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
作者:杉井光
譯者:簡捷
繪者:fusui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25/04/14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平裝版->傳送門
一本書,可以透明到什麼程度?透明到看不見?還是透明到穿透靈魂?這本來自文字魔術師之手的小說,不只是一場閱讀,更是一場存在於書頁間、只能被眼睛「看到」卻難以言喻的幻術。這不是我第一次讀推理小說,卻是我第一次,在翻完最後一頁後,把書重新合上、靜靜望著封面,久久無法言語。
故事從一位傳奇小說家的過世揭開序幕。他是文壇的巨人,也是家庭關係與情感糾葛的漩渦中心。明面上的家庭外,他私底下還留下了另一條支線——一位與他血緣相連、卻不在正史裡的年輕人。這位旁支的敘述者,原本只是個書店員,卻被一場看似單純的遺作尋找任務捲入了更深層的迷宮。
那本傳說中的未完成作品,被稱為《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它既是書名,也是謎底。小說裡,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利益與立場,從作家的原配、戀人、出版人,到同父異母的家人,每一位人物都像是藏著不同光線的玻璃,交錯折射出一個模糊卻又真實的影像。而我們讀者,就像是站在這些玻璃前面的人,試圖看穿、看清,甚至看見那些被刻意遮掩的細節。
書中那位神秘的編輯──我稱她為「解碼者」──與敘述者搭檔展開這場尋稿之旅。他們不是在尋找一份手稿,更像是要從一堆遺留下來的碎片、信件、對話與空白之間,拼湊出一個從未存在卻又無比真實的創作。這段尋找之旅,像是一場反向的推理:不是從線索找兇手,而是從空白裡尋找痕跡;不是為了解開謎團,而是為了看清那個已然逝去的靈魂──一位無法被簡單定義的創作者。
這本書最讓我震撼的,是它對「書」這個載體本身的挑戰與顛覆。在電子閱讀已成主流的今日,它竟然提出一個前所未有的命題:有些故事,只能在紙本中成立。這聽來或許是復古的堅持,但當你真正翻閱它、進入那個只能被「翻頁」而不是「滑動」的世界時,你會理解,那份堅持不是對抗科技的抵抗,而是一種對形式的運用極限的探索。
就像是一個只在實體舞台上才能成立的魔術,一旦轉移到螢幕上,便失去了立體與現場感,這本小說也只有在你手握紙本、親自翻頁、順著每一段文字的指引時,才會真正發生。
這本小說是一場「合作性的陷阱」:作者、譯者與編輯共同設下陷阱,邀請讀者自願踏入。當你讀到最後,才赫然發現,自己從一開始就是這場局的一部分。這樣的設計,不只是一場文字遊戲,更是一場對「閱讀」本身的反思:我們為什麼讀書?我們是單純地接收,還是其實也在參與、甚至改變故事的樣貌?
小說裡有一句我印象極深的話:「透明,是最強的偽裝。」它讓我重新思考了什麼是「清晰」。有時候,看起來一目了然的事物,其實反而最難解釋;而真正的意圖,總是藏在無聲的部分。作者用了「透明」這個字眼,巧妙地操控了讀者的預期,讓人誤以為自己洞察了一切,卻在最後一刻發現自己不過是照著劇本走的角色。
這樣的小說,其實不只是推理,而更像是一場對敘事結構的挑戰。它打破了「讀者是旁觀者」的假設,讓我們變成了參與者。當你讀到某個關鍵頁面時,你會發現,這不只是小說角色在進行推理,而是你自己也在參與拼圖。每翻一頁,你都在做選擇,都在靠近那個作者早已設計好的終點。
這種閱讀體驗,是獨一無二的。它不只是情節的精彩,而是形式與內容之間前所未見的完美結合。你不能說它只是一部推理小說,因為它對紙本書的熱愛與探索,已經讓它超越了類型的界線。它像是一封寫給書本的情書,也是寫給讀者的情書──一封藏著詭計、又深藏情感的文字密碼。
讀完這本小說,我最大的感受是「被讀了」。不是我讀了這本書,而是這本書讀了我。它預測了我會怎麼想、怎麼猜、怎麼推理,甚至在我以為自己掌握了真相時,早就準備好了下一層驚喜。這是一種讓人謙卑的閱讀體驗:你會在最後發現,你從來不是掌控局勢的人,而是被溫柔、卻堅定地牽著走的那一位。
這本小說也讓我重新思考了「紙」的價值。它不再只是載體,而是構成謎團的一部分,是不可或缺的演出舞台。這種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結合,是任何數位載體都無法複製的。電子書可以複製內容,但複製不了「體驗」;螢幕可以傳遞資訊,但傳遞不了「詭計」。
我想,這本小說之所以能成為話題,不只是因為它的故事好看,而是因為它創造了一種從未有過的閱讀經驗。它讓我們這些讀者,在資訊爆炸與速食閱讀的時代,重新找回了那種「沉浸」的感覺。那種一頁頁翻下去,腦中逐漸點亮線索、心跳逐漸加速,直到最後震撼收尾的體驗,是任何短影音與片段閱讀都給不了的。
《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其實是最看不透的故事。但它又真實得讓人無法否認。它不是一本你讀過就會忘記的書,而是會在你心中留下一個空間,讓你偶爾回想起來,還會忍不住回頭翻閱的那種存在。這不是一本書,它是一場體驗,一場紙頁間的奇蹟,一場只有你親自參與、親手翻頁,才能看懂的「透明」。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