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親密關係中的隱蔽人格:遠離「操縱、暴力、虐待、自戀」的魅惑與傷害

作者:于悅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24/08/07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傳送門

平裝版->傳送門


親密關係中的隱蔽人格



在這篇文章中,親密關係中的隱蔽人格展現出一種讓人無法輕易察覺的危險現象。隱蔽人格,顧名思義,並非初見時顯而易見的特質。這些人格在一段親密關係的開始,通常會通過吸引人的外表、迷人的言語、或者貼心的舉動來獲取伴侶的信任與愛意。隨著關係逐漸加深,這些隱蔽的人格特質會悄然浮現,並逐步侵蝕另一方的情感和心理。

四種隱蔽人格

在這本書中,作者于悅博士特別強調了四種典型的隱蔽人格,它們以不同的方式傷害伴侶:

  • 操縱型人格:操縱型的人會經常使用情緒勒索、撒謊以及控制手段來維持對伴侶的掌控。他們的常見話術包括「你太敏感了,這完全是你的問題」,藉此讓伴侶對自身的情感和反應產生懷疑,從而變得更加依賴於他們的主導。
  • 暴力型人格:暴力型的人格常常藉由恐嚇、肢體暴力來威脅伴侶,以此達到他們的目的。他們無法接受任何違背自己的意見,常說「如果你不聽話,我就會……」來使對方感到恐懼並屈從於他們的要求。
  • 虐待型人格:虐待型人格會通過無視伴侶的需求、貶低其自尊,來施展情感上的虐待。他們常常認為伴侶的痛苦是「活該」,並以此來嘲笑或打擊對方的信心,導致另一方在關係中越來越脆弱,無法脫身。
  • 自戀型人格:自戀型的人格追求的是他人的注意和讚美,並且只在乎自己的情緒。他們經常會說「你看不出我不開心嗎?」用這種方式讓伴侶感到自己不夠好,從而陷入自我懷疑的泥淖,逐漸失去自信和獨立性。

這四種人格模式看似不同,但它們的共同點在於通過隱蔽的方式來操縱、傷害和控制伴侶。這些隱蔽人格在愛情初期很難被察覺,因為他們往往用令人難以抗拒的魅力掩蓋真實面目,隨著時間推進,隱蔽的真面目逐漸顯露,令人防不勝防。

愛情的光環:隱蔽人格的吸引力

起初,這些隱蔽人格者展現出的迷人特質,會讓人以為找到了「理想伴侶」。他們風趣、貼心,對伴侶的需求表現出極大的關心,甚至讓人誤以為自己是他生命中最特別的那一個。然而,這種吸引力並不長久。當雙方的親密關係逐漸深入,隱蔽人格者的暗黑面向開始顯露,伴侶往往不自覺地陷入了其設下的情感陷阱。

這種陷阱的特點在於逐步削弱對方的自信心,使其開始質疑自己的價值,甚至懷疑自己是否「過於敏感」或「做得不夠好」。這正是隱蔽人格的核心策略之一:通過對方的自我懷疑來強化其控制力,從而達到心理上的優勢。

為什麼我們無法輕易擺脫?

儘管許多人意識到自己被操縱或虐待,卻仍然無法輕易擺脫這段關係。究其原因,是因為隱蔽人格者深知如何利用對方的情感需求和脆弱處。例如,當伴侶感到無助、失落時,他們可能會偶爾展現出溫柔的一面,給予對方短暫的關愛,讓人誤以為「他改變了」。這樣的反覆循環不斷,導致受害者在一種希望與失望的情感波動中難以自拔。

這種心理操控不僅破壞了自信,還深刻影響了個人的情緒健康。長期處於這種不平衡的關係中,會讓人感到無力、焦慮,甚至對未來的親密關係產生恐懼。

書籍的貢獻與啟示

于悅博士在這本書中,不僅詳細揭示了隱蔽人格的具體表現和傷害模式,還提供了一些具體的應對方法,幫助讀者辨識這些跡象,並及早脫離有害的關係。她強調,隱蔽人格的特徵並非某些「壞人」才有,每個人都有可能在親密關係中展現這樣的特質。只不過程度不同,有些人隱蔽得更深,不易被發現。

這本書的一個核心觀點是,我們需要學會從關係早期就對隱蔽人格保持警惕,並及時識別出不良信號。比如,當你經常質疑自己,或總是為對方找藉口,這很可能是操縱型人格的徵兆。同時,她提醒讀者,應該學會為自己設立界限,這樣才能保護自己的情感與心理健康。

書中還引用了許多真實個案,展示了那些陷入隱蔽人格關係中的受害者如何逐漸發現真相,並最終走出情感困境的過程。這些故事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讓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自己可能面臨的情感挑戰,並學會如何應對。

如何擺脫隱蔽人格的束縛?

要擺脫隱蔽人格的控制,首先需要認清這段關係中的不良模式,並且勇敢地承認自己正處於被操縱、被虐待的狀態。其次,建立堅定的自我界限,避免因對方的情緒波動而輕易妥協。此外,尋求外界的幫助也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朋友、家人,還是專業的心理諮詢師,都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與指導。

隱蔽人格者通常不會輕易改變,與其指望他們有所悔改,不如趁早走出這段有害的關係,尋找一段真正平衡、互

書籍《親密關係中的隱蔽人格》揭示了親密關係中隱藏的人格特徵,深入探討這些特質如何影響關係,從吸引到摧毀的過程,並提供實用的方法來幫助讀者辨識和應對。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Word稿紙設定可以像是作文本,有格子的樣子

Word儲存格大小要怎麼調整

為什麼房東不願辦租屋補助?內幕真相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