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坐看雲起
作者:周凌楓, 王向華
出版社:華藝數位
出版日期:2017/01/01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平裝版->傳送門
《坐看雲起》這部作品,不僅僅是企業家傳記的記錄,更像是一部橫跨數十載、融合個人奮鬥與社會演進的香港歷史記事。書中透過主角謝瑞麟波瀾壯闊的一生,從個體角度切入,映照整個二十世紀下半葉香港的社會變遷、時代轉折以及人文風貌。作者採用細膩寫實的筆觸,將歷史與人性的交織娓娓道來,使本書不僅是傳記,更是一則時代的寓言。
謝瑞麟身為戰後香港的子民,他的成長歷程緊緊扣連著這座城市的脈動與轉型。從日本投降後百廢待興的階段,到冷戰的國際格局對本地經濟與民心的影響;從六七暴動引發的社會動盪,到八九民運所掀起的政治與價值反思,再到九七回歸前夕的惶恐與期盼,書中每一章節皆緊扣這些重大歷史節點,透過謝瑞麟的經歷,讓讀者感受到歷史不再抽象,而是與人息息相關。
這本書的敘述手法可說兼具學術嚴謹與文學表現。作者以小說化的描寫方式,賦予角色鮮明的性格與情感,讓讀者如臨其境地走進當年香港的街巷與工場。無論是金工匠人的錘打聲、工廠中穿梭的工人群像,還是年輕學徒面對現實與夢想交錯的內心掙扎,都在字裡行間栩栩如生地躍然紙上,讓人不禁沉浸其中。
書中以二十個章節完整鋪陳謝瑞麟從一介平凡少年到金飾王國創辦者的歷程,每章節皆有其獨特主題與象徵意義。例如,在〈短暫童年〉與〈打金學徒〉中,描寫他如何在家境清寒中早早踏入社會,從金工學徒做起,學習技術與磨練意志;而〈開設工場〉與〈默默耕耘〉則呈現他如何憑藉堅持與遠見,逐步建立屬於自己的品牌與生產體系。在〈成家立業〉中,更融合了家庭、人際與事業間的抉擇與平衡,讓人思考成功背後的種種取捨與付出。
書中也不忘揭示社會底層民眾的生活樣貌,例如在〈紗廠苦役〉章節中,描述工人長時間勞動卻得不到相應報酬的現實,也展現出一個年輕人如何在艱困環境中懷抱夢想、奮發向前。這些描寫不但增加了書籍的厚度與人性關懷,也使讀者對那個時代的香港有更真實的認識。
而當香港經濟逐步騰飛,謝瑞麟也緊跟時代脈動,從本地市場跨足國際。在〈涉足出口〉與〈環球冒險〉中,展現他如何在全球經濟格局下找尋機會,不斷嘗試與突破,進一步將品牌推向世界。這些內容讓人看見香港企業家精神的寫照──敢於挑戰、靈活應變、不怕失敗。
政治與經濟的交錯也是本書探討的重點之一。在〈赤色浪潮〉與〈神州開荒〉兩章中,書中描繪了中國改革開放初期,香港商人如何進軍內地,並面對政策不穩定、市場混亂與文化差異等挑戰。謝瑞麟的選擇與佈局,反映出一種超越商業利益的戰略思維,也讓人看到中港關係發展背後的人為推手與複雜情勢。
然而,隨著事業如日中天,人生卻未必一路順遂。書末幾章,如〈飛龍在天〉與〈亢龍有悔〉,探討了事業巔峰之後所伴隨的風險與代價,包括家族矛盾、事業管理問題、信任的破裂等,這些真實寫照提醒我們,成功固然可貴,但如何保持初心、平衡個人與事業,是更艱難的課題。最終章〈坐看雲起〉,以沉穩內省的語調,回望過去風雨,既有驕傲,也有遺憾;既有豐收,也有失落,讓整本書在高潮之後回歸靜謐,引人深思。
本書另一亮點是作者融合了社會學與人類學觀點,在描寫個人命運的同時,亦分析香港社會的演變機制。無論是殖民政策如何影響民間生計、人口結構如何導致階級矛盾,或是本地文化如何與西方價值融合,書中皆有深入討論。這些觀點賦予本書厚實的知識基礎與學術深度,使之成為不僅僅可讀,更可研究與引用的參考文本。
《坐看雲起》不僅是一部企業家的奮鬥史,更是一部香港戰後至回歸歷程的縮影,一次對社會變遷的回望與詮釋,也是一種對歷史責任的呼喚與承擔。書中主角的一生既反映了個人命運的高低起伏,也揭示了一個城市如何在風起雲湧中鍛造自我。它是一面鏡子,也是一道橋樑,讓我們重新認識香港,也重新理解人類在歷史洪流中所扮演的角色。
讀完此書,我不僅對謝瑞麟這位傳奇人物有更深刻的理解,也對香港這座城市的歷史命運有了嶄新的體悟。這不僅是一本值得推薦給歷史愛好者的書,更適合所有對人生、奮鬥、時代有興趣的人深讀細品。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