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定要打流感疫苗?這5個關鍵理由你不可不知
每年流感季節來臨,許多人開始考慮是否要接種流感疫苗。然而,仍有不少人認為自己體質好、平時少生病,甚至誤以為流感和普通感冒差不多,因而選擇不打疫苗。然而,流感並非一般感冒,它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今天,我們就來探討為什麼一定要打流感疫苗,以下五大關鍵理由,讓你重新審視流感疫苗的重要性!
1. 減少感染流感的風險
流感是一種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傳播速度快,並可能引發嚴重的併發症,如肺炎、支氣管炎等。流感疫苗的作用在於幫助人體產生抗體,對抗流感病毒,即使接種者接觸病毒,感染風險也會大幅降低。根據研究,疫苗的保護效力可降低40%至60%的感染風險,尤其對於免疫力較弱的族群(如老人、幼兒和慢性病患者)特別重要。
2. 減輕症狀,降低住院與死亡風險
即使接種疫苗後仍然感染流感,症狀通常會較輕,且併發症風險較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與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數據,接種疫苗的人群住院率比未接種者降低了40%至70%,死亡率也顯著下降。特別是對於老年人、孕婦、糖尿病患者及慢性心肺病患者而言,疫苗能夠提供極大的保護,避免因流感導致的嚴重健康問題。
3. 保護高風險族群與群體免疫
接種流感疫苗不僅僅是為了保護自己,也是在保護身邊的人。某些族群(如新生兒、部分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無法接種疫苗,而他們感染流感後的風險極高。當大多數人都接種疫苗時,社會上的病毒傳播鏈就會被阻斷,間接保護這些高風險族群,形成「群體免疫」。這對於學校、辦公室、醫院等高人口密度環境尤為重要。
4. 減少醫療負擔,避免醫療資源緊張
每當流感季節來臨,醫院的急診與門診人數激增,醫療資源往往面臨極大壓力。流感疫苗能夠有效降低感染率,減少流感相關的就診與住院人數,讓醫療機構能夠有更多資源照顧其他急重症患者。特別是在COVID-19疫情仍未完全消退的情況下,降低流感患者數量能夠幫助減輕醫療系統的負擔。
5. 破除迷思,疫苗安全有效
許多人擔心流感疫苗的副作用,甚至誤信「打疫苗反而會得流感」的說法。事實上,流感疫苗是經過嚴格檢測與認證的,主要可能產生的副作用僅限於注射部位的輕微紅腫、發熱或疲倦,且通常在1至2天內自行消退。此外,疫苗內含的病毒是經過滅活或減毒的,不會讓人感染流感。若接種後出現類似流感的症狀,通常是因為接種前已感染病毒,或感染了其他類型的呼吸道疾病。
結語:保護自己與他人,立即接種流感疫苗!
綜合上述五大關鍵因素,流感疫苗接種可顯著降低感染風險、減輕臨床症狀、保護高風險人群、減少醫療體系負擔,並且已被大量研究證實安全有效。面對流感病毒的持續變異,主動接種疫苗是最具成本效益的公共衛生策略,能有效增強個人與群體免疫屏障。與其在感染後承受健康與經濟上的損失,不如及早行動,在流感季前至醫療機構完成疫苗接種,以確保自身與家人的最佳保護。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