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台股ETF規模榜單出爐,哪檔最受散戶瘋搶?

一、前言:ETF成為台股投資顯學

近年來,提到投資台股,多數散戶第一個聯想到的已經不再是選股,而是 ETF(指數股票型基金)。原因很簡單:選股風險高,個股漲跌難以掌握,而ETF卻以「一籃子股票」分散風險,並且有多家投信公司將ETF設計得貼近台灣人投資習慣,無論是 高股息布局、定期配息需求、甚至AI科技趨勢,散戶都能找到適合的商品。

尤其是自從2020年後,ETF在台灣金融市場中爆炸性成長,不僅交易量頻創新高,就連「ETF定期定額」都被銀行、券商大力推廣。到了2025年,ETF的規模已衝上歷史高峰,許多標的甚至規模突破千億,成為台灣股市資金的新寵兒。

那麼問題來了:2025年的台股ETF規模榜單出爐後,哪一檔才是散戶最愛、最瘋搶的標的?



二、ETF規模究竟代表什麼?

在揭曉榜單之前,我們需要先理解「ETF規模」這個指標。ETF規模,指的是整體基金的資產淨值(AUM, Assets Under Management)。規模越大,代表有越多資金投入。

對投資人來說,ETF規模具有三種意義:

  • 市場人氣指標:規模大,往往表示投資人信任程度高,也代表該ETF流動性佳。
  • 操作成本考量:基金規模大,通常意味著投信能以更有效率的方式運作,基金的追蹤誤差通常較小。
  • 避險與流動性:規模大的ETF買賣價差(Bid-Ask Spread)比較小,散戶進出相對公平,不易因價格落差而虧損。

但也需要注意,規模大不等於投資報酬率一定高。有些ETF因為主打「高股息」,在升息或景氣循環時規模會快速膨脹,但它的長期報酬率未必勝過大盤型ETF。因此,規模榜單主要反映的是「市場偏好」,而不是報酬率排行榜。

三、2025年台股ETF規模榜單(前十名解析)

截至2025年,台股ETF的規模競爭相當激烈。以下為整理概況(數字為概念性說明,非精確報表):

1.元大台灣50(0050)

  • 規模:約4,000億
  • 特點:追蹤台灣市值最大的50檔股票,被視為台股「大盤代表」。
  • 投資人族群:適合追求長期資產累積的投資人。

2.元大高股息(0056)

  • 規模:約3,200億
  • 特點:以高股息選股模型為主,每年調整成分股,吸引退休族、配息族瘋搶。
  • 投資人族群:喜歡配息、重視現金流的散戶。

3.富邦台50(006208)

  • 規模:約1,800億
  • 特點:同樣追蹤台灣50,但費用率稍微不同,與0050形成替代作用。

4.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

  • 規模:約2,200億
  • 特點:主打「永續+高股息」,上市後迅速累積人氣,成為0056的競爭對手。

5.中信關鍵半導體ETF(00891)

  • 規模:約1,600億
  • 特點:聚焦台灣半導體供應鏈,搭上AI、晶片題材而爆紅。

6.台新永續高息ETF(00900)

  • 規模:約1,200億
  • 特點:新秀高股息ETF,設計亮點在於「換股頻率高」,更貼近散戶配息需求。

7.復華台灣科技ETF(00929)

  • 規模:約1,100億
  • 特點:AI+科技產業龍頭布局,是年輕族群與存股族最推爆的科技ETF。

8.凱基優選高股息30(00915)

  • 規模:約980億
  • 特點:以「嚴選30檔高息股」為號召,投資人以存股策略為主。

9.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

  • 規模:約900億
  • 特點:選股邏輯結合大型權值股與財務健全標的,屬於防禦型大盤ETF。

10.兆豐永續高股息(00919)

  • 規模:約850億
  • 特點:針對ESG與高股息整合,受到年輕投資族群青睞。

總結:從榜單可以發現,「高股息ETF」霸榜超過半數,顯示台灣散戶仍以「股息收入」作為主要選擇。然而,大盤型ETF如0050、科技成長型ETF(半導體、AI)也位列前段,反映出2025年投資趨勢正呈現「息利並重」。

四、散戶最愛的ETF特徵

綜觀上述榜單,有幾個共通點:

  • 高股息至上:0056、00878、00900 之所以規模大,是因為散戶愛「領股息」,殖利率往往比定存、債券還有吸引力。
  • 低費用率:ETF費用率多在0.2%以下,相比主動基金動輒1%以上,散戶更願意長期扣款。
  • 主題明確:AI、半導體、科技題材的ETF,吸引中青世代。
  • 分散風險:許多人因為怕「踩雷持股」,所以寧願選擇一籃子ETF,降低風險。

五、散戶瘋搶ETF的原因

  • 定期定額低門檻:現在許多券商最低100元即可扣款,幾乎人人都能參與。
  • 殖利率吸引:高股息ETF的年化殖利率常落在6%~8%,對於想要對抗通膨的人來說相當有吸引力。
  • 追隨趨勢:台灣散戶喜歡「人多的地方去」,哪檔ETF規模大、上媒體,被瘋搶的機率就更高。
  • 財富安全感:拿到現金股息,不只是投資報酬,更是一種安心感。

六、規模大 ≠ 獲利佳的提醒

儘管散戶瘋搶高股息ETF,但專家一再提醒:

  • 高股息ETF可能選到「高配息、低成長」的公司,長期報酬不一定比大盤好。
  • 大盤型ETF(如0050)追蹤台灣指數,漲跌跟隨景氣;長期上漲趨勢比高股息更穩健。
  • 主題型ETF波動較大,追逐題材時要小心成為「接最後一棒」的投資人。

換句話說,規模榜單反映的是「人氣」,但投資仍需依照自己的目標(存退休金?領股息?短期波段?)來決定。

七、2025年ETF市場趨勢

  • AI+半導體主題持續火熱:AI應用落地,半導體依舊是台灣護國群山,相關ETF仍會成長。
  • 配息型ETF進化:除了季配息外,月配息ETF愈來愈普及,迎合散戶現金流需求。
  • 永續投資崛起:ESG、高永續分數企業受到年輕世代青睞。
  • 跨資產ETF:部分投信開始布局「股債平衡、甚至美元債券+台股」的組合型ETF,提供分散化選擇。

八、結論與投資建議

2025年的台股ETF規模榜單,依然展現出「高股息當道、大盤持穩、科技火熱」的格局。對散戶而言,高股息ETF提供了 現金流的安全感,科技ETF則給予 成長性的想像,而大盤ETF則是 長期投資標準配備。

建議投資人:

  • 組合布局:年輕人可6成投入大盤+科技主題,4成配置高股息;退休族則反過來,高股息為主,大盤或債券輔助。
  • 定期檢視:ETF再怎麼熱門,也要每年檢視規模、績效、成分股。
  • 避免盲目追風:規模再大,也不等於一定會飆漲,請回歸自身財務規劃。

總結一句:

2025年最受散戶瘋搶的ETF,仍然是「高股息+科技」兩大主軸。 投資市場的本質,就是在收益與風險之間求平衡,而ETF正好提供了台灣散戶最適合的投資工具。

留言

【重點推薦】人生大挑戰

當你對人生有過疑問、對命運感到困惑,或曾在夜深人靜時思考「我到底為什麼會出生?」——那你絕不能錯過這三本書。它們不只是解答人生疑問,更像是一把鑰匙,打開你從未想像過的真相之門。從靈魂的來源、死亡的意義,到神祕的宇宙與外星生命,每一頁都可能顛覆你以往的信念,帶來前所未有的震撼與啟發。點擊連結,親自驗證這場靈性與智慧的深度對話。

(文字)網站:https://toh.org.tw/

(說書)Youtube人間小路:https://www.youtube.com/@sober-minded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這種電風扇不能上飛機?90%的人都搞錯了!

【讀書心得】給我40歲的女兒:心理醫師媽媽走過中年之路的38個提醒

新手存股怎麼買比較好?ETF、台股、美股全面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