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為什麼一年打一次?背後原因曝光!
流感(流行性感冒)是一種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全球每年有數百萬人感染,嚴重時甚至導致死亡。每年秋冬季節,衛生機構和醫學專家都會建議民眾接種流感疫苗。然而,許多人好奇:為什麼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種一次?本篇文章將深入探討流感疫苗需每年施打的背後原因,並解釋其重要性。
1. 流感病毒的變異特性
1.1 變異速度快
流感病毒屬於正鏈RNA病毒,主要分為A型、B型和C型,其中A型與B型對人類影響最大。流感病毒的基因組變異速度極快,主要透過以下兩種方式變異:
(1)抗原漂變(Antigenic Drift)
- 發生在A型和B型流感病毒。
- 是指病毒表面的抗原蛋白(如血凝素HA和神經氨酸酶NA)發生小幅變異,使人體免疫系統無法完全識別。
- 這種變異使得先前感染或接種疫苗所產生的抗體無法有效抵禦新變異株。
- 由於抗原漂變是持續發生的,科學家每年都需要監測新變異株,以確保疫苗的有效性。
(2)抗原轉變(Antigenic Shift)
- 主要發生在A型流感病毒。
- 當不同亞型的流感病毒基因重組時,可能產生全新的病毒株,導致全球大流行。
- 例如,H1N1、H3N2等亞型的流感大流行都是抗原轉變的結果。
- 抗原轉變的突發性和大規模影響使得疫苗開發變得更加重要,醫學界需要迅速應對新的病毒株。
這些快速變異的特性使得舊有的免疫力無法有效防禦新型流感病毒,因此疫苗需要每年更新。
2. 疫苗保護力的持續時間有限
即使流感病毒沒有大幅變異,流感疫苗所產生的免疫力也不是永久的,主要原因如下:
(1)抗體水平下降
- 研究顯示,接種流感疫苗後,人體內的抗體濃度會隨時間降低。
- 一般來說,抗體水平在接種後6-12個月內逐漸下降,到了下一個流感季節,保護力已不足。
- 因此,即使病毒變異不明顯,每年補強疫苗仍然是維持高免疫保護力的關鍵。
(2)細胞免疫的衰退
- 除了抗體反應,細胞免疫(如T細胞反應)也在流感防禦中扮演重要角色。
- 然而,這類免疫記憶對於流感病毒的保護力也會隨時間減弱。
- 科學家正在研究如何增強細胞免疫的持續時間,未來可能有新一代疫苗延長免疫效果。
3. 每年疫苗配方更新
3.1 WHO全球監測系統
世界衛生組織(WHO)每年會根據全球流感監測數據,預測下一年度最可能流行的病毒株,並制定疫苗配方。這一過程涉及全球多個流感監測中心,根據實驗室數據和流行病學研究,選擇最佳疫苗組合。
3.2 三價與四價疫苗
目前流感疫苗主要有兩種類型:
- 三價疫苗(Trivalent Vaccine): 含有兩株A型病毒株和一株B型病毒株。
- 四價疫苗(Quadrivalent Vaccine): 含有兩株A型病毒株和兩株B型病毒株,提供更廣泛的保護。
由於每年流感病毒株可能不同,疫苗組成需要隨之調整,這也是每年都要接種新疫苗的原因。
4. 誰需要接種流感疫苗?
雖然流感疫苗適用於大多數人,但以下高風險群體特別需要接種:
- 老年人(65歲以上)
- 嬰幼兒(6個月以上)
- 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
- 孕婦
- 醫護人員
- 免疫力較弱的人群,如接受器官移植者和癌症治療患者
5. 接種流感疫苗的好處
- 降低感染風險:疫苗可有效降低感染機率,即使感染也能減輕症狀。
- 減少併發症與住院風險:對於高風險族群,疫苗能顯著減少流感併發症(如肺炎)。
- 減少病毒傳播:接種疫苗可降低病毒在社區內的傳播。
- 降低醫療負擔:減少流感相關的門診、住院和醫療費用。
- 提高群體免疫力:當更多人接種疫苗,社區內的整體免疫屏障增強,可有效減少流感疫情的爆發。
6. 可能的副作用與迷思
6.1 常見副作用
流感疫苗通常是安全的,少數人可能出現以下輕微副作用:
- 注射部位疼痛或紅腫
- 低燒或輕微不適
- 疲倦或肌肉痠痛
- 頭痛或噁心
6.2 常見迷思
(1)「打了流感疫苗還是會得流感?」
- 疫苗不能提供100%保護,但能減輕症狀,即使感染也較不嚴重。
(2)「流感疫苗會導致流感?」
- 流感疫苗使用的是滅活病毒或重組蛋白,不會引發流感。
(3)「我年輕又健康,不需要打疫苗?」
- 年輕人雖然流感併發症風險較低,但仍可能傳播病毒,影響家人和社區。
7. 結論
流感疫苗每年接種的重要性不容忽視,透過疫苗接種,我們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風險,保護自身健康,也能減少醫療資源的消耗。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