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剝皮:直木賞作家井上荒野凝視創傷的動人力作
作者:井上荒野
譯者:黃詩婷
繪者:Little Thunder 門小雷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24/01/02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傳送門
平裝版->傳送門
《剝皮:直木賞作家井上荒野凝視創傷的動人力作》是一部以敏銳視角探討性暴力與心理創傷的小說。這本書的核心不僅是對性暴力的直接描寫,更重要的是展現受害者在承受創傷後,內心的複雜情感、反思與自我修復的過程。透過女主角咲步的經歷,井上荒野以細膩且深刻的文字,揭示了性暴力對個人身心靈的長遠影響,以及社會對受害者的偏見與質疑。
書中的咲步,曾經懷抱作家夢,卻因為一次與她的指導老師月島光一的遭遇,徹底改變了人生。這場遭遇並非如一般人想像中的劇烈暴力,而是混雜著權力不平等和情感操控的性侵害。雖然事件已經過去七年,但每當「月島光一」這個名字出現在新聞或其他媒體中,咲步的創傷便再次浮現。月島的髮膠味、手的觸感、壓在她身上的重量,依然深深烙印在她的記憶裡,無法抹去。
小說中,井上荒野藉由咲步的故事,揭示了許多性暴力受害者所面臨的內心掙扎。她們不僅要面對外界的質疑,還要不斷與自己內心的矛盾和痛苦抗爭。書中提到咲步雖然愛著她的丈夫,但總感到與他之間的隔閡,甚至在面對想要孩子的願望時,也無法與自己的身體和解。這種心理與生理上的分裂,恰恰反映出性暴力受害者長期以來無法痊癒的創傷。
讀這本書時,最令人揪心的,是社會對性暴力受害者的誤解和苛責。井上荒野在書中刻畫了許多來自他人甚至受害者自己內心的批判聲音。像是「不想做就不要做啊」「男性才是被害者」這類不負責任的評論,無疑是對受害者的二次傷害。而這樣的語言暴力不僅來自外界,受害者自己也會因社會的價值觀而內化這些指責,陷入自我懷疑與責備之中。她們會問自己:「我當時為什麼不拒絕?」「是不是我自己有錯?」這些問題成了她們無法擺脫的陰影。
在小說中,咲步的創傷與她的日常生活交織在一起。她的笑容是刻意擺在臉上的,與他人的相處時常讓她感到疲憊和不適。這些表現看似微不足道,卻是受害者內心真實的寫照。井上荒野透過這些細節,將受害者內心的脆弱與無助呈現得淋漓盡致,讓讀者不禁感同身受,明白創傷並非一時一刻就能消失,而是需要長時間的修復與支持。
然而,《剝皮》並不是一部只關於痛苦的小說,它也充滿了希望。井上荒野在書中傳遞了一種療癒的力量,雖然這個過程是緩慢而細微的,但每一點微小的進步都顯得彌足珍貴。受害者並非完全無法從創傷中走出來,而是需要找到屬於自己的方法來面對傷口。這個過程可能是與他人多說一點話,可能是嘗試再次相信他人,也可能是找到一個可以依靠的情感支柱。這些微小的行動,儘管看似不起眼,卻是受害者重新拾起自我、走向治癒的關鍵。
書中也探討了性暴力中的權力結構問題。月島光一作為咲步的小說指導老師,利用了自己在職位和經驗上的優勢,將咲步置於無法拒絕的境地。這種權力不對等的關係,使得咲步即使意識到不對勁,也無法果斷逃離。井上荒野以此強調了性暴力中常見的權力濫用問題,並指出這不僅僅是個人的道德問題,更是社會結構中的一種病態。
值得注意的是,書中並沒有過度渲染暴力的場景,而是以一種內斂的方式來表達這些經歷。井上荒野並不希望讓讀者沉浸在受害者的痛苦中,而是希望大家能夠更深刻地理解這些痛苦背後的複雜性。這樣的處理方式,讓《剝皮》這本書更具力量和感染力,因為它不僅僅是對創傷的描述,更是一種對生命與人性的深刻反思。
讀《剝皮》時,讀者不僅能感受到受害者的痛苦,也能體會到社會對性暴力受害者的忽視與冷漠。這種冷漠來自於我們對這類事件的習以為常,許多人將性暴力視為他人的問題,認為這樣的事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然而,井上荒野藉由這本書提醒我們,性暴力並不僅僅是受害者和加害者之間的事情,它是一個社會問題,每個人都可能成為這個問題的一部分。
《剝皮》讓人看見了性暴力受害者內心深處的傷痛,也提醒了我們這個社會對待創傷者時的冷漠與偏見。然而,這本書同時也帶來了希望,讓我們看到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受害者依然可以尋找到屬於自己的光明與重生的力量。讀完這本書後,讀者或許會開始反思自己對性暴力事件的看法,也會更願意去理解和支持那些曾經受過傷害的人。
《剝皮》是一部深入探討性暴力與創傷修復的小說,它以細膩的筆觸揭示了性暴力的複雜性及其對受害者的長遠影響,同時也傳遞了希望與療癒的力量。井上荒野的文字如剝皮般,剝開了人性的層層表皮,讓我們看到內裡的傷痕和痛楚,卻也讓我們看到在這些傷痕下,仍然有著可能重生的力量。這是一本需要慢慢讀,仔細思考的書,它帶給我們的不僅是情感上的衝擊,更是對人性和社會結構的深刻反思。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