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大腦喜歡這樣花錢,那樣理財:32條智取金錢的心理學法則,看見你的消費、投資和借貸的財務盲點
作者:克勞蒂亞.哈蒙德
原文作者:Claudia Hammond
譯者:謝慈
出版社:樂金文化
出版日期:2025/04/11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傳送門
平裝版->傳送門
當我們談到金錢時,通常會聯想到精明的理財策略、嚴謹的消費計畫,或是透過壓抑衝動來逐步累積財富。但英國知名心理學家克勞蒂亞.哈蒙德在她的著作《大腦喜歡這樣花錢,那樣理財》中,卻提出了一個顛覆傳統觀念的核心觀點:我們對金錢的使用與理解,並非單純出自冷靜的理性計算,而是深深受到潛意識中的心理偏誤、情緒反應,甚至是個人記憶與大腦運作模式的強烈影響。
本書以輕鬆幽默但極具穿透力的筆調,融合行為經濟學、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深入剖析人類在面對金錢時,如何在不自覺中陷入「金錢幻覺」,做出違反邏輯的財務決策。哈蒙德引用多達263項心理實驗,描繪人類在金錢運用上的複雜心態與令人意外的認知偏誤,帶領讀者重新思考自己與金錢之間的關係,從而更深刻地理解金錢背後所反映出的人性面貌與內在情緒。
全書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開場,是一場近乎荒謬但極富象徵性的「焚鈔行動」:英國KLF音樂組合的兩位成員在1994年親手燒毀了一百萬英鎊的紙鈔,只因他們認為「這樣做更有意義」。這場舉動不僅震驚社會,更引發廣泛的憤怒與疑惑,也為本書揭開金錢心理學的序幕。對多數人而言,金錢象徵著希望、自由與無限的未來可能性,看到實體鈔票化為灰燼,讓人不禁重新思考:金錢的真正價值到底是什麼?它為何能如此深刻地牽動人心與行為?
哈蒙德指出,金錢遠不僅僅是一種經濟交易工具,它更是一種情緒與社會象徵的複合體。人們與金錢之間的關係,常受到童年經歷、文化背景、個人價值觀,甚至過去的挫敗與創傷所形塑。例如她引述研究顯示,長期處於貧困環境中的人們,不僅在物質資源上處於劣勢,更因為認知負荷的壓迫,使其做出更多短視、缺乏遠見的財務決策。這也突顯了貧窮不只是物質的缺乏,更是一種侵蝕心理能量與未來判斷力的慢性壓力狀態。
書中探討了「心理帳戶」這個關鍵概念:我們會依照金錢的來源與用途,將其劃入不同的心理分類。例如,來自薪資的錢與紅包、獎金、彩票獎金等,雖具有相同的實際購買力,但我們使用的態度往往天差地遠。對「意外之財」,我們較容易放手消費,甚至花費在毫無計畫的奢侈品上;而對辛勤賺來的工資,則格外珍惜與節省。這樣的心理分類雖然非理性,但它卻深刻地塑造了我們的財務習慣與消費行為,並長期影響我們的理財目標與金錢觀。
此外,哈蒙德也深入剖析「損失厭惡」這一行為經濟學中的核心理論:我們對於金錢損失所感受到的痛苦,遠遠強烈於獲得相同金額所帶來的快樂。這樣的心理偏差使我們在面對投資風險與理財決策時,常傾向於保守、逃避潛在損失,即使明知報酬可能較高,也可能因害怕失敗而裹足不前。更進一步地,這種心理反應也常被詐騙集團所利用,透過營造「即將損失」的緊迫感,迫使人們在毫無防備之下,做出倉促且不理智的選擇,進而陷入騙局之中。
本書還探討了金錢與道德之間那種既曖昧又微妙的張力。哈蒙德引用電影《寄生上流》中的一句話:「有錢的話,我也會很善良」,一語道破金錢與道德行為之間的相互牽引。她指出,雖然金錢本身無善無惡,但擁有金錢的人卻擁有更大的行動能力與選擇自由,這樣的權力會在無形中改變我們的行為模式與道德判斷。例如,有錢人可能更容易用金錢換取舒適與便利,卻也可能逐漸遠離他人的痛苦與現實,導致同理心與社會責任感的下降。相對而言,缺乏金錢的人對他人處境的感受力反而可能更強。
除了理論分析外,哈蒙德也提供了許多具體可行的實用建議,幫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建立更健康的金錢習慣。例如,她建議設立明確具體的儲蓄目標,並將其視覺化以增強動機;認識與辨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促銷陷阱與心理誘因;調整生活環境,如避免購物網站的推播通知、降低信用卡使用頻率,以減少衝動購物的可能。這些策略簡單實用,卻建立在大量實證研究與心理學原理之上,讓理財不再只是冷冰冰的數字計算,而是一種與自我對話、與行為習慣共同調和的過程。
在閱讀過程中,我不斷反思自己的金錢觀與過往的財務決策,從日常的消費慣性到投資風險承受度,甚至是當面臨金錢壓力時所出現的情緒反應。這些行為表面上看似理性,實則常受潛意識驅動,深受成長經歷與心理結構的影響。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所謂「理性理財」並不僅僅是學習如何管理金錢,更是學會認識自己內在的金錢情感與決策模式。
在書的結尾,哈蒙德提出一個深具啟發性的觀點:真正的財務自由,並非來自無止盡的金錢累積,而是源於對自身金錢心理的理解與掌控。唯有真正了解我們與金錢之間錯綜複雜的情感糾葛與潛在偏誤,才能超越習慣與外在誘惑,做出更具洞察力與長遠眼光的財務決定,邁向穩定、健康而充實的生活。
《大腦喜歡這樣花錢,那樣理財》不僅是一本融合心理學與經濟學的知識性書籍,更是一場探索人類心靈深處、揭開金錢與自我關係的智慧旅程。它讓我們以全新的視角理解金錢的意義,學會與金錢和平共處,並善用我們的大腦優勢,為自己的財務生活創造更美好的未來。在這個物質與資訊泛濫的時代,唯有理解金錢背後的心理力量,我們才能真正擁有內在的安定與財務上的自由。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