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點火
作者:張桓溢
出版社:九歌
出版日期:2023/05/30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傳送門
平裝版->傳送門
《點火》這本書是一部扣人心弦的短篇小說合集,透過一場大火事件為起點,帶領讀者進入多個故事世界。書中的每一篇小說,都巧妙地將傳統技藝與現代生活結合,並以臺中金沙大樓為主要線索,串聯起不同角色的生命故事。小說以生動細膩的筆觸,描繪各種逐漸消失的技藝,並探討這些技藝在現代社會中的定位與意義。
首先,書中的首篇〈起點〉透過大火事件,將不同人物的命運交織在一起。這場火災無論是對路過者、親身經歷者,還是圍觀者來說,都在他們的生命中留下了不可抹滅的印記。這不僅僅是一場火災的描寫,更是一個轉折點,將人們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連結在一起。這種巧妙的連結,讓讀者感受到事件背後的張力,也引發了主角創作的靈感。這種創作的火花,從小說的第一頁燃燒起來,一直延續到最後一篇,形成一個完整而富有意義的敘事結構。
在書中的〈燃燒的父〉一篇,張桓溢深入刻畫了鉛字印刷師傅的生活與內心掙扎。這位師傅是這個古老技藝的最後傳承者之一,隨著時代的變遷,鉛字印刷已經漸漸被數位技術取代。但在故事中,這位師傅為了一位女詩人的詩集,決定重拾刻字的技藝,這種決定不僅是對他過去職業生涯的致敬,更是一種對工匠精神的頑強堅持。讀者透過這篇小說,能夠感受到師傅內心的複雜情感——對時代變遷的無奈,對傳統技藝的熱愛,以及對生命價值的反思。
另一篇引人注目的是〈末代紳士〉,它展現了科技與傳統之間的碰撞。故事中的西裝裁縫師擁有精湛的技術,但他最終卻為機器人製作西裝,這種情節安排充滿了戲劇性的矛盾。裁縫師的存在象徵著一種古老而優雅的手工藝,而機器人則代表著未來科技的無情崛起。這兩者的對比,使讀者不禁思索,在高度自動化的未來,手工藝是否仍有其存在的價值?裁縫師的掙扎,不僅是個人的命運,也是人類在面對技術革新時所共同面臨的挑戰。
〈俊鳥人〉則以一個熱愛賽鴿的友人的離世為開端,主角繼承了他所留下的賽鴿77號,並藉此回憶起兩人過去的共同經歷。賽鴿在故事中成為了記憶與情感的載體,象徵著逝去的友誼以及那些曾經美好的日子。這篇小說讓人感受到時間的流逝與生命的無常,透過對賽鴿的照顧,主角在回憶與現實之間穿梭,逐漸理解了生命的真正意義。這種對過往的追憶,與小說中的其他篇章共同構成了一幅關於記憶與時間的豐富圖景。
除此之外,書中還有一些關於現代技藝的描寫,如〈少年阿仁師〉中的拳術,這是一種已經被大多數人遺忘的傳統技藝。然而,作者巧妙地將這些傳統技藝與現代社會的衝突結合,展現了技藝在現代生活中的特殊意義。無論是拳術、鉛字印刷,還是賽鴿,這些技藝都成為了故事中的核心元素,象徵著那些隨著時間流逝而逐漸消失的文化遺產。張桓溢透過這些故事,表達了對這些技藝的深深敬意,並試圖在小說中為它們留下永恆的印記。
《點火》的最後一篇〈致親愛的讀者〉,看似是一封簡單的讀者信,實際上卻巧妙地模糊了現實與虛構的界限。這篇小說不僅回應了讀者對整本書的疑問,還讓讀者思索,小說本身是否也是一種技藝?作者是否在透過小說創作,表達自己對現實世界的反思?這種虛實交錯的敘事手法,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到了一種獨特的張力與魅力。張桓溢透過小說中的角色,探討了寫作的本質以及作家在創作過程中的自我反思。
《點火》這本書是一部充滿深度與情感的作品。張桓溢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多種不同的技藝,並將這些技藝與現代生活緊密結合,展現了技藝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性。無論是對鉛字印刷師傅的細膩描寫,還是對西裝裁縫師的矛盾處境,這些故事都讓讀者深刻感受到技藝背後所蘊含的情感與故事。張桓溢透過這些短篇小說,不僅讓讀者重新認識這些逐漸消失的技藝,也讓我們反思,在這個充滿變遷的時代中,什麼才是真正值得珍惜與傳承的。這本小說集的成功之處,正是它能夠在虛構與現實之間遊走,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思索技藝、記憶與生命的交織與意義。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