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熱帶夜
作者:趙禮恩
譯者:陳品芳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24/05/06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傳送門
平裝版->傳送門
平裝限量親簽版->傳送門
《熱帶夜》是一本讓讀者在驚悚與溫暖之間來回穿梭的短篇小說集。由趙禮恩撰寫,陳品芳翻譯,皇冠文化出版,書中的故事展現了極大的情感張力與心理深度。儘管讀者可能會先被其驚悚的外表吸引,但實際閱讀後,會發現這些故事背後蘊含的情感力量與人性探討。試讀的三篇故事,包括《與惡夢同行》、《肉與石榴》以及《莉莉的手》,無不呈現出人類在面對恐懼、孤獨與愛情時的複雜情緒。
首先,小說中的《與惡夢同行》以一個奇異的角度來探討夢境與恐懼的交互作用。故事中的夢魔靠著吸取人類在夢中的恐懼為生。這個設定本身已經充滿了神秘感,而當夢魔遇上主人公恩成時,事情開始變得更複雜。夢魔原本期待能像以往一樣,透過恩成的恐懼獲得養分,但令夢魔意外的是,恩成的夢境並沒有如預期般充滿驚恐,而是出現了一個他兒時最愛的熊玩偶形象。這樣的轉折不僅挑戰了夢魔的存在目的,也讓故事增添了一種意外的溫情。在此,趙禮恩巧妙地融合了恐怖與溫暖,使讀者不禁思考,恐懼和愛是否真的有著如此明確的界限?
《肉與石榴》這篇故事則透過一個孤獨的老婦人玉珠的經歷,展現了恐懼與同情之間的模糊界限。玉珠喪夫、失去兒子的消息後,她的生活變得孤單無依。某天,她在垃圾堆旁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生物,那個生物外貌詭異,雙眼像石榴籽般鮮紅,並且以腐肉為食。玉珠起初對這個怪物感到恐懼,然而,當她看見它脆弱的一面後,內心的恐懼逐漸被同情取代。她決定將這個怪物帶回家,甚至開始與它建立起某種奇異的連結。這個故事揭示了人類面對未知事物時的複雜情感,並探討了孤獨與愛的真實性。
最後的故事《莉莉的手》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充滿科幻元素的世界。主角延周在一場嚴重車禍後失去了記憶,生活陷入困境。某天,她在車禍現場發現了一隻機械手,這隻手仿佛擁有自己的意識,甚至能回應她的觸碰。這個神秘的發現讓延周感到一絲慰藉,因為在她失去一切後,這隻手似乎成了她唯一的依靠。故事中,手的象徵意義不僅限於物理上的存在,它更代表了一種情感上的聯繫,甚至暗示了延周內心深處對於陪伴與愛的渴望。
這三篇故事雖然風格各異,但卻都以人類最深層的情感作為核心。趙禮恩透過這些故事,探索了恐懼、孤獨、愛等情感如何相互交織,並在現實與幻想之間找到了平衡。無論是夢魔被恩成的溫情所打動,還是玉珠在怪物身上找到了某種安慰,亦或是延周在機械手的陪伴下重拾了對生活的希望,這些故事都提醒著我們,人類在面對極端情境時,情感往往是最強大的武器。
然而,這些故事並不僅僅停留在情感的表層,趙禮恩還深入探討了情感背後的心理動力。例如,《與惡夢同行》中的夢魔原本象徵著我們心中的恐懼,然而當這個恐懼被恩成的童年回憶所取代時,夢魔的存在價值也開始受到挑戰。這樣的情節讓讀者不禁反思,我們的恐懼是否真的那麼可怕?還是說,這些恐懼只是我們內心深處未被解決的情感問題?
同樣的,在《肉與石榴》中,玉珠最初對怪物的恐懼,其實是她內心孤獨感的反映。當她開始同情這個怪物,並願意與它分享她的生活時,玉珠其實是在尋找某種情感上的寄託。這個故事提醒我們,孤獨有時比恐懼更具破壞性,因為它讓我們渴望任何形式的陪伴,無論這種陪伴是多麼異常。
至於《莉莉的手》,它則進一步探討了科技與人類情感之間的關係。延周在失去記憶後,唯一能依靠的就是那隻機械手。這樣的設定不僅讓故事增添了科幻色彩,還反映了當代社會中,人類如何依賴科技來填補情感上的空虛。然而,延周最終並不是完全依賴機械手,而是透過它找回了自己對生活的控制權,這也顯示了人類情感的韌性。
《熱帶夜》這本書以獨特的方式,將驚悚與溫暖結合在一起。趙禮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人類在面對恐懼、孤獨與愛時的各種情感反應。儘管這些故事看似充滿了奇幻與科幻元素,但其背後反映的卻是我們每個人在現實生活中都可能經歷的情感掙扎。讀者在閱讀這些故事時,除了感受到緊張與懸疑外,還會被其中蘊含的深刻情感所打動。這種冷暖交織的寫作風格,讓《熱帶夜》成為一本令人難以忘懷的作品,也挑戰了我們對於恐懼與愛的傳統理解。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