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防護:耳塞與耳罩

職業性聽力損失是現代工業社會中最常見的職業病之一,根據勞動部統計,國內噪音作業場所就業勞工達15萬人以上,占總檢查人次之35%,且職業病通報中噪音性聽力損失約占總通報量的43.3%。聽力一旦受損便無法逆轉,因此預防勝於治療,而耳塞與耳罩作為個人防護具的最後一道防線,其正確選擇與使用對維護勞工聽力健康具有關鍵意義。本文將深入探討職業聽力防護的各個面向,為企業管理者和第一線勞工提供實用的防護指南。(傳送門)



噪音危害與聽力損失機制

噪音性聽力損失的病理機制

職業性聽力損失係指勞工在高噪音工作場所下長期暴露,致使噪音對耳蝸毛細胞造成傷害而產生的感覺神經性聽力損失。內耳毛細胞一旦損傷無法再生,形成不可逆的聽力下降。噪音性聽力損失可分為兩大類型:(傳送門)

  • 創傷性聽力損失發生於噪音音強超過140分貝時,音壓產生的瞬間能量可能導致耳蝸的柯蒂氏器與基底膜產生傷害,造成永久性聽力損失,常伴隨耳鳴症狀。(傳送門)
  • 漸進性噪音性聽力損失則因長時間暴露在85-140分貝的噪音環境所造成。初期可能產生「暫時性聽力損失」,經休息後聽力可能恢復,但若噪音暴露環境未改善,聽力損失會逐漸加重,導致「永久性聽力障礙」。(傳送門)

聽力損失的頻率特徵

人類說話的頻率主要在500赫茲到2000赫茲之間,而職業相關噪音性聽力損失剛開始受損的範圍通常在語言頻率區外,如3000、4000赫茲。研究顯示,不同產業的聽力損失模式也有所差異:紙漿業勞工聽力凹陷明顯發生於6000赫茲,而石材業與水泥業勞工的聽力凹陷於4000、6000赫茲兩處相當。(傳送門)


圖片來源:傳送門

職業安全衛生法規標準

基本法規要求

根據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300條規定,勞工工作場所因機械設備所發生之聲音超過90分貝時,雇主應採取工程控制。對於勞工八小時日時量平均音壓級超過85分貝或暴露劑量超過百分之五十時,雇主應使勞工戴用有效之耳塞、耳罩等防音防護具。(傳送門)

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300-1條進一步規定,雇主對於勞工八小時日時量平均音壓級超過85分貝的工作場所,應採取六項聽力保護措施:(傳送門)

  1. 噪音監測及暴露評估
  2. 噪音危害控制
  3. 防音防護具之選用及佩戴
  4. 聽力保護教育訓練
  5. 健康檢查及管理
  6. 成效評估及改善

事業單位勞工人數達100人以上者,雇主應依作業環境特性,訂定聽力保護計畫據以執行;未滿100人者,得以執行紀錄或文件代替。(傳送門)



噪音暴露標準與容許時間

依據法規,不同噪音級別對應的工作日容許暴露時間呈現指數遞減關係。90分貝環境下可工作8小時,但當噪音達到115分貝時,容許暴露時間僅剩15分鐘。每增加3分貝,容許暴露時間約減半,這顯示了噪音強度與安全暴露時間的嚴格反比關係。(傳送門)

耳塞:小巧精密的聽力守護者

耳塞的基本特性與分類

耳塞是一種放置於外耳道內部或入口處的小型防護具,能有效阻隔氣導音進入內耳,減少聽覺細胞的損傷。根據材質與設計,耳塞主要分為以下幾類:(傳送門)

泡棉耳塞由可壓縮軟質材料製成,使用前需搓揉成細長條再放入外耳道,待其膨脹與耳道形成密合。常見品牌如3M Nexcare耳塞1100款式,NRR值可達33分貝。(傳送門)

預成型耳塞由軟矽膠、橡膠或塑膠等材料製成,不經壓縮變形,直接塞入外耳道,通常以繩子連接防止掉落或遺失。(傳送門)

客製化耳塞根據個人耳道形狀所製作,與耳道有較佳的密閉功能,可增加隔音值。臺灣品牌morear聽力保護系列即提供依照個人耳型製作的防噪耳塞。(傳送門)


圖片來源:傳送門

耳塞的優勢特性

耳塞具有多項顯著優勢,使其在特定工作環境中成為首選:(傳送門)

  • 經濟實用性:價格便宜,可隨時更換,性價比高,適合大量採購和分發。
  • 便攜輕巧性:體積小、重量輕,易於攜帶和儲存,不佔用工具箱空間。
  • 靈活適應性:不影響頭部活動,可與安全帽、防護面罩等其他防護具完美搭配使用。
  • 環境適應性:適合高溫或潮濕環境使用,在炎熱工作環境中不易引起耳部不適。
  • 隱蔽性佳:體積小不明顯,適合需要保持專業外觀的工作場合。

耳塞的限制與注意事項

儘管耳塞具有諸多優勢,但也存在使用限制:(傳送門)

  • 技術要求高:需要掌握正確的插入技巧,佩戴不當會嚴重影響防護效果。
  • 穩定性問題:容易因說話、吞嚥、咀嚼等動作造成鬆脫,需要定期檢查和重新佩戴。
  • 衛生考量:佩戴前需保持手部清潔,避免將細菌帶入耳道造成感染。
  • 適用限制:不適合有耳道疾病、耳道狹窄或異常敏感的勞工使用。

耳罩:全面防護的聽力屏障

耳罩的設計原理與構造

耳罩由耳護蓋、吸音材料和頭帶組成,耳護蓋以能覆蓋全部耳朵為原則,並以吸音材料襯裡。連接耳護蓋的頭帶長度可調整,使用時不得有壓迫、疼痛或不適感覺。耳罩能有效阻隔空氣中的氣導音,同時減少部分骨導音的傳遞,提供更高的聲音衰減值。(傳送門)


圖片來源:傳送門

耳罩的核心優勢

耳罩在聽力防護領域具有獨特的優勢地位:(傳送門)

  • 重複使用性:可重複使用,耐久性強,適合長期使用,總體成本效益良好。
  • 維護便利性:體積大不易遺失,保養清潔容易,適用於多次使用需求。
  • 非侵入性:不需置入耳道,降低耳道感染風險,適合耳道敏感或有疾病的工作者。
  • 管理便利性:佩戴情況容易查核,便於安全管理人員進行現場檢查。
  • 防護全面性:可阻絕氣導噪音及部分骨導音,具有較高隔音效果。
  • 環境適應性:在低溫或寒冷環境中,耳罩能覆蓋整個耳朵,減少冷風侵入。

耳罩的使用限制

耳罩雖然防護效果優異,但也有其使用限制:(傳送門)

  • 攜帶性問題:體積較大,攜帶和儲存相對不便,需要專門的收納空間。
  • 成本考量:初期投資成本較高,雖然可重複使用,但對預算有限的企業可能造成負擔。
  • 舒適性挑戰:長時間佩戴可能造成頭部壓迫感,在高溫環境下容易悶熱不適。
  • 兼容性問題:可能與某些類型的安全帽或其他頭部防護具產生配戴衝突。



耳塞與耳罩的選擇策略

NRR值的理解與應用

噪音減少等級(Noise Reduction Rating, NRR)是評估聽力防護具效能的關鍵指標,數值越高代表防噪效果越好。目前隔音耳塞的降噪值有兩種國際標準:NRR及SNR,其中NRR按照美國標準ANSI S3.19-1974檢測,SNR按照國際標準ISO 4969-2檢測,同一種耳塞的SNR通常比NRR高3分貝左右。(傳送門)

實際防護效果的計算需要考慮安全係數。如果噪音值以A權衡量測,實際降噪效果約為:(NRR - 7) ÷ 2。例如,NRR 30dB的耳罩,實際約可降低11.5dB的噪音。(傳送門)

工作環境適應性分析

不同工作環境對聽力防護具有不同需求:(傳送門)

高溫濕熱環境(如鋼鐵業、戶外施工)適合選用耳塞,因其體積小且透氣性佳,不易引起耳部不適。

極高噪音環境(如機場停機坪、重型機械操作現場)建議使用耳罩,能提供更高的聲音衰減效果。

需要頻繁穿脫的場合(如現場檢修、巡檢)適合耳罩,佩戴和取下都比較方便。

污染風險較高的環境建議使用耳罩,避免因手部接觸耳塞而引發耳道感染風險。

個人因素考量

選擇聽力防護具時也需要考慮個人因素:(傳送門)

  • 耳道狀況:有耳道疾病或敏感者應選擇耳罩;耳道正常者可根據環境需求選擇。
  • 體能限制:頸部或頭部有問題的工作者可能不適合長時間佩戴耳罩。
  • 工作性質:需要精細操作或頻繁溝通的工作可能更適合特定類型的防護具。
  • 個人偏好:舒適性和接受度是影響持續使用的重要因素。

正確使用技術與維護管理

耳塞的正確佩戴方法

正確佩戴耳塞是確保防護效果的關鍵。標準佩戴程序包括四個步驟:(傳送門)

  • 揉(Roll):針對泡棉型耳塞,一手將其揉捏成細長條,重複使用型則免此步驟。(傳送門)
  • 拉(Pull):用另一隻手繞過頭後稍微用力向上或向後拉起耳朵,使外耳道變直。(傳送門)
  • 塞(Insert):將已揉捏好的耳塞慢慢插入外耳道,由上而下放入並順時針轉動。(傳送門)
  • 壓(Hold):手指持續抵住耳塞約1-2分鐘,待耳塞膨脹至密合後再將手放開。(傳送門)


圖片來源:傳送門

耳罩的佩戴要點

耳罩的正確佩戴相對簡單但同樣重要:(傳送門)

  • 頭帶調整:調整滑桿使頭帶輕觸頭頂上方,確認左右側配置正確。
  • 耳墊密合:確保耳墊完全覆蓋耳朵,軟墊沒有碰撞到耳朵,不會從耳朵滑落。
  • 密封檢查:確保耳罩與頭部形成緊密密封,沒有縫隙讓聲音滲透。
  • 舒適性確認:佩戴後應感覺舒適,無壓迫或疼痛感。

維護保養與更換標準

防護具的維護保養直接影響其防護效果:(傳送門)

  • 耳塞維護:一次性泡棉耳塞應每日更換,可重複使用型耳塞至少15天需更換一次。使用前確保手部清潔,避免將細菌帶入耳道。(傳送門)
  • 耳罩維護:定期清潔耳罩外殼和軟墊,檢查頭帶彈性和軟墊完整性。長期使用後橡膠及軟墊會有老化現象,影響防音效果,需及時更換。(傳送門)
  • 儲存管理:防護具應儲存在乾燥清潔的環境中,避免陽光直射和高溫,個人防護具應避免共用以防交叉感染。

職業聽力損失案例分析

製造業案例研究

案例一:螺絲工廠機台操作員

50歲男性於螺絲工廠擔任機台操作人員24年,平時沒有佩戴耳塞習慣,長期暴露於90分貝的噪音環境中。患者出現耳鳴症狀,最近半年常常聽不清楚尖銳聲音,年度噪音特別作業檢查異常,經職業醫學科確診為職業相關聽力損失,判定為四級管理個案。(傳送門)

案例二:鐵牌印碼製作工人

51歲男性從事鐵牌印碼製作約11年,每天工作8小時。工作需使用大型機具裁切鐵片並印碼,噪音皆大於85分貝。雖有佩戴耳罩,但規格與佩戴方式未符合標準,無法提供完整防護。近三年自覺聽力受損,檢查發現右耳及左耳有中度以上聽力損失。(傳送門)

建築業案例分析

案例三:木工長期暴露

65歲男性從事木工約30年,主要工作為釘木板、填水泥、裝拆鐵釘,需經常使用電鑽,長期暴露於噪音環境中且沒有配戴防音防護具。在工作中需要大聲呼叫才能與他人溝通,長期下來產生聽力困難,經聽力檢查確認為職業性聽力損失。(傳送門)

餐飲業案例

案例四:中式廚師

近40歲男性從事中式餐飲廚師約20年,工作中蒸籠、抽風機為主要噪音來源,噪音檢測值超過90dBA。從2年前開始出現雙耳耳鳴現象,聽力檢查顯示雙耳低頻及高頻聽力損失,經評估認定為職業性聽力損失。(傳送門)

這些案例共同顯示了預防措施不當或缺失是導致職業性聽力損失的主要原因,強調了正確選擇和使用聽力防護具的重要性。

企業聽力保護計畫實施策略

工程控制優先原則

有效的聽力保護應從源頭控制開始。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研究顯示,以金屬製造廠房為例,僅依鬧靜分離的廠房布置規劃,就可使各作業區分別降低2-19分貝;若再採取選用低噪音設備及降噪措施,更可降低5-24分貝。(傳送門)

源頭控制策略包括:(傳送門)

  • 選用低噪音量的設備
  • 廠址選擇與廠區平面配置優化
  • 生產工法與設備選擇改善
  • 廠房布置的噪音控制方法
  • 隔音及隔振設施的確實安裝

聽力保護計畫架構

根據勞安所「勞工聽力保護計畫參考指引」,完整的聽力保護計畫應包含:(傳送門)

辨識與評估階段:辨識噪音作業場所,實施噪音評估,建議運用簡易評估技術進行自主噪音監測。

計畫制定階段:包含緣由與目的、工作項目、實施對象、目標、執行流程、相關部門權責、執行時程規劃、成效評估與改善。

實施階段:落實六大聽力保護措施,定期進行成效檢討,適時調整作法。

追蹤改善階段:整理分析特殊健康檢查結果,持續追蹤勞工聽力變化,及早實施預防措施。

教育訓練與監督管理

教育訓練內容應涵蓋:(傳送門)

  • 噪音危害認知與預防觀念
  • 防音防護具的正確選用與佩戴方法
  • 防護具的保養維護與更換時機
  • 聽力檢查的重要性與配合事項

監督管理措施包括:

  • 定期檢查防護具佩戴情況
  • 建立防護具領用與更換記錄
  • 實施現場巡查與糾正措施
  • 獎懲機制與持續改善機制


圖片來源:傳送門

新興技術與發展趨勢

個人化防護技術

職業災害預防及重建中心已開發耳內噪音暴露監測技術,利用微型麥克風、運算紀錄模組及藍芽耳機,以真人耳朵進行測試,持續量測勞工耳朵實際接收的音量。這項技術可以應用在檢測市售噪音防護具的實際效能,協助事業單位確認使用具有足夠防護效能的防護具。(傳送門)

客製化解決方案

針對目前市售耳塞多以歐美人士外耳道尺寸設計,造成國人佩戴不適的問題,勞安所以電腦斷層掃描技術分析80位勞工的外耳道計測資料,建立國人外耳道幾何特徵,依此設計橢圓錐狀的新尺寸耳塞。這種客製化設計能提高佩戴舒適性和防護效果。(傳送門)

智慧型防護設備

現代聽力防護設備朝向智慧化發展,整合通訊功能、環境監測、自動調節等先進技術。電子式降噪耳罩不僅能提供被動隔音,還具備主動降噪功能,對低頻噪音特別有效。部分產品還整合無線通訊功能,讓工作者在保護聽力的同時維持必要的工作溝通。(傳送門)

結論與建議

職業聽力防護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需要從工程控制、行政管理和個人防護三個層面統籌規劃。耳塞與耳罩各有其適用場景和優勢特性,選擇時應綜合考慮工作環境、個人因素、經濟效益和管理便利性等多重因素。

關鍵建議

對企業管理者:建立完整的聽力保護計畫,優先採用工程控制措施,提供多元化的防護具選擇,加強教育訓練和監督管理。

對安全管理人員:掌握不同防護具的特性和適用條件,建立標準化的選用指南,定期評估防護效果並持續改善。

對第一線勞工:了解噪音危害的嚴重性,掌握正確的佩戴技巧,養成全程佩戴的良好習慣,定期接受聽力檢查。

對政策制定者:持續完善相關法規標準,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加強國際合作與經驗交流。


圖片來源:傳送門

聽力保護沒有捷徑,只有通過科學的選擇、正確的使用和持續的管理,才能真正守護勞工的聽力健康。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我們必須堅持「預防第一、安全至上」的原則,讓每一位勞工都能在安全健康的環境中工作,這不僅是法律要求,更是社會責任和道德義務。(傳送門)

未來隨著技術進步和管理理念提升,聽力防護將朝向更加個人化、智慧化和人性化的方向發展。透過產官學研的密切合作,我們有信心建構更加完善的職業聽力防護體系,為建設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貢獻力量。


留言

【重點推薦】人生大挑戰

當你對人生有過疑問、對命運感到困惑,或曾在夜深人靜時思考「我到底為什麼會出生?」——那你絕不能錯過這三本書。它們不只是解答人生疑問,更像是一把鑰匙,打開你從未想像過的真相之門。從靈魂的來源、死亡的意義,到神祕的宇宙與外星生命,每一頁都可能顛覆你以往的信念,帶來前所未有的震撼與啟發。點擊連結,親自驗證這場靈性與智慧的深度對話。


(文字)網站:https://toh.org.tw/


(說書)Youtube人間小路:https://www.youtube.com/@sober-minded


(說書)Youtube奇奇解密:https://www.youtube.com/@chichistruthbombs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烤肉失敗主因就是它們!最雷食材TOP10

99%的人都唸錯!盤點最難唸的冷門中文字

你承受過嗎?專家公布人生10大壓力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