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信任
作者:厄南.狄亞茲
原文作者:Hernan Diaz
譯者:李珮華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24/08/29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傳送門
平裝版->傳送門
《信任》這部小說以其獨特的敘事方式,深刻探討了金錢、權力與人際關係之間的糾葛,並揭示了資本主義世界中「信任」的重要性及其潛在的危險。作者厄南·狄亞茲藉由四個不同的視角,將一段華爾街股災的歷史,透過層層揭露與反轉,讓讀者逐漸看清「真相」的模糊性與複雜性。
小說的核心是關於一位傳奇金融人物班傑明·拉斯克的故事,他被描繪成一位總是能精準掌握股市走勢的金融巨頭。然而,隨著股市的崩盤,人們開始懷疑他的成功是否真如表面般光鮮。故事隨著一系列敘事的展開,拉斯克究竟是金融世界的英雄,還是利用市場波動牟取暴利的惡魔?這種對成功與道德的探討,讓讀者不斷反思我們所認定的價值與信任的基礎。
這部小說的敘事方式十分新穎,它不是單一的故事,而是透過「書中書」的形式,以四個不同的故事,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去解讀拉斯克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像是對前一個故事的質疑或顛覆,這樣的結構不僅挑戰了讀者對於敘事的觀察力,也逼迫我們思考,誰的聲音才是「真相」?在這樣的敘事迷宮中,我們漸漸了解到,歷史、金錢與信任之間的聯繫是多麼複雜且難以捉摸。
金錢與權力:資本主義世界中的信任
小說的背景設定在1929年的華爾街股市崩盤,這是一個象徵資本主義極端現實的時代。在這個時代裡,金錢與權力的交錯幾乎無法區分,而信任成為了構建這一切的核心要素。小說中的拉斯克是一個典型的資本主義成功人士,他擁有的不僅是財富,還有眾人對他的「信任」。這種信任讓他可以隨心所欲地操控市場,影響他人的財富命運。這反映了現實生活中,金融巨頭和市場操縱者如何利用公眾的信任來謀取利益。
但信任本身也是雙刃劍。當市場崩盤,信任迅速消失,拉斯克的聲譽也隨之崩潰。這讓人不禁思考,究竟是什麼讓我們選擇信任某些人?在資本主義的體系中,金錢是否能夠購買信任?又或者,信任本身就是一場交易,取決於個人利益的得失?
小說揭示了金融世界中的信任危機,當一切都建立在金錢與利益的基礎上,信任變得非常脆弱。無論是拉斯克,還是那些追隨他的人,最終都陷入了信任的深淵。在這樣的世界裡,信任不再是一種穩固的情感或關係,而更像是一種隨時可能崩解的虛構。
敘事與真相:誰在書寫歷史?
小說中最有趣的一點,是對「真相」的探討。拉斯克的故事不僅僅是金融界的一段歷史,更是經由不同人之手書寫而成的多版本故事。這讓人聯想到,歷史本身是否也是如此?我們所相信的歷史,往往是由那些擁有權力的人書寫的。而那些被忽視的聲音,可能才是揭露真相的關鍵。
拉斯克本人在小說中對於他被描繪的方式感到不滿,於是他決定自己動筆撰寫自傳,試圖向世人揭示「真相」。這一點帶有強烈的象徵意味——那些擁有財富與權力的人,不僅掌控現實世界,還試圖掌控歷史的書寫權。拉斯克的自傳,是一種對過去的重新詮釋,而他的秘書發現的隱藏文件,則代表著那些未被說出的真相。
在這裡,狄亞茲似乎在告訴我們,真相並不是固定的,它隨著時間、權力和敘事者的不同而改變。這也讓我們不得不反思,在現實世界中,我們又有多少次被那些看似「真實」的故事所蒙蔽?我們應該如何去解讀歷史和現實,才能接近真正的真相?
親密關係中的信任:家庭與權力的較量
除了金錢與權力之外,小說也探討了親密關係中的信任問題。拉斯克的妻子米德蕾在故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她來自上流社會,是藝文圈的重要推手,擁有著與拉斯克相似的社會地位。兩人的關係看似穩固,實則隱藏著權力的較量與情感的疏離。
在這樣的婚姻關係中,信任似乎變得更加複雜。夫妻之間的信任,不僅僅是基於感情,更多的是基於彼此的社會角色和利益聯繫。當財富與權力成為關係的核心時,真實的情感和信任反而變得模糊不清。拉斯克夫婦的故事揭示了在現代社會中,許多親密關係其實都是建立在某種交易或利益交換的基礎上,而非單純的愛或信任。
這樣的親密關係,最終能否經受住考驗?小說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但它讓我們思考,在一個權力與金錢主導的世界裡,情感與信任是否還能保持純粹?
結論:信任的多重面向
《信任》這部小說通過對金融世界、歷史書寫以及親密關係的探討,深刻揭示了信任這一主題的多重面向。在資本主義的體系中,信任既是一種力量,也是一種脆弱的情感。它可以成就一個人的成功,也可以摧毀一切。
透過四個不同的敘事視角,狄亞茲讓我們看到,信任並非絕對的,它隨著權力的轉移與敘事的變化而改變。我們所相信的「真相」,往往只是一種建構,而那些未被說出的故事,才是揭示真相的關鍵。
在閱讀這本小說的過程中,我們不僅體驗了一場充滿懸念的敘事冒險,更被迫反思,在現實世界中,我們應該如何去建立、維持並重新審視自己的信任。這正是《信任》一書帶給讀者最深刻的思考。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