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綠角的基金8堂課
作者:綠角
出版社:經濟日報
出版日期:2016/08/31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傳送門
平裝版->傳送門
在閱讀這篇文章後,我對於投資與風險管理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體會。作者指出,投資過程中,風險是我們必須面對的核心問題。文章提到,我們在進行資產配置時,應該以風險管理為首要考量,而不是僅僅追求高報酬。這提醒了我,投資不僅僅是為了賺取收益,更重要的是控制風險,讓資金能夠在長期投資中穩健成長。
首先,作者強調了避開非系統風險以及減少投入時間所帶來的心理壓力。這是一個非常實用的建議,因為我們在投資時常常會面對不確定的市場變動和各種風險。如果無法有效分散風險或是心理上無法承受資金的波動,投資者可能會因為短期虧損而做出錯誤的決策。透過選擇低成本、涵蓋廣泛市場的投資產品,我們可以有效分散風險,避免集中投資在單一市場或資產,這樣的投資策略在長期內能夠帶來較穩定的成長。
接著,文章提出了關於資產配置的幾個重要問題,特別是「我該選擇什麼市場」這個問題。作者認為,不論選擇哪種市場或資產,風險始終是投資決策的核心。高風險資產如股票、加密貨幣、房地產等,雖然有較高的預期報酬,但也伴隨著更大的不確定性。因此,我們不應該將所有資金集中投資在某一個單一資產上,而是應該分散投資,以降低風險。例如,美股在過去三十年的表現非常亮眼,但在此之前,新興市場曾是投資者的熱門選擇。這提醒我們,市場的表現是無法預測的,選擇合適的市場和資產配置是非常重要的。
關於資產的配置比例,文章進一步探討了高風險與低風險資產之間的平衡。作者強調,資產配置的目的在於分散風險,因為無法預測哪一種資產或市場會有最好的表現。我們應該根據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將資產分配到不同的市場和資產中,以確保不會因某一市場或資產的表現不佳而造成重大的損失。全球分散投資是一個不錯的策略,市場上也有許多可以追蹤全球市值指數的投資產品,這些產品能夠提供較低的波動風險,並且在長期投資中提供穩定的風險溢酬。
針對本國市場(文章以台股為例)的配置比例,作者認為這與投資人的心理因素有關。我們往往會受到周圍人投資行為的影響,特別是當看到其他人投資本國股市時,自己也會感到需要增加在本國市場的配置比例。這是一種人性的反應,而並非出於理性的投資決策。這提醒了我們,在投資時要保持冷靜和理性,避免因為情緒或外界的影響而改變原本的投資策略。
在低風險資產的配置方面,作者建議將部分資產配置在現金或高評級的中短期債券中,以應對市場的波動風險。許多投資者在看到帳戶虧損超過30%時會感到非常不安,這時候若有部分資金配置在低風險資產上,便能有效減少損失。這樣的策略並不是在追求最高的收益,而是透過降低波動風險,來增加長期賺錢的機會。這讓我明白,投資的目標不僅僅是賺取更多的錢,更重要的是保護我們的資金免受大的損失。
除了資產配置,文章也強調了「再平衡」的重要性。隨著市場的變動,我們的資產配置比例可能會偏離原本的計畫,因此需要定期進行再平衡,將資產重新調整回原本的比例。這不僅可以幫助我們保持投資的穩定性,還有機會在市場資金輪動時捕捉到漲幅,或避開可能的回調。再平衡的目的是降低風險,避免投資過度集中在某一資產或市場上,這是每個投資者都應該養成的習慣。
文章後半部分提到短期與長期投資的不同策略。短期投資的重點在於保值,確保我們能夠達成近期的財務目標,這通常指的是5年內的投資計畫。而長期投資則更注重風險與機會成本的平衡,例如退休計畫或子女的教育基金,這些都是長期投資的重要例子。好的資產配置能夠讓我們在每年提領資金的同時,還能夠保持本金不被侵蝕,這對於確保未來生活的穩定性非常重要。
總結來說,投資其實就是一場人生旅程。透過投資,我們不僅能學會如何管理金錢,還能學會如何面對風險與不確定性。正如文章最後所說,投資最終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而不是讓自己被投資所束縛。我們應該學會在工作、投資和生活之間取得平衡,享受投資帶來的成果,這才是最智慧的理財方式。
閱讀完這篇文章後,我深深認同作者的觀點。投資不應該只是追求高收益,而是要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取得合理的市場報酬。透過分散投資、合理配置資產和定期再平衡,我們可以有效降低風險,並在長期內實現穩定的財務成長。而最終,我們所追求的不是錢,而是能夠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這正是我在這篇文章中所學到的最重要的一課。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