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飛機設計與運作原理:探討空氣動力學、引擎與機體結構、航電系統及安全性設計
作者:王皞天
出版社:晨星
出版日期:2024/07/01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傳送門
平裝版->傳送門
《飛機設計與運作原理》一書深入淺出地介紹了飛機的基本設計原理與運作機制,從機翼的升力、機身的阻力,到發動機與航電系統的詳細運作。書中運用了豐富的圖解,使得艱深的航空技術不再遙不可及,即便對航空領域初學者來說,也能透過淺顯易懂的描述理解飛機飛行的奧秘。
飛機能夠在天空中翱翔的原因,核心之一在於機翼的設計。書中的第一章即專注探討升力的產生與機翼設計的要素,講解了機翼剖面的作用以及如何透過不同的攻角與升力裝置來影響飛行性能。升力並非單一因素的結果,而是由多個元素相互作用而來,從氣流壓力分布到後掠角設計,每一項細節都決定了飛機在空中的穩定性與效率。
接下來的第二章進一步探討阻力的來源,並詳細區分了壓力阻力與摩擦阻力等多種形態。阻力雖然是飛機設計中無法完全避免的因素,但如何有效地控制阻力,成為飛機設計的關鍵之一。書中強調了飛機的外型對減少阻力的影響,尤其是對飛機總阻力進行的整體評估,能讓設計者在飛行中找到最佳的平衡點。
飛行過程中的操控性則由尾翼與副翼來實現,第三章詳細介紹了這些控制面如何在飛行中調整飛機的姿態。尾翼負責飛機的穩定性,副翼則在轉彎或調整飛行方向時發揮重要作用。書中以簡單的坐標系與力矩分析,清楚說明了力與力矩如何作用於飛機的穩定控制,使讀者能理解飛行中複雜的動態平衡。
發動機的部分位於第四章,這裡介紹了噴射引擎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渦輪引擎的多種形態和結構。發動機的設計不僅關乎飛機的推進力,更涉及到燃燒室、渦輪與壓縮器等複雜的物理過程。書中亦提到了布雷頓循環這一熱力學現象如何影響發動機的效能表現,讓讀者對發動機的動力來源有更深刻的了解。
第五章聚焦飛機的結構設計,從機身、機翼到尾翼,每個部分的設計與結構強度都直接影響飛機的安全性。書中指出,飛機必須承受多種外力,包括空氣阻力、飛行中的壓力差與著陸時的衝擊力,因此材料的選擇、結構的耐久性、以及各種力矩的平衡設計,成為設計者不可忽視的挑戰。
航電系統作為飛機的“大腦”,在第六章中被詳細討論。現代飛機依賴高度自動化的飛行管理系統與導航系統來保障飛行安全。書中介紹了如何透過飛控電腦、通訊系統與雷達等技術裝置,確保飛機能在複雜的空中環境中準確導航。尤其是飛行過程中的大氣數據感測,能即時提供關鍵飛行參數,確保飛行的精確性與安全性。
在第七章,作者強調了飛機次系統與整機的安全性設計,這一部分對飛機設計者來說至關重要。如何保證飛機不會在飛行中解體、如何確保燃油系統不會失靈、以及飛控電腦和液壓系統的可靠性,都是飛機設計的核心考量。特別是飛行過程中,各類系統的冗餘設計確保了飛機即便在一部分功能失效時,依然能穩定飛行。
第八章的飛行表現部分則對飛行中的各種狀態進行了分析,從水平飛行的穩定性,到航程與續航力的評估,無論是爬升還是下降,每一個飛行階段都有其特殊的技術要求。書中亦指出,飛機起飛與降落時的各項準備工作,如起落架的結構設計與操縱,對飛行安全具有關鍵性影響。
《飛機設計與運作原理》為讀者展現了一幅全面的飛機設計藍圖。書中透過理論與實例的結合,讓人對飛行背後的技術細節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飛機設計是一門綜合性科學,它不僅涉及到空氣動力學與機械結構,還融合了材料科學、電子技術與自動控制系統等多學科知識。本書的淺顯講解使得航空科學不再僅僅是專家的領域,而是一門可以讓更多人了解的知識體系。
作為一本面向廣泛讀者的書籍,這本書雖然有著較多的技術細節與專業名詞,但作者用心選擇了讀者容易接受的方式進行說明,並輔以大量的圖解,讓讀者可以邊看邊學習飛機設計的複雜性與精妙處。對於航空愛好者或有志於進一步研究飛行器設計的讀者來說,這是一本既具有啟發性又實用的書籍,無論是作為入門還是進階的參考,皆具有極高的價值。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