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豹變
作者: 黃凱德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24/04/26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傳送門
平裝版->傳送門
電子書試讀本->傳送門
《豹變》這本書引起了我對男性身份、政治與社會壓抑的深刻思考。讀完後,我腦海中浮現出一個異樣的景象:一個變形的、脆弱的身體,像是某種被過度拉扯的物件,無法保持它應有的形態。這種身體狀態似乎暗示著作者對男性的焦慮和社會壓力的描繪,而這些焦慮無疑深植於男性身體和性別角色之中。
黃凱德的《豹變》是一個充滿寓言性和荒誕氣息的故事集,透過十則短篇來勾勒出一個不安、壓抑的社會景象。書中的每一篇都以不同的方式描繪了男性身體與社會的交織,從「縮陽」到「豹鞭」,這些意象既是對個體焦慮的探討,也是一種隱喻,反映出整體社會在面對政治壓力、經濟變革以及傳統價值衝突時所產生的混亂與無力感。
書中首篇《鱉瘟》,描繪了大規模豬瘟後的社會反應,特別是對男性下體的象徵性描繪。縮陽這一異常現象,讓人想到的是某種集體的失能,無論是生理上的或是象徵意義上的。作者利用這個荒誕的故事來揭示男性在面對不可抗拒的外部壓力時,如何感受到自我力量的衰弱,甚至是喪失。這種失能,不僅是生理層面的,更延伸至心理與社會層面,表現出個人在面對外部世界的不安與恐懼。
接下來的《九九神功》,則通過對傳統男性文化的嘲諷,探討了男性對力量與權力的追求。書中的「九九神功」,這種據說能增強男性生理能力的神秘技術,實際上是對男性社會地位的強化要求。從小到大,我們在各種媒體中常常能看到類似的「帝王功」或是各種強身健體的廣告,這些廣告背後隱含著一個共同的信息:男性的價值往往被簡化為力量的象徵,尤其是在傳統文化中,力量與男性身份深度綁定,這也成為一種無形的壓力,持續影響著每一個男人。
《豹變》中的許多故事充滿了諷刺性,尤其是最後一篇《豹鞭》。一個男人為了恢復他的生育能力,不惜獵殺一隻逃脫的黑豹,期望藉由其鞭來重振雄風。這種為了重新獲得生理力量而不惜一切的追求,不僅顯示了他對自身身份的深刻危機感,也反映了整個社會對男性身份的期待與要求。然而,當最後發現這隻黑豹竟然是母豹時,所有的努力都顯得那麼荒唐而無效。這裡的豹鞭就像是對社會對男性力量崇拜的一種嘲諷,作者透過這個情節提醒讀者,過度強調男性力量只會導致無謂的追求與迷失。
每篇短篇背後,隱約浮現出作者對那段歷史時期的反思。1960到1980年代的新加坡,正經歷著劇烈的社會變遷,從殖民地時期走向獨立,伴隨著政治、經濟、社會的重塑。這些背景成為了《豹變》中的隱喻,透過個人的焦慮與身體變異,反映出整個社會在快速變遷中的不安與焦慮。無論是縮陽還是豹鞭,這些身體的異變,不僅僅是生理層面的焦慮,更是一種對社會結構、政治權力和身份認同的集體焦慮。
這本書引發我對男性身體與身份的深思。現代社會中,男性的身體仍然承載著許多社會期待,力量、權威、控制等概念被強加於男性身份之上,使得男性不僅要面對外在的壓力,還要處理內在的焦慮與自我懷疑。《豹變》中的每個故事,都是對這些矛盾的反映,從外在的社會壓力到內在的心理衝突,作者以荒誕的筆法將這些壓力具象化,讓讀者能夠深刻感受到這種矛盾的張力。
如果將這本書比喻為一個人,那麼它無疑是一個充滿張力的個體:既強大又脆弱,既具權威又充滿焦慮。它讓我不禁思考,男性身份的構建究竟是出於自願,還是被社會強加的?在這樣的身份構建過程中,男性是否也像書中的角色一樣,不斷面臨著自我認同的危機,甚至感到無力去維持那個所謂的「強者」形象?
最後,《豹變》不僅僅是一本描繪男性焦慮的書,它也是一個關於權力與身份的寓言。書中的每一個角色,無論是縮陽的男人還是追求豹鞭的獵人,都是在面對著一個更大的權力結構和社會期待。他們的焦慮與無力,正是對這種權力與身份失控的回應。黃凱德通過這些荒誕的故事,揭示了個人在社會壓力下如何失去自我,如何在力量與無力之間掙扎。
這本書讓我深刻認識到,無論男性或女性,社會對性別的期待都可能成為一種無形的壓力,影響著我們的自我認同與行為模式。而《豹變》正是通過這種對男性身份的剖析,讓讀者能夠看到這種壓力背後的荒誕與無奈。總而言之,《豹變》不僅是一個充滿異國風情與荒誕色彩的故事集,它更是一面鏡子,反映出現代社會中性別角色與權力結構的扭曲與不安。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