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向邪惡追索
作者:勞倫斯.卜洛克
原文作者:Lawrence Block
譯者:林大容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24/02/29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傳送門
平裝版->傳送門
《向邪惡追索》這本書是一部極具張力的犯罪小說,作者勞倫斯‧卜洛克透過主角馬修‧史卡德,一名無牌私家偵探,為讀者展現了紐約這座城市的陰暗角落與複雜的人性。全書充滿冷硬派偵探小說的風格,充滿緊張懸疑的氣氛,並且觸及了正義、道德與死亡的深層問題。
首先,故事以威爾的出現作為主線展開。威爾自稱代表「人民的意志」,他透過報紙《每日新聞》發佈死亡名單,預告將對那些他認為應該被清除的壞人下手。這些壞人包括一位連續虐童的殺人犯、黑手黨家族頭目、反墮胎活動的煽動者等。在威爾的殺人行動中,讀者可以看到他以極其冷酷的手段,逐一消滅這些目標,每一個凶殺案都像是一場精心設計的表演。
而這些死亡並不是隨機的,卜洛克藉由威爾的角色,探討了正義的模糊界線。這些被殺的人,雖然法律未能懲罰他們,但在威爾的眼中,他們都犯了無法原諒的罪行。他自我設立為道德的審判者,用極端手段來達到所謂的「正義」,這讓讀者不得不思考:究竟什麼是正義?正義是否可以藉由暴力來達成?這些問題為小說增添了深度。
馬修‧史卡德作為主角,則肩負著保護那些威爾名單上的人。他是一個複雜的角色,有著黑暗的過去和沉重的內心負擔。他不僅是個偵探,更是一個在戒酒中掙扎的人。這樣的設定讓史卡德看起來更加真實和有血有肉。他不是一個完美的英雄,反而是一個在內心衝突中前行的普通人。這樣的角色塑造讓讀者能夠更好地與他產生共鳴,也更能感受到他在面對威爾時的無力感與挫敗。
小說中的謀殺手法可謂是精妙至極。無論是理查‧佛莫被吊死在受害者陳屍處,還是帕奇‧薩勒諾在餐廳廁所被鋼琴弦勒死,這些案件都充滿了電影般的戲劇性。這些凶殺案的設計,不僅讓讀者對威爾的智慧感到驚訝,也讓人感受到他對這些「正義行動」的冷酷與無情。
然而,隨著威爾的行動愈加頻繁,整個紐約陷入了恐慌,媒體大肆報導「威爾旋風」,市民們紛紛猜測下一個被盯上的人是誰。而這種不安也逐漸影響了史卡德的心境。儘管他努力地保護艾卓恩‧懷菲德,但懷菲德最終還是在他的眼前倒下,死於毒藥。這場凶殺的完美設計,不僅是威爾智慧的展現,也象徵著史卡德的失敗。
小說的高潮部分,當威爾的真實身分呼之欲出時,《每日新聞》再次刊登了一封新的死亡名單,這讓故事再度掀起波瀾。誰是下一個目標?腐敗的政客?放蕩的名流?這些問題不僅牽動了讀者的神經,也讓小說的節奏更加緊湊。
除了緊張的劇情,卜洛克的文筆也非常值得稱道。他以簡潔卻充滿力量的文字,將紐約這座城市的陰暗面描寫得淋漓盡致。書中的每一個場景,無論是黑手黨頭目倒下的餐廳,還是虐童殺人犯被處決的地點,都充滿了視覺的衝擊力。這些場景不僅僅是故事的背景,更是塑造整個氛圍的重要元素。
《向邪惡追索》不僅僅是一部犯罪小說,它更是一部深刻探討人性與正義的作品。卜洛克藉由威爾與史卡德這兩個對立的角色,提出了許多引人深思的問題:什麼是正義?正義是否可以由個人來決定?暴力是否能成為解決問題的手段?這些問題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除了享受懸疑的情節外,還能進一步思考社會與道德的問題。
《向邪惡追索》是一部極具張力與深度的作品。它不僅展現了犯罪小說的經典元素,如緊湊的劇情、精妙的謀殺手法和複雜的角色塑造,更藉由故事中的各種衝突與對抗,探討了正義與道德的灰色地帶。卜洛克透過紐約這座城市,描繪出了一幅充滿暴力與恐懼的畫面,同時也展現了人性的複雜與矛盾。如果你喜歡推理小說,或者對道德問題感興趣,《向邪惡追索》絕對是一部不容錯過的佳作。
這本書不僅讓讀者在懸疑的故事中感到緊張,也讓人們開始重新思考何為正義,何為邪惡。正如書中所提到的,死亡並非一個結束,而是一個起點。在這場正義與邪惡的追索中,卜洛克成功地挑戰了讀者對正義的固有觀念,並讓人們反思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中,是否真的存在絕對的正義。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