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秘密圖書館
作者:安東尼歐.依托比
原文作者: Antonio Iturbe
譯者:吳宗璘
出版社:春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12/15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傳送門
平裝版->傳送門
某個午後,我漫步於書店之中,享受著尋找一本不曾聽聞的書籍帶來的驚喜。這次,我的目光停留在一本名為《秘密圖書館》的書上。封面的簡介讓我瞬間聯想到曾經深深打動我的《偷書賊》。在那段戰火紛飛的年代,書籍成為了人們心靈的支柱,文化雖非生活的必需品,卻如精神的防空洞般,保護著那些在極端困境下仍努力求生的人們。這次的盲選,果然沒讓我失望,這本書帶給了我無比深刻的感觸。
《秘密圖書館》是一部描寫納粹集中營生活的小說,主角蒂塔·克勞斯的經歷被改編成這個故事。故事背景設定在1944年,蒂塔當時還是個孩子,正處於探索世界的年紀。然而,她的成長故事卻因為戰爭與集中營的經歷而異於常人。在納粹所設的奧斯威辛集中營中,蒂塔表面上是家庭營中的一名囚犯,然而在隱秘的身份下,她實際上是一名圖書管理員,負責保護營區內僅存的八本紙本書籍,這些書籍成為了那些苦難中孩子們的精神糧食。此外,她還需要注意那些被稱為「活書」的人,因為他們講述故事,傳遞希望和知識。
在這個充滿恐怖與絕望的環境中,蒂塔與其他人一樣,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甚至無法確保下一餐的溫飽。然而,他們始終沒有放棄那座沒有固定位置的秘密圖書館。這間圖書館成為了希望的象徵,也成為了他們對抗殘酷現實的武器。書籍與知識成為了他們靈魂的最後防線,無論外界多麼動盪,這些書籍和故事讓他們得以堅持下去,哪怕只是為了活到明天。
書中的赫許是我最為敬佩的角色,他是一個充滿智慧與勇氣的人,在世界最黑暗的角落中,他努力聚集希望,讓集中營也能看到光明。他對蒂塔說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前線。」赫許並沒有因為自己的處境而變得自暴自棄,他反而以無比的勇氣與決心面對一切,這讓他成為了營區中一道不可忽視的光芒。當他最終離世時,我感到與蒂塔一樣的震驚與悲痛,這位讓人們在黑暗中找到力量的人,卻最終未能見證光明的到來。
戰火蔓延,人人都在無盡的集中營裡苦苦掙扎,能量逐漸被消磨殆盡。許多人開始感到絕望,認為自己只是戰場後方的一粒塵埃,放棄了掙扎。然而,赫許的話提醒著每一個人,即便身處遠離前線的地方,即便在小小的營區中,每一個選擇都能成為對抗納粹的力量。當他們選擇堅定不移、選擇微笑,這些舉動便成為了最有力的抵抗。即便身邊滿目骷髏,他們依然不退縮,因為他們心中有著更遠大的志向。
在集中營中,除了要忍受納粹的殘酷待遇,人們還要面對來自同伴的惡意。書中多次提到,在那樣的環境中,人們為了生存,逐漸道德淪喪。營區裡的每一個人都在掙扎,深怕自己成為最終沉沒的那個,因此不惜拖別人下水。真與假的鬥爭在營區中猶如另一場戰爭,仇恨成為了無形的武器,部分人似乎以比自己更苦痛的遭遇來尋求慰藉。這種行為違背了人性與道德,但在那種酷似地獄的地方,誰還有餘力去做一個聖人呢?書中提到「真正的疾病是無法忍受異己」,這句話點出了不僅是納粹,還包括那些在集中營裡變得狹隘的人心。
日復一日的恐懼與痛苦,使得人們再無力心懷大志,只能苟延殘喘地活著。這種絕望的情緒在《秘密圖書館》中被刻畫得淋漓盡致,書中的每一個角色都是那場大災難中的受害者,無論是孩子還是成人,都不得不面對現實的殘酷。他們的故事讓我感到無比的心酸,也更加理解了那個時代的艱難。
《秘密圖書館》描寫了納粹集中營的悲涼與殘酷,透過蒂塔的視角,我們看到了為了滅絕一個民族的種種計謀、以及人們在極端環境下的求生掙扎。接近尾聲時,蒂塔目睹了成堆的屍體,這一幕讓人不寒而慄。在那座宛如煉獄的集中營中,許多人在暴行下喪命,然而蒂塔依靠書籍、知識與文化燃起了一絲絲微弱的希望。這些希望雖然不足以填飽肚子,但卻成為了她靈魂的最後寄託。正義終究來得很慢,但幸運的是,蒂塔堅持了下來,並將這些經歷公諸於世。
透過蒂塔與作者的努力,這些故事得以被更多人知曉。即便世界上已有許多關於那個時代的描述,但每一個受納粹迫害而翻天覆地的人生,都值得被反覆提起,因為只有讓更多人了解與記憶,才能確保自由被世世代代珍惜與守護。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