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零基礎學中醫:第一本把氣血、五行、陰陽視覺化的基礎手冊,自己找病因、醫病順暢溝通、正確養生
作者:馬可迅
出版社:大是文化
出版日期:2017/11/01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平裝版->傳送門
《零基礎學中醫:第一本把氣血、五行、陰陽視覺化的基礎手冊》這本書,為讀者提供了一個深入淺出的中醫入門指引。作者馬可迅,作為一名中醫博士,以他多年在中醫領域的專業經驗,將複雜的中醫理論通俗化,使其更容易被現代讀者理解與掌握。這本書不僅介紹了中醫的基本理論,還搭配了圖解、案例和註解,幫助讀者在實踐中應用中醫知識。
書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點,是它將中醫的核心理論如氣血、陰陽、五行這些看似抽象的概念視覺化。這樣的手法對於初學者來說,無疑是非常有幫助的。比如,陰陽理論在書中被形象地比喻為日夜交替,腰以上為陽、腰以下為陰,陰陽之間的平衡維持著人體的健康。當這個平衡被打破,就會引發疾病。而五行理論則將人體的臟腑與自然界中的金、木、水、火、土相對應,這不僅是中醫診斷病因的重要依據,也在臨床治療中被廣泛應用。
西醫注重病理的局部,透過精密的儀器檢查來確定病灶,並進行針對性的治療,而中醫則強調從整體上觀察病人的身體狀況。這種「整體觀」是中醫的一大特色,讓讀者在理解疾病根源時,能夠從宏觀層面進行分析。書中指出,許多疾病的發生不僅僅與病原體有關,還與個人的情緒、生活方式以及外界環境息息相關。
書中還對經絡理論進行了詳細解說,這部分對於現代人來說可能是最具吸引力的。經絡理論指出,人體內有許多無形的「通道」,它們負責運輸氣血、調節身體各部位的功能。如果這些通道受阻,人體就會出現病症。現代西醫逐漸也開始認可經絡療法的功效,通過針灸、按摩等手段疏通經絡,可以有效改善許多身體不適的症狀。書中特別強調了經絡療法的安全性和實用性,並提到許多簡單的經絡操作方法,讀者可以自己在家中嘗試。
在日常養生方面,本書提供了許多實用的建議。比如提到「藥食同源」的概念,許多常見的食材如山藥、大棗、海帶等都具有藥用價值。這些食材不僅可以作為日常飲食的一部分,還能有效預防和治療某些常見的病症。山藥可以健脾補氣,對於經常腹瀉或是氣虛的患者來說,是一種極佳的食材;大棗則可以疏肝解鬱,特別適合女性用來調理情緒和氣血。
此外,本書也介紹了一些常用的中藥,如人參、何首烏、大黃等,這些中藥各自有著不同的功能與應用。人參以其強大的補氣功能而聞名,尤其適合元氣大傷或是體力不支的人使用。何首烏則以其滋養肝腎、延年益壽的效果廣為人知,對於改善體質有顯著幫助。
中醫的方劑學也是書中的一大亮點。六大常用方劑如四君子湯、四物湯、逍遙散等,都被簡明扼要地介紹。這些經典方劑在中醫臨床應用中歷史悠久,並且對許多疾病的治療有顯著的效果。四君子湯,補氣健脾,對於脾胃虛弱、食欲不振者效果尤佳;四物湯則是女性調經補血的首選,對於月經不調、血虛的女性非常有益;而逍遙散則能舒緩壓力,對於情緒緊張、壓力過大的現代人來說,是一個很好的調理選擇。
書中對於中醫診斷的過程也做了詳細的介紹,包括望、聞、問、切四診法。其中,舌診和脈診是中醫特有的診斷方式。作者在書中用生動的案例解釋了這些診斷方法,讓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舌頭顏色、形狀、質地等與臟腑功能的關聯,還有不同脈象如浮脈、沉脈、緩脈等,這些脈象如何反映身體的健康狀況。
艾灸作為中醫經絡療法的一種重要手段,在本書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介紹。艾灸通過燃燒艾草來溫補經絡,達到驅寒、通氣血的作用。書中提到艾灸是一種簡單易學、但效果顯著的養生方法,適合大眾在家中自行操作。對於某些慢性病症如風濕性關節炎、寒氣入侵等,艾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症狀。
《零基礎學中醫》不僅僅是一部中醫的基礎手冊,它更是一部幫助現代人了解身體、改善健康的生活指南。它強調的是身體的自我修復能力和生活中的養生哲學,而這也是中醫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透過這本書,讀者能夠掌握一些基本的中醫知識,從而在生活中更好地照顧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書中的各種理論雖然古老,但經過現代科學的驗證後,依然具有極高的實用價值。
這本書不僅適合想要學習中醫的初學者,也對於那些想要了解身體如何運作、如何預防疾病的人來說,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幫手。無論是中醫的陰陽五行理論,還是經絡療法、藥食同源的概念,都被書中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讓讀者在短時間內就能對中醫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這種兼顧理論與實踐的書籍,無疑會成為現代人養生保健的必備工具。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