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請叫我「遊民小姐」!:躺平、安靜離職很可以!勇敢出走,做自己人生的老闆
作者:遊民小姐
出版社:今周刊
出版日期:2024/05/23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傳送門
平裝版->傳送門
《請叫我遊民小姐》一書帶給我深刻的反思,促使我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選擇,尤其是在工作和生活之間的平衡。這本書作者透過幽默的筆觸,向我們展示了她如何從廣告業這樣一個高度競爭的職場環境中脫身,最終選擇了一種看似無法理解的「遊民」生活,但實際上她在追求的是更真實、更貼近內心的自由。
被月薪綁架的自由
在現代社會中,金錢被認為是通往自由的鑰匙,尤其是在物質主義盛行的年代,穩定的收入似乎成了每個人生活的保證。然而,這種所謂的「自由」卻常常變成一種自我設限。我們可能誤以為擁有了穩定的收入就等同於自由,但實際上,我們的生活卻逐漸被月薪這個固定的框架所束縛。
書中引用了納西姆·尼可拉斯的名言:「最有害的三種癮:毒品、碳水化合物、月薪」。這句話讓我深感共鳴。記得剛進入職場時,我對第一份薪水感到無比的喜悅,那時的我認為這代表了自己已經邁向獨立,似乎有了可以掌控生活的能力。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開始發現自己越來越依賴於每月固定的收入,甚至逐漸害怕失去這樣的保障。
這樣的心態在現代社會中並不少見,尤其在台灣的教育體系和社會結構中,我們自小就被灌輸了「安穩」和「成功」的觀念。社會普遍認為進入大企業、拿穩定的高薪、努力爬上職場階梯才是人生的正途。但這樣的生活真的是自由的嗎?當我們的思維被月薪限制住,我們就失去了對其他生活方式的想像力。
打破「被炒魷魚」的恐懼
《請叫我遊民小姐》讓我重新審視「被炒魷魚」這件事。過去,我一直認為失業是一件極其可怕的事情,因為這意味著經濟來源的中斷,進而導致生活的混亂。然而,遊民小姐以自己的經歷向我們展示了,失去工作並不是世界的末日,甚至可以成為人生轉折的契機。
書中提到,作者曾經被十三間公司開除,這聽起來似乎很慘,但她卻用一種輕鬆幽默的方式講述這段經歷,並且列舉了許多成功的例子,說明那些曾經被開除的人往往能夠在他們的領域中大放異彩。這讓我不禁回想起自己的職涯經歷,五年內兩次被開除的經歷曾讓我感到挫折和沮喪,但透過遊民小姐的文字,我突然覺得這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相反,這些經歷或許是我未來成長的一部分。
在這個變動不居的時代,裁員和公司倒閉似乎成了職場中的常態。遊民小姐提醒我們,適應變動、隨遇而安是現代職場中不可或缺的技能。與其擔心被解雇,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在這些變動中保持自我,甚至從中發現新的機會。這一點對我而言無疑是一種新的視角,也讓我不再那麼害怕職場上的風險和不確定性。
躺平:重新定義成功
如今的社會對成功有著狹隘的定義,通常以金錢和地位來衡量一個人的成就。而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躺平」和「安靜離職」等消極主義開始出現,成為了年輕一代的反叛。對於那些仍然相信「努力就會有回報」的上一代來說,這種現象可能難以理解,但《請叫我遊民小姐》讓我們看到,成功其實並不只有一種形式。
遊民小姐並不是在鼓勵大家都去過她那樣的生活,而是希望透過她的經歷,讓我們重新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她展示了無數不同的生活方式,這些生活可能看似荒誕,但卻讓我們意識到,人生的選擇其實比我們想像的更多元。書中提到的「成功」不再是以金錢和職位來衡量,而是看你是否真正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過去,我曾經認為成功就是在職場上不斷向上攀登,獲得更高的薪水和地位。然而,現在我開始質疑這樣的想法是否真的符合我的內心。隨著工作壓力的不斷增加,我逐漸感到疲憊不堪,甚至開始懷疑這樣的生活是否真的是我想要的。而《請叫我遊民小姐》給了我新的靈感——或許,成功並不是一條單一路徑,甚至並不一定要在職場上體現出來。
這本書讓我第一次真正停下來思考,什麼才是我想要的人生。我渴望自由,渴望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並且從中獲得滿足和成就。過去,我總覺得這樣的生活過於理想化,幾乎不可能實現。但書中的案例讓我看到,許多人已經走出了傳統的職場框架,過上了屬於自己的理想生活,這讓我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希望。
人生的多樣性
《請叫我遊民小姐》最讓我感動的部分在於它提醒了我們人生的多樣性。許多時候,我們被社會的主流價值觀所影響,認為只有一條路才能通向成功,其他的選擇都不夠好。然而,這本書讓我看到了無數其他的可能性,每一種生活方式都有它的美好和意義。
在現代社會,我們太容易陷入比較的陷阱,看到別人取得的成就,往往會讓我們感到自卑或焦慮。我們總是努力追趕別人的腳步,試圖達到社會對成功的標準,卻忘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人生軌跡。《請叫我遊民小姐》讓我重新思考,成功不應該是唯一的目標,重要的是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過上真正讓自己感到快樂和滿足的日子。
結語
讀完《請叫我遊民小姐》後,我感覺自己對人生有了全新的理解。這本書不僅帶給我許多啟發,也讓我開始重新思考工作和生活的關係,並且讓我看到了更多人生的可能性。在這個變動不居的世界中,或許我們不必拘泥於傳統的職業道路,而是應該勇敢地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最終,人生的成功與否,不是由社會來定義,而是取決於我們自己如何看待和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