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孤隱的王者
作者:姚惠珍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5/02/06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平裝版->傳送門
《孤隱的王者》是一本深具歷史厚度與人文關懷的權威傳記作品,聚焦於台塑集團關鍵人物王永在的非凡人生。本書不僅還原了這位在企業幕後默默耕耘的推手的真實面貌,也細膩描繪了一段關於兄弟情深、時代演進與台灣企業精神的感人故事。透過翔實的資料、豐富的訪談內容與作者深刻的觀察力,讀者得以全面認識這位被譽為「無聲王者」的企業巨人。
王永在,長期被外界視為「經營之神」王永慶的弟弟,實際上卻是台塑集團能夠穩健發展、長盛不衰的重要推手。他不僅在企業內部扮演穩定中樞的角色,更以卓越的判斷力與堅定的執行力,影響著整個集團的決策與方向。書中作者姚惠珍,作為一位長期專責台塑新聞報導的資深記者,透過對數十位企業員工、家族成員與友人的深度訪談,拼湊出一幅極具真實感與情感溫度的企業家肖像。
書中開篇以一句震撼人心的話語作為引子:「六輕是我這隻青瞑牛蓋的。」這不僅是王永在對自己付出的驕傲宣言,也道出他對六輕工程投注巨大心力的真相。當時他已年逾七旬,卻仍堅持每兩週親自南下,清晨參與工程會議,四年來主持超過兩百場討論會,最終完成影響台灣石化產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這份鍥而不捨的精神與強烈的責任感,展現了他不事張揚卻深具實力的領導風範。
尤其讓我動容的是他對家庭與企業的奉獻精神。書中提及,他的長子曾動情地說:「他是全世界最好的弟弟。」這句話不僅彰顯家人間的深厚感情,也反映出王永在在兄長背後默默支撐的偉大。他在慈善事業方面與王永慶幾乎各半出資,卻從不張揚,不爭名分。他總是選擇低調行事,將個人榮耀讓給他人,這樣無私與謙遜的品格在現代社會中極為稀少且珍貴。
值得一提的是,自1999年起,實際主導台塑集團決策的已非王永慶,而是王永在。這個轉折性的事實,對於多數讀者而言或許頗具衝擊性,也顛覆了過去對台塑集團經營架構的認知。王永在始終不爭功、不搶名,以兄弟情誼為重,願意成就他人、守住集團整體利益。他的格局與胸襟,體現了一種超越個人利益的宏觀思維。
書末更深刻刻畫了他一生不為掌聲所動、不為名利所驅的心境。他選擇將聚光燈留給兄長與兒子,自己則默默承擔責任、穩固根基。他的堅韌與無怨無悔,是支撐台塑王國日益壯大的無形力量。他不是在鎂光燈下耀眼閃耀的英雄,而是那位在黑夜中點燈的守夜人。
推薦序中提到的一段歷史尤其令人動容:當台灣面臨國際孤立、諸多資本家選擇撤資之際,王氏兄弟選擇堅守本土,甚至逆勢加碼投資。他們所考量的並非自身財產的安危,而是整體社會與國家未來的榮枯。他們曾說:「即使台灣被收復,工廠被國有化,對我們來說雖然是損失,但對台灣來說,工廠還在,這就是我們的貢獻。」這份深沉的使命感與格局令人由衷敬佩。
作者姚惠珍以十年時間投入研究與採訪,透過層層剖析、細節還原,成功重現了一位企業家過去始終未曾被全面理解的一面。她沒有一味歌頌,而是以平實的筆調與翔實的資料,讓王永在的生命價值與人格魅力得以真實呈現。閱讀本書的過程,讓我不僅是在認識一位卓越的企業領袖,更是在感受一種源自內在信念與價值的厚實精神。
王永在的生命旅程,也讓我開始思索:真正的成功是否必然需要外在肯定?真正的領導是否一定要高調出頭?在當今這個鼓吹曝光與聲量的時代,低調往往被誤認為無能,沉默甚至會與懦弱劃上等號。然而,《孤隱的王者》告訴我們另一種可能性:堅持原則、誠信待人、不為浮名所動,才是構築長久信任與真正成功的基石。
這本書同時也改變了我對企業家精神的看法。企業責任不應僅止於財務績效的回饋,更應涵蓋價值觀的落實與社會責任的實踐。王永在秉持公益、推動教育、堅持節儉自律,這些看似樸實的信念,實則才是企業文化最堅實的根基。他不以奢華鋪張為榮,不炫耀財富地位,而是以實際行動塑造了企業的核心價值,這樣的領導風範,在管理學中堪稱典範。
《孤隱的王者》不僅是一本企業家傳記,更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對於成就與價值的認知與追求。在書中,我讀到了「忠誠」的可貴、「無私」的力量、「堅毅」的精神,這些正是當代社會與未來世代最需學習與珍惜的資產。
閱讀《孤隱的王者》對我而言是一場心靈的洗禮,也是一場價值的反思。我深信,真正的偉大從不喧囂,而是在沉靜中綻放光芒,在時間中留下難以磨滅的足跡。而王永在,正是那位不言而教、以身作則的靜默領袖。他的故事,將長存我心。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