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手上的小電扇合法嗎?飛機行李規定一次看懂!
一、為什麼手持電風扇會引發航空管制?
表面上看,手持小風扇不過是個塑膠製的小家電,沒有刀片、不含液體,似乎沒什麼風險。但讓它成為「高關注」物品的主因在於——內建鋰電池。
大部分手持電風扇為了方便充電,都採用可重複使用的鋰離子電池或鋰聚合物電池,這類電池具有高能量密度,若在高溫、高壓環境下操作不當,有起火爆炸的風險。特別是在密閉的飛機機艙內,一旦電池發生熱失控(thermal runaway),後果將不堪設想。
航空公司對於「含鋰電池設備」都有明確的規範,並且根據電池容量(Wh)來決定能否攜帶、該托運還是手提。
二、電池類型與容量:影響能否登機的關鍵
🔋什麼是Wh?
Wh(瓦時)是衡量電池容量的單位,可由電壓(V)×容量(mAh)計算得出。例如:3.7V × 2000mAh = 7.4Wh。
🔧常見手持電風扇的規格
- 電池容量:1200mAh~4000mAh不等
- 電壓:大多為3.7V
- 所以Wh通常落在4.4Wh~14.8Wh之間
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與各國民航局的規範:
電池容量在「100Wh 以內」
- 攜帶方式:可隨身攜帶上飛機
- 航空公司核准:不需要
- 數量限制:依機票規定,通常不超過20個
- 備註:
- 常見的手持電風扇(1200mAh~4000mAh)幾乎都屬於這一類
- 計算公式:Wh = 電壓(V) × 容量(mAh) ÷ 1000(例如:3.7V × 2000mAh ÷ 1000 = 7.4Wh)
⚠️ 電池容量「100Wh~160Wh」之間
- 攜帶方式:仍可隨身攜帶
- 航空公司核准:需要事先同意
- 數量限制:最多攜帶2顆(需個別包裝)
- 備註:
- 通常為高容量行動電源或大型攝影設備,極少見於手持風扇
- 若風扇規格特大或為長時間強風型,需特別留意是否超標
❌ 電池容量「超過160Wh」
- 攜帶方式:禁止攜帶(不論是手提還是托運)
- 航空公司核准:不適用,完全禁運
- 備註:
- 屬於高風險危險品
- 這類電池多見於電動車、專業設備,不會出現在日常小家電中
三、航空公司與各國機場的實際規範
雖然國際規範大致一致,但實際上各航空公司或機場對小電器的處理方式會略有不同,以下為幾家航空公司/地區規範彙整:
✈️ 中華航空(China Airlines)
- 手持風扇若含鋰電池,可隨身攜帶
- 禁止托運(避免行李艙高溫引發電池危險)
- 建議電池需可拆卸,或有明確標示規格
✈️ 長榮航空(EVA Air)
- 手持電器如風扇、行動電源皆需隨身攜帶
- 不可開機使用於起飛與降落階段
- 若為非原廠改裝電池(如自行換電池),則可能被要求丟棄
✈️ 日本航空(JAL)
- 規定明確:鋰電池100Wh以下設備可手提
- 若內建電池無法拆除,須確保風扇在飛行期間關機
✈️ 美國TSA(運輸安全管理局)
- 不禁止手持風扇進入安檢,但若電池膨脹或未標示,可能被沒收
- 建議將鋰電池設備放於可取出的隨身袋中,以便額外檢查
四、常見過關糾紛與案例分享
📍案例一:行李被打開,小風扇遭沒收
有乘客分享,從台北飛往大阪,在過X光時因行李內有「無標示電池規格」的風扇而遭攔下。安檢人員表示無法確認其安全性,無法攜帶,只能當場丟棄。
📍案例二:大風量風扇被判「過高電池容量」
一款號稱10小時連續送風的USB充電手持風扇,被發現電池容量高達6000mAh(22.2Wh),雖然未超過100Wh,但因外殼未註明電池規格且不可拆卸,最終被拒絕登機。
📍案例三:托運時爆炸險情
國際新聞曾報導,中國某航班行李艙中有乘客托運的手持電風扇起火,起因是電池短路,導致航班延遲,乘客遭處分。
五、正確攜帶方式與檢查重點
✅ 攜帶前請檢查:
- 確認是否內建鋰電池(有USB孔或LED顯示幾乎都是)
- 查看電池容量(產品外殼或說明書需寫明)
- 電池可否拆卸(可拆式較安全)
- 有無變形、鼓脹或異味(有問題的電池絕對不能帶)
🧳 打包建議:
- 請將手持電風扇放入隨身行李,勿托運
- 若電池可拆,建議將電池與主體分開包裝
- 將風扇保持關機狀態,按鍵最好使用膠帶固定避免誤觸
- 若飛行過程中須使用,請注意起飛與降落需關閉
六、結語:小風扇搭機無障礙,關鍵在於「規格清楚、隨身帶」
小電扇帶上飛機不是問題,重點在於:
- 內建鋰電池是否安全、合法規範內
- 是否有明確規格標示
- 攜帶方式符合航空公司與安檢規則
炎夏旅程中,有個清涼小風扇確實非常加分,但若因為不了解規定被當場沒收或延誤行程,實在不值得。請大家務必在出國前先檢查手上的小風扇,確認電池規格與外觀狀況,並統一手提而非托運,就能安全又順利地享受清涼旅途。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