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自律神經超圖解:身體怪怪的,都是因為它?學會與最不受控的人體系統和平共處
作者:小林弘幸
譯者:許郁文
出版社:PCuSER電腦人文化
出版日期:2021/09/04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傳送門
平裝版->傳送門
《自律神經超圖解:身體怪怪的,都是因為它?學會與最不受控的人體系統和平共處》一書,透過深入淺出的圖解方式,幫助讀者了解自律神經系統如何影響我們的身體運作及日常生活。作者小林弘幸,身為日本自律神經研究的權威,帶領讀者從生活習慣、飲食、心理和運動等多個面向,學習如何調節自律神經,進而改善健康狀況。
書中的核心概念是「自律神經失調」,也就是當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運作紊亂時,人體會出現各種不適症狀,例如疲勞、焦慮、失眠等。這些症狀常常讓人難以具體指出問題所在,卻又影響生活品質。因此,作者主張透過調整日常習慣,能夠有效恢復自律神經的平衡,讓讀者遠離疾病困擾。
日常調整的關鍵點
本書提供許多實際的建議,例如早上起床後喝一杯水能有效喚醒交感神經,促進新陳代謝;晚上則可以利用薰衣草的香氣來幫助副交感神經啟動,讓人容易入睡。此外,簡單的呼吸法或泡澡技巧都可以迅速調整神經系統的運作。
自律神經無法由意志直接控制,因此作者特別強調生活習慣的重要性。根據書中提到,遵循適當的作息規律與健康的飲食結構,可以大幅提升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環,並讓思考能力更加敏銳。這些細微的改變有助於讀者的自律神經保持良好的運作狀態,進而維持整體健康。
飲食與自律神經的關聯
飲食方面,作者強調腸道與自律神經之間的密切聯繫。健康的腸道環境對維持自律神經的正常運作至關重要,因此飲食結構不僅要均衡,還要注重攝取適量的膳食纖維與動物性蛋白質,這樣才能有效改善便祕等問題,避免引發更嚴重的健康風險。甚至連一天三餐的比例安排,也直接影響自律神經的穩定性,書中建議的最佳比例是早餐4成、午餐2成、晚餐4成,以避免白天過度疲勞或晚上難以入睡。
心靈與運動的調整方式
除了生活與飲食的調整,書中也涉及如何透過運動和心理練習來調節自律神經。例如,作者建議每天做1分鐘的伸展操,這樣的小幅運動不僅能促進血液循環,還有助於幫助大腦釋放壓力。書中特別提到的「小林式深蹲」運動,是一種簡單卻能迅速恢復自律神經平衡的運動方式,不論是對於久坐的上班族,還是長期面對壓力的人群,都具有良好的效果。
心靈方面,書中強調保持心情平靜對自律神經調節的重要性。例如,每天保持微笑、聆聽舒適的音樂,這些簡單的活動都能讓副交感神經得到適當的放鬆。即使在面對壓力時,也可以透過呼吸法或簡單的心理技巧來緩解緊張,避免長時間的焦慮影響身體健康。
從根本調整生活方式
總結來看,這本書強調了自律神經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並提供了多樣化的調整方法,從簡單的飲食與運動,到更深層的心理練習,全面涵蓋了如何讓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達到平衡,最終達成健康、年輕的生活狀態。對於現代人來說,自律神經的調節不僅能讓身體更健康,還能大幅提升生活質量。無論是年輕人還是中老年人,都能從中學到許多實用的技巧,讓生活變得更加充實。
《自律神經超圖解》這本書不僅是一本健康指南,更是一個關於如何與自己身體系統相處的全方位方案。透過作者提供的建議,讀者能夠理解自己的身體需求,並有系統地改善身心狀態。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