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的管理聖經

作者:黃德海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15/02/01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傳送門

平裝版->傳送門





王永慶,一位從販米起家的草根企業家,創立了橫跨石化、醫療、電子等產業的龐大集團。他不僅改變了台灣產業的樣貌,更以其獨特的經營與管理哲學,成為後人景仰的典範。透過黃德海教授的深入研究與描寫,《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的管理聖經》彷彿為我們揭開了這位傳奇人物的經營智慧全貌,書中條理分明地呈現了王永慶在企業治理、制度改革、成本控制、人事管理、數位轉型與文化建設等層面的精粹。本心得將嘗試從幾個重要面向探討我從這本書中所獲得的深刻啟發與反思。

一、企業制度設計與關係治理的哲學

本書開篇即點出一個具有東方文化色彩的概念──「關係企業治理」。作者以家族兄弟關係作為比喻,強調在企業內部必須理清責任、權限與利益的對應關係。這不僅強化了組織的制度性,也讓管理機制更貼近人性與文化的脈絡。王永慶主張從核心圈層級出發,逐步建立層層負責的治理結構,並強化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讓專業經理人制度得以落實。此點給我的啟發是:成功的管理並非單靠制度推動,而是來自制度與文化的融合、以及人際關係與權責利分配的平衡。當企業能夠清楚定義各層級的角色與責任,並創造互信與協作的氛圍,才能在變化快速的環境中穩健發展。

二、創造市場與管理制度化的能力

「企業創造市場」是書中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概念。透過新東公司的改革實例,王永慶不只是滿足市場需求,而是領先市場、主動開發需求。他安排台塑供應原料,鼓勵中小企業投入塑膠加工業,一夜之間,整個產業鍊成型,形成上下游垂直整合的生態系統。在這背後,他也同步推動管理的制度化,如全面管理、作業流程系統化與標準化,進而提高整體營運效率與產品品質。這讓我認識到,真正優秀的企業家不只是運營者,更是市場與管理模式的創造者。企業不應只是被動應對市場,而是要積極塑造市場規則,主導產業方向,並透過制度支撐創新與成長。

三、持續改革與制度創新的魄力

書中記錄了台塑長達十年的管理變革過程。從總管理處的成立與改組、功能性委員會的設立、幕僚體系的變革,到職位分類制度的再造,這些改革無一不是從根本動搖傳統管理架構,進而重塑企業文化。王永慶不僅注重制度設計,更強調制度的貫徹與實踐,這一點在「制度的執行比制訂更重要」的章節中尤為明顯。他清楚知道,只有落實到每一個細節,制度才不會變成紙上談兵。此外,他還以作業整理法、標準成本制度、目標管理制度等工具,讓制度與績效緊密結合。這讓我深刻體會到,改革的核心在於執行,唯有制度落地,才能真正改變企業體質,並形成可持續的內部驅動力。

四、低成本經營與成本控制的極致

王永慶被譽為「成本管理大師」,書中詳細說明他如何透過單元成本分析、標準成本制、成本性態分析等方法,不斷優化企業的成本結構。他將成本意識根植於每一位員工心中,從細節中尋找改善空間。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不以削減成本為目標,而是以「合理成本」為標竿。他認為,每一項成本都應該有其存在的正當性與必要性,而不是一味壓縮。這種觀念提醒我,成本控制並非壓縮資源使用,而是在保證品質與效率的前提下,達到最佳投入產出比。此外,他推動成立專案改善小組,從基層員工發起改革建議,讓成本控制變成全員參與、持續優化的文化,這是非常值得現代企業學習的地方。

五、企業數位化的前瞻眼光與實踐

早在資訊尚不普及的年代,王永慶便看出電腦化的重要性,率先導入ERP系統,使台塑能做到「每月一日結算」,這在當時無疑是管理效率的突破。他不僅將資訊系統導入企業,更將其與管理制度緊密結合,建構出一套數據驅動、即時反應的營運體系。透過表單制度化、管理電腦化、績效數據化,台塑建立了從上到下高透明、高效率的作業流程。這使我意識到,數位工具的應用若能與管理理念整合,便能真正成為推動組織進步的核心動力。資訊科技不應只是輔助工具,而應是驅動營運模式與管理邏輯升級的關鍵力量。

六、人事制度與激勵機制的智慧

王永慶重視人才配置與激勵制度的設計,從職位分類、薪酬制度到績效評核,都建立在公平、透明的原則上。他透過職等制將能力、報酬與責任對應起來,建立起一種「適才適所」的人事管理模式。此外,他更強調「效益分享」,讓員工參與成果分配,進一步提高組織的向心力與執行力。他相信,唯有讓員工感受到與企業命運共同體的關係,才能激發其工作熱情與創造力。書中亦提及自我評量機制,讓員工主動思考自身貢獻與目標對齊情況,形成由下而上的激勵動力系統。這點深深啟發我,人才是企業最關鍵的資產,而制度性的激勵設計,才是長久驅動力的關鍵所在。

七、管理即激勵的終極命題

王永慶認為管理的終極目標是激勵人心。他設計的效率獎金、定期評核制度,不僅提升了績效,也讓員工感受到成就與公平。更值得一提的是,他讓員工參與自我評量,使個人與企業目標對齊,達成雙贏的局面。這讓我重新思考「管理」的本質:管理不只是指揮與控制,更是激發潛能與引導成長的藝術。透過設計合理的制度與流程,企業能夠建構一個讓員工自動自發、主動貢獻的環境。這樣的企業文化,是比制度更為深遠的管理資產,也是王永慶最值得我們後人學習與效法的地方。

結語:從制度到文化,從人性到數據

閱讀《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的管理聖經》,我感受到這不僅是一本企業管理的教科書,更是一部融合東西方管理思想的智慧結晶。書中所呈現的不只是制度與技術,更是一套深植人性與文化的經營哲學。王永慶的管理理念不是僵化的SOP,而是以人為本、靈活調整、追求卓越的系統性思考。他透過數據驅動制度,透過文化支撐執行,使企業能夠在穩定中創新,在成長中控制風險。作為一位學習管理的人,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經營之道,不僅是外在的制度,更是內在的理念與價值的實踐。

王永慶的一生是制度創新的實踐者,也是企業文化的耕耘者。他讓我相信,只要堅持原則、勇於改革、重視人才,就有可能從販米小販走向世界級企業的高峰。他的故事與理念,是每一位渴望成為優秀管理者的我們,應該細細品味、深入反思並融會貫通的重要典範。

留言

【重點推薦】人生大挑戰

當你對人生有過疑問、對命運感到困惑,或曾在夜深人靜時思考「我到底為什麼會出生?」——那你絕不能錯過這三本書。它們不只是解答人生疑問,更像是一把鑰匙,打開你從未想像過的真相之門。從靈魂的來源、死亡的意義,到神祕的宇宙與外星生命,每一頁都可能顛覆你以往的信念,帶來前所未有的震撼與啟發。點擊連結,親自驗證這場靈性與智慧的深度對話。

(文字)網站:https://toh.org.tw/

(說書)Youtube人間小路:https://www.youtube.com/@sober-minded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Word稿紙設定可以像是作文本,有格子的樣子

Word儲存格大小要怎麼調整

Word頁面設置常用的紙張大小、方向、邊距、頁首頁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