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跳槽的魔王大人
作者:額賀澪
譯者:林農凱
出版社:北星
出版日期:2024/09/01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平裝版->傳送門
《跳槽的魔王大人》是一部關於職場現實的小說,書中的角色代表了許多在職場中感到迷失的成年人。這本小說以輕鬆幽默的筆觸,結合犀利的社會觀察,描述了當代人在職場中的困境以及追求自我實現的掙扎。讀完後,讓我深深感受到書中角色的痛苦與掙扎,也看到了對自我與職場的反思。
一、職場霸凌與迷失的千晴:未來的恐懼與希望的失落
小說的主角未谷千晴在畢業後進入了一家大型廣告代理公司,原本懷抱著理想,渴望在職場中一展長才。然而,現實卻讓她不堪重負。在這個以競爭為核心的職場環境中,千晴成為了霸凌的受害者,不到三年便黯然離職。這段經歷不僅摧毀了她對工作的熱情,也讓她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迷茫。
千晴的故事觸動了我,因為這種迷失感在現代職場中並不少見。當面臨挫折時,人們往往會懷疑自己的價值與能力,並開始質疑自己是否適合當初選擇的職業道路。千晴所面對的,不只是工作上的困境,更是自我認同的危機。她希望自己成為一個「正常的大人」,這種期望反映了許多在社會期待下掙扎的人們。
然而,什麼是「正常的大人」呢?在現代社會,這個問題變得愈加複雜。工作的穩定與成功似乎成為了衡量個人價值的標準,當我們無法達到這些標準時,便會感到焦慮與失落。千晴的故事提醒我,現實的職場並不總是公平的,並且每個人都有可能經歷失敗與挫折,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再具有價值。
二、來栖嵐的辛辣教導: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當千晴決定轉職時,她遇到了職業顧問來栖嵐。來栖嵐被稱為「跳槽的魔王大人」,他用犀利的語言直指每位求職者的核心問題,讓他們正視自己對工作的真實想法。來栖嵐的一句話深深打動了我:「改變你的工作,不要改變你自己」。這句話道出了許多職場中的人們所忽視的真相——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許多人在工作中迷失了自我,將職業成就與個人價值緊密相連,忽視了生活中其他更重要的部分,如家庭、友情、健康等。來栖嵐的教導讓千晴逐漸明白,轉職不僅僅是換一份工作,而是重新找到自己的生活重心與目標。
這讓我聯想到現代社會中的職場文化,尤其是「過勞死」這樣的極端現象。許多人在工作中拼命努力,將所有精力投入其中,卻忘了自己真正需要的是平衡。工作固然重要,但我們不應該讓它佔據整個生活。
三、面對轉職的焦慮:擁抱不確定性
在小說中,每個角色在轉職過程中都面臨著不同的焦慮與挑戰。有些人因為身邊的朋友或同事跳槽,自己也感到焦慮,彷彿不做出改變就會被時代淘汰。這種群體效應在職場中並不少見,尤其是在快速變遷的現代社會,人們常常因為恐懼落後而急於作出改變,卻忽視了自己的真實需求。
來栖嵐在面對這些焦慮的求職者時,總是以冷靜的態度提醒他們:轉職不是一場競賽,也不是為了追求外在的成功而進行的選擇,而是需要真正了解自己,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道路。這種觀點讓我反思,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因為外界的壓力而急於做出決定,卻忘記了最初的目標與初心。
四、自我期許與工作期待的調和
書中的另一個角色,一位三十歲的男性,因為對工作沒有期待而選擇離職。他對工作的倦怠讓我聯想到許多在職場中長期感到無力的人們。在某些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對工作已經失去了熱情,甚至開始懷疑當初的選擇是否正確。
然而,正如來栖嵐所說,對工作沒什麼期待是每個人的自由。這句話讓我明白,工作的價值並不在於我們是否一直對它充滿激情,而是在於我們是否能夠在工作中找到平衡,並接受自己在不同階段的需求與感受。有時候,我們不需要一直對工作保持高度的期待與投入,而是應該允許自己在適當的時候休息與調整。
五、職場中的選擇:適合自己比成功更重要
在小說的最後,千晴和其他角色們都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職業道路。雖然每個人的選擇都不同,但他們都學會了如何在工作與生活中找到平衡,並不再被外界的標準所束縛。來栖嵐的指導讓他們明白,適合自己的工作比追求外在的成功更加重要。
這讓我深刻體會到,每個人在職場中的選擇都應該是個人的,並且不應該受到社會或他人的影響。成功的定義不應該只局限於物質上的成就或職位的晉升,而應該是能夠在工作中感到滿足與快樂。
《跳槽的魔王大人》這本小說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求職的娛樂小說,它通過真實的職場故事,讓我們反思工作與生活的關係。透過千晴與來栖嵐的對話,我學到了如何面對職場中的困境,並找回對工作的熱情與信心。這本書提醒我們,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而非全部,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道路,比追求所謂的成功更為重要。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