查紀錄的保存期限更為嚴格,依據作業類型分為十年至三十年不等。例如,從事高溫作業、噪音作業、異常氣壓作業等特殊環境工作的勞工,其健康檢查紀錄需保存十年;而接觸游離輻射、石綿、苯等高危害物質的勞工,其檢查紀錄須保存三十年。這種長期保存要求主要考量到職業病的長潛伏期特性。(傳送門)
特定化學物質管理文件
化學品管理相關文件同樣具有特殊保存要求。安全資料表依據危害性化學品標示及通識規則第15條規定保存三年,且每三年檢討一次,確保化學品安全資訊的時效性。危害通識計畫執行紀錄保存期限為三年。
對於特定化學物質,局部排氣裝置設計報告書及原始性能測試報告書需保存十年,而特定管理物質紀錄更需保存長達三十年。這些嚴格的保存要求反映出化學品對勞工健康的長期影響性。
數位化文件管理系統發展
營造業電子化管理趨勢
隨著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營造業正積極推動文件管理電子化。數位化文件管理系統能夠有效解決傳統紙本管理面臨的諸多困境,包括文件散失、版本混亂、檢索困難等問題。現代工程管理軟體透過集中管理合約、藍圖、施工許可與驗收表單等文件,使所有專案文件能夠井然有序、隨時存取。(傳送門)
台灣政府積極推動建築管理資訊化,臺北市自108年7月全面實施建造執照申請無紙化系統,透過線上審查及送件機制,評估每張建造執照可減少80%以上紙張使用量。這種政府層級的數位化推動,為營造業電子文件管理樹立了重要典範。(傳送門)
雲端文件管理平台應用
雲端技術為營造業文件管理帶來革命性變革。專業的雲端文件管理平台提供版本控制、審核追蹤功能,讓每一次修改都有完整紀錄,確保專案生命週期中的資料正確無誤並可追溯。ASUS OmniStor等企業儲存雲平台,以雲原生資料保護服務為核心,透過單一平台集中整合AEC產業的專案文件,從估價、設計、專案管理、施工到竣工,確保工程文件與圖像的完整性。(傳送門)
營造廠商透過雲端平台管理工程專案文件,能有效解決傳統作業模式的諸多問題。研究顯示,營造廠在施工階段常遇到資料使用困難、文件管理無固定流程、版本無控管、工程資料無有效分類、人員不足等問題。雲端管理模式能建立完整工程履歷經驗,在發生爭議時快速備妥相關證據文件。(傳送門)
圖片來源:傳送門
電子化表單系統實務應用
智慧化安全巡檢系統
現代化的數位工具正逐步改變營造業的安全管理模式。手持式智慧型安全巡檢系統利用QR Code或RFID TAG技術,讓巡查人員能立即將發現的危害事件進行資訊檢整與回報。此系統已內建設備自動檢查檢核表350項、職業衛生與健康促進及環境檢核表37項、安全衛生管理系統16項。(傳送門)
工安e管家等專業系統透過智慧表單與流程自動化,協助工地數位化巡檢與職安衛生管理。系統提供QR Code掃碼登入、手寫簽名板簽署、檢查表一鍵匯出PDF等功能,簡化現場操作流程,提升管理效率。(傳送門)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整合
TOSHMS(臺灣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等專業平台將表單雲端化,管理者可在系統內填寫資料表單,及時填寫並節省紙張浪費。系統整合稽核與風險管理功能,提供事件回報、即時通知、分級分層通知、事件調查、統計報表等完整管理機制。(傳送門)
這些系統特別強調承攬商安全衛生管理,包含進場管理、匝口管控、臉部辨識等先進功能。透過系統化管理,企業能統整客戶及承攬商的統計資料、專案文件資料、評鑑缺失紀錄。(傳送門)
圖片來源:傳送門
傳統文件管理挑戰與問題
紙本管理面臨的困境
營造業長期以來依賴紙本作業流程,在文件管理上面臨重重挑戰。研究指出,營造廠工地辦公室多為臨時組合屋,並無良好儲藏室規劃,文件多為雜亂無章且搜尋不易。紙本檔案太多且缺乏固定分類資料夾索引,使得文件不容易尋找,現場人員調閱資料困難。(傳送門)
傳統管理模式下,當專案工程結束後,資料常送往大型倉庫堆疊,硬碟由非特定少數人保管,經常發生資料遺失與硬碟毀損情況。這種管理方式在履約爭議發生時,往往面臨證據保全不足的風險。(傳送門)
版本控制與資訊同步問題
建築工程環環相扣,傳統紙本流程容易出現資料缺漏、資訊落差等問題,嚴重拖緩工程效率。版本控制混亂是營造業文件管理的重大挑戰,若使用錯誤版本的設計文件進行施工,可能導致嚴重的工程錯誤和安全風險。(傳送門)
營造業面臨的另一重大問題是跨地域的文件溝通困難。多數企業在不同工地都有各自的文件系統,總部管理人員需要查看文件時必須至現場或遠端連線,但常因連線速度及技術問題導致文件上傳不完整。(傳送門)
圖片來源:傳送門
數位化轉型實施策略
系統導入規劃與評估
成功的數位化轉型需要周密的規劃與評估。在評估規劃階段,企業應配合相關法令要求、經營策略及利害相關者需求,加強業主及高階主管對職安衛管理系統的認知。針對危害鑑別、風險與機會評估、法規查核、目標制訂、文件制訂與管制、績效評估量測及內部稽核等,需開發專業職能課程並辦理訓練。(傳送門)
系統架構建置階段應參考營造業相關法規及指引,根據政策目標及利害相關者需求,制定風險與機會評估方法。明定職安衛管理系統查核項目及比例,依專長慎選查核人員,將營造工程安全衛生管理法制化。(傳送門)
人員權限管理與分工
有效的數位文件管理需要清楚的人員權限分工。營造廠雲端管理專案文件可將使用者劃分為三類權限:系統管理者(工地主任)為雲端資料夾創建人,可邀請其他使用者並設定權限;安全衛生管理人員負責建置、管理安全管理相關文件表單;包商及施工人員僅能選閱安全管理相關資料。(傳送門)
文件審核機制同樣重要,透過多層級審核確保文件的正確性與完整性。當承攬商或相關人員上傳文件時,安衛管理人員可進行審核,不符要求者可予以退回並重新檢視。(傳送門)
文件安全性與權限控管
多層級權限管理機制
電子文件管理系統的安全性控管是營造業數位化轉型的關鍵課題。現代文件管理系統提供多層級權限控管,可依部門、職級、文件機密等級設定不同的存取權限。系統管理者能夠指定檔案存取權限,只有擁有檔案連結的人員才能檢視公開文件。(傳送門)
台塑網DMP文件管理與保全系統提供完整的權限控管機制,支援文件安全政策功能。系統提供線上閱讀保護,支援PDF或原始檔瀏覽,並可提供文件動態浮水印,防止未經授權的複製或外洩。(傳送門)
資訊安全與備份機制
文件安全控管系統產品已發展相當成熟,文件加密、權限控管、外發文件控制都是基本控管機制。現代系統強調加密設定的彈性,可針對不同工作屬性的員工提供差異化的管控力道。D-Security原始檔案保護系統提供使用者透明無感的保護彈性,從文件事前防範、事中管制、事後紀錄提供完整管理措施。(傳送門)
系統內建備份機制能有效防範勒索軟體攻擊,禁止非法授權存取,使用者可自行還原文件。完整的行為記錄及違規告警機制,可記錄非法行為並進行嚇阻通報,紀錄項目符合釋明表要求,協助稽核及提升營業秘密法訴訟成功率。(傳送門)
實務導入案例分析
營造業數位化成功案例
工信工程透過導入WebISO文管系統,有效解決了傳統文件管理的諸多問題。過去所有文件檔案皆由人工手動整理歸檔,不同工地都有各自的文件系統,資源分散各處,工地結束後文件資料易隨之消失。導入系統後,各工地標案產生的各式文件,包括合約書、標單、設計圖、詳細價目表等,都能依專案進行過程的各階段進行蒐集整理,提供完整且可隨時查核的功能。(傳送門)
建國工程同樣透過WebISO系統整合了龐大數量的文件合約,使整體運作更順利、更有效率。使用系統後將所有建案資料、政府文件、合約等做統一管理,發揮調閱的即時性,取代了過往存檔在硬碟或燒成光碟的方式。(傳送門)
政府推動成果與效益
台北市建築管理工程處統計顯示,透過線上審查及線上送件,每張建造執照在線上審查過程中約減少80%以上紙張使用量。執照無紙化系統透過完整的都市管制系統,運用軟體科技重新整合管理行政流程,提供更便民的服務。(傳送門)
建築師可透過網路電子化24小時線上申請送件,透過筆記型電腦、iPad等攜帶型裝置雲端完成各項流程。系統能即時使用筆記型電腦、憑證直接修正缺失上傳,避免不必要的舟車勞頓,達到節能減碳的效果。(傳送門)
未來發展趨勢與建議
人工智慧與自動化應用
營造業文件管理正朝向更智慧化的方向發展。人工智慧技術的導入將能自動辨識文件類型、提取關鍵資訊、進行風險評估,大幅提升文件處理效率。自動化流程可減少人工傳遞與審核時間,透過全文檢索快速搜尋資料,協助管理者有效降低運營成本。(傳送門)
BIM技術與物聯網的整合將為文件管理帶來新的可能性。透過即時數據收集與分析,系統能自動產生各類檢查報告與安全紀錄,減少人工作業的錯誤率。(傳送門)
標準化與整合發展
未來營造業文件管理將朝向更高度的標準化發展。政府積極推動營建電子化,提供共通基礎性網路資料庫建設,包括營建物價、材料規範、基本圖整合中心、電子採購、文件範本、表格、施工綱要等規範。
ISO 45001等國際標準的導入將促進文件管理的標準化,使營造業能與國際接軌。透過建置營建工程運作各項流程所需的職安衛管理系統文件,能使管理系統更順利推動。(傳送門)
結論與管理建議
工地文件與紀錄保存是營造業職業安全管理的基礎工作,隨著法規要求日趨嚴格、工程複雜度不斷提升,建立完善的文件管理制度已成為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指標。數位化轉型不僅是技術升級,更是管理模式的全面革新,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強化法規遵循能力。
營造業者應積極投入文件管理系統的現代化建設,選擇符合業界標準的專業平台,建立完整的權限管理機制,確保文件安全性與可追溯性。同時,必須重視人員教育訓練,培養數位化管理思維,讓科技工具真正發揮效益。
面對未來挑戰,企業應持續關注新興技術發展,適時導入人工智慧、物聯網等先進應用,建構更智慧、更安全的工地管理環境。透過持續改善與創新,營造業將能在數位化浪潮中掌握先機,創造更大的經營價值,為勞工提供更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