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到墳場的車票
作者:勞倫斯.卜洛克
原文作者:Lawrence Block
譯者:金波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23/11/30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傳送門
平裝版->傳送門
《到墳場的車票》是由美國推理小說大師勞倫斯‧卜洛克創作的作品,這本書是他的經典冷硬派偵探系列之一。書中描繪了主人公馬修‧史卡德——一位無牌私家偵探的故事,充滿了紐約都市的蒼涼、黑暗和犯罪的風景。
本書的背景是一個充滿謀殺、復仇與暴力的世界,史卡德的生活充滿了失落與迷茫。他的過去是一位紐約市警察,但在不斷與罪犯的對抗中,他漸漸迷失了自我,最終成為一名私家偵探。他面對的是人性的黑暗面,不僅要解決犯罪案件,還要與內心的痛苦和道德的糾結對抗。
複雜的人物關係
書中描繪了許多與史卡德關係密切的女性角色,如伊蓮、安妮塔和珍。伊蓮是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她曾是一名應召女郎,遭到一名名叫李歐‧摩利的惡徒折磨。這個角色象徵著女性在面對暴力和壓迫時的脆弱與無助。伊蓮的存在使得史卡德深陷道德和法律的兩難抉擇,他必須想方設法保護她,甚至不惜越界。
與此同時,安妮塔和珍也成為摩利復仇計劃中的目標,這使得史卡德陷入了更加複雜的情感漩渦。他不僅要面對來自外界的威脅,還要處理內心深處的孤獨和失落感。他與這些女性之間的關係既複雜又脆弱,這些角色展現了人性中的柔軟與堅韌。
正義與復仇的界限
《到墳場的車票》探討了正義與復仇的界限。史卡德的行為往往游走在法律的邊緣,他不僅要抓住兇手,還要面對摩利這樣的邪惡對手。摩利是個充滿暴力衝動的人,他的復仇計劃並非隨機,而是有意針對史卡德,這使得故事充滿了緊張和懸疑。
摩利的復仇計劃讓史卡德成為了「獵物」,而非單純的「獵人」。這樣的設計使得小說跳脫了傳統的偵探推理套路,轉向了更加驚悚的敘事風格。故事中的兩個主角,史卡德與摩利,就像兩個在現代都市中追逐決鬥的孤獨者,展現了犯罪小說中罕見的緊張與深刻。
城市與孤獨
小說中的紐約,不僅是一個犯罪頻繁發生的都市背景,它更像是一個冷酷無情的角色。卜洛克透過史卡德的視角,將這座城市的黑暗、冷酷與荒涼描繪得淋漓盡致。紐約這座現代都市中,無數的人來來往往,卻充滿了無法填補的孤獨感。
史卡德的內心也是如此,他雖然不斷與不同的人物互動,但在情感上卻始終保持著一種距離感。這種孤獨並非來自外部,而是他內心深處的某種無法言喻的空虛感。他在這座城市中生活,卻像是永遠找不到歸屬,無論是他過去的家庭生活,還是現實中的職業選擇,都讓他陷入了某種無根的狀態。
角色的演變與成長
勞倫斯‧卜洛克透過馬修‧史卡德這個角色,展現了偵探類型小說中少見的角色成長與變化。隨著故事的進展,史卡德逐漸從一個無牌偵探變成一個更加複雜、深沉的角色。他不再是單純的罪犯獵手,而是一個會因過去的錯誤而承受痛苦的人。他的戒酒歷程,以及與過去、現在的女性角色之間的糾結關係,使得這個角色更加立體、有血有肉。
透過史卡德的眼睛,讀者能夠感受到一個人的心靈如何被罪惡與暴力摧毀,又如何在痛苦中尋找自我救贖的過程。這使得《到墳場的車票》不僅是一部推理小說,更是一部探索人性與命運的深刻作品。
小說的文學價值
《到墳場的車票》超越了傳統的犯罪小說範疇,進一步達到了文學經典的高度。卜洛克的筆觸精緻且充滿情感,他對於人性黑暗面的刻畫,既殘酷又充滿同情。書中每一個角色的掙扎、痛苦和抉擇,都讓讀者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馬修‧史卡德這個角色的成功,來自於卜洛克對於人性的深刻理解。他讓史卡德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成長,讓這個角色隨著每一個故事的推進變得更加豐富。史卡德的故事不僅僅是破案和追捕凶手的過程,更是對於人類情感、道德選擇以及命運無常的深刻探討。
《到墳場的車票》是一部集推理、驚悚與人性探討於一體的經典之作。它不僅提供了緊張刺激的故事情節,還讓讀者在其中思考人性的複雜與深度。勞倫斯‧卜洛克透過馬修‧史卡德這個角色,成功創造了一個活在讀者心中的偵探,並且藉由這個角色,帶領我們進入一個充滿犯罪、孤獨與內心掙扎的世界。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