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子女成年後,關係不疏遠:如何參與二十、三十、四十歲孩子的人生
作者:勞倫斯‧史坦堡
原文作者:Laurence Steinberg
譯者:謝明憲
出版社:橡實文化
出版日期:2024/07/22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傳送門
平裝版->傳送門
書籍《子女成年後,關係不疏遠:如何參與二十、三十、四十歲孩子的人生》提供了對於家長如何應對成年子女挑戰的深刻見解,作者勞倫斯·史坦堡(Laurence Steinberg)結合了多年的心理學研究、實務經驗以及自身作為父母的體驗,為家長們提出了實用的建議。本書涵蓋的七大面向,從心理健康、教育、財務、戀愛與婚姻、就業狀況、居住安排到如何擔任祖父母等,全面地探討了家長如何應對成年子女在不同階段所面臨的挑戰。
子女成年後的挑戰
隨著孩子的成長,家長的角色也需要調整。當子女進入成年期,他們的想法、行為、甚至價值觀都可能與父母有所差異,這時父母如何應對這些變化便成為了新的挑戰。史坦堡強調,父母要尊重子女的自主權,與其試圖控制他們的生活,不如學會以支持者的角色陪伴他們成長。這是一種從「教導者」轉變為「協作者」的過程,這種調整對維持和諧的親子關係至關重要。
此外,成年子女有時會遇到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這可能源於生活壓力、社會期待或是職業上的迷茫。史坦堡指出,父母在這一階段的支持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支持。他建議父母學會聆聽,避免批評,並在需要時鼓勵子女尋求專業幫助,這樣能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
教育與就業問題
對於許多家庭來說,子女的教育和就業問題是成年後期的重要課題之一。史坦堡在書中指出,許多家長對於子女的學業和職業發展有著高度的關注,這種關注有時會轉變為壓力。尤其在現代社會,進修和職業選擇的路徑變得多樣化,不再侷限於傳統的大學教育。對於有些子女來說,技職教育、實習、甚至自我創業都是可能的選擇。父母需要開放心態,接受子女的選擇,並在適當的時候提供建議,而非強迫他們走固定的路線。
關於財務問題,史坦堡也提供了具體的建議。在提供經濟支持時,父母應該考慮到自己未來的財務狀況,同時保持透明的溝通,避免對子女的財務狀況過度干涉。史坦堡強調,經濟上的援助應該是一種短期的支持,而非讓子女形成依賴。通過這樣的方式,子女可以學會如何管理自己的財務,進而更好地獨立生活。
婚姻與戀愛關係的挑戰
在子女進入婚姻或建立戀愛關係後,父母如何應對這些新的家庭成員也是一個挑戰。書中提到,家長有時會對子女的戀愛對象或伴侶有不同的看法,甚至不滿。但史坦堡建議,父母應該尊重子女的選擇,即便自己對子女的伴侶有保留意見,也不應該強烈表達反對。保持良好的家庭關係需要家長在關鍵時刻學會保持冷靜,避免過多的干涉,這樣才能與子女及其伴侶建立健康的互動。
此外,當子女的感情出現問題時,父母也應該學會在合適的時機提供支持,但要避免過度介入。史坦堡指出,許多時候,子女在處理感情問題時更需要的是心理上的支持,而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案。父母應該以平和的態度對待這些困難,並尊重子女的決定。
居住安排與孫子女教育
當子女進入成年後,有些可能選擇與父母同住,這時家庭中的居住安排便成為了新的問題。史坦堡強調,無論子女是否選擇搬回家中,家長都應該設立明確的規則,讓雙方都能感到尊重和舒適。他建議父母應與子女共同制定居住的規範,避免因生活習慣的差異而產生摩擦。
在子女有了自己的家庭後,如何擔任祖父母的角色也成為了家長需要面對的問題。書中指出,祖父母應該給予子女在養育方面的支持,但同時要尊重子女作為父母的權利。過多的干預可能會引發親子之間的衝突,因此適度的支持和關懷是維持良好家庭關係的關鍵。
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史坦堡強調,無論是面對心理健康、教育、財務、戀愛還是家庭生活的挑戰,父母與成年子女的關係都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礎上。與成年子女相處時,父母需要學會調整自己的期待,接受孩子的獨立性,並通過開放的溝通來保持家庭和諧。
書中最後也提到了未來的展望,隨著子女進入四十歲甚至更長的年紀,父母的角色將繼續演變。這種演變不僅是對子女生活的關心,還是對自身生活的重新規劃。隨著年齡增長,父母需要更多地關注自己的健康和生活質量,從而與子女一起邁向更加成熟的家庭生活。
史坦堡的《子女成年後,關係不疏遠:如何參與二十、三十、四十歲孩子的人生》為家長提供了豐富的實用建議,幫助他們以更健康、更和諧的方式與成年子女相處。透過了解子女的心理需求、尊重他們的選擇,並學會在合適的時候提供支持,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將更加穩定和睦。本書不僅是面對成年子女的家長的寶貴指南,也是一部關於如何在子女成年後繼續成為他們的支持者的經典著作。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