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死刑犯與三個女人
作者:丹妮亞‧庫嘉夫卡
原文作者:Danya Kukafka
譯者:江莉芬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24/01/06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傳送門
平裝版->傳送門
【影片說明】
《死刑犯與三個女人》是一部由丹妮亞‧庫嘉夫卡創作的犯罪驚悚小說,榮獲2023年愛倫坡獎最佳長篇小說獎。這本書深入探討一位連環殺手的心理狀態,同時將故事聚焦於與他生命交織的三位女性。故事不僅限於揭開犯罪本身的神秘面紗,更探討了人性、道德,以及命運的複雜糾纏。
內容概述
安索‧帕克是小說的主角,他在年輕時犯下了三宗兇案,然而多年間卻成功逃過法律制裁,並過上了表面平靜的生活。故事的開端描寫了他已經步入死囚牢房,等待著死刑執行的時刻。在這最後的十二小時裡,安索並未放棄生的希望,他設計了一場逃脫計畫,並試圖將監獄中的女管理員拉進這場計畫中。他們透過紙條來往,女管理員逐漸陷入他的心理操控之中,為他提供了逃生的契機。
安索的生活不僅限於自己的內心世界,與他有關的三個女性角色是推動整個故事發展的關鍵。在他的幼年時期,母親曾無聲無息地離開,這段經歷對他性格的形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第二位女性是他的妻子珍妮,她原本是他生命中的唯一光明,然而她也最終成了他的受害者。最後,警察珍妮的雙胞胎妹妹,也深深陷入了因安索犯下的罪行所帶來的痛苦之中。
小說採用第二人稱視角,這種敘述方式使讀者仿佛成為故事中的一部分,直接面對安索的內心世界。讀者不僅目睹了他的惡行,還不得不思考自己在面對相似處境時的選擇。這種深入角色內心的書寫風格,使得小說在犯罪類型的作品中獨樹一幟。
人物解析
在這部小說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安索‧帕克的塑造。作為一名冷酷的殺手,他的形象複雜多面,既令人憎惡,也讓人忍不住對他抱有某種程度的同情。作者精巧地將安索的內心世界與他的哲學理論交織在一起,展現了他如何透過存在主義的觀點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他對自己所犯下的罪行不僅沒有絲毫悔意,甚至認為這是他對抗世界的方式。他常問道:「你為何殺人?你是否有別的選擇?你是否值得被原諒?」這些問題直接觸及讀者的內心,挑戰著讀者對善惡的定義。
與此同時,三位女性角色各自代表了不同的觀點和感情。安索的母親在他幼年時的離去,給他留下了深深的創傷。這段母親的缺席使他在情感上變得冷漠,無法與他人建立真正的聯繫。這或許可以解釋他後來的暴力行為。妻子珍妮則是安索人生中短暫的安定之光,她代表了他曾經渴望過的正常生活,然而當這一夢想破碎時,珍妮也成了他的犧牲品。最後,珍妮的雙胞胎妹妹則代表了對安索犯罪的憤怒與追尋正義的決心。她的出現不僅是對受害者的紀念,更象徵了那些被暴力摧毀的人生如何堅持存活。
藝術手法與寫作風格
丹妮亞‧庫嘉夫卡在這部小說中運用了多重敘述視角,不僅以第二人稱深入主角的內心,同時透過三位女性的視角呈現了不同的情感層次。這種結構使得整個故事不僅限於一個人的敘事,反而讓讀者能夠多角度地理解案件的複雜性。庫嘉夫卡以精湛的筆觸將道德的灰色地帶描寫得淋漓盡致,沒有給出簡單的答案,而是讓讀者自行探索善惡之間的微妙界限。
在敘事風格上,庫嘉夫卡採用了高度緊湊的節奏,使得整個故事充滿了張力和懸疑。安索與三位女性之間的互動,層層疊疊地揭示了每個角色背後的心理動機和行為邏輯。作者的文字充滿了哲學思考,探討了存在主義與平行宇宙的概念,這些思想既是主角內心世界的反映,也是整個故事的核心思想。
題材與主題探討
《死刑犯與三個女人》不僅是一部驚悚小說,更是一部深入探討人性的作品。作者巧妙地將犯罪與哲學結合,讓讀者不僅見證了一場驚心動魄的逃獄計畫,也思考了生命中的一些根本問題:善與惡的界限到底在哪裡?人是否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還是我們都是命運的犧牲品,無法掌控自己的人生?
在小說的結尾,作者並未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安索的命運已經註定,他的逃脫計畫最終失敗,但故事的意義遠不止於此。透過三位女性的故事,庫嘉夫卡讓讀者看到了罪行對周圍人的深遠影響,尤其是那些被忽視的、被暴力犯罪所改變的女性角色。這部小說打破了以往連環殺手故事的傳統敘事模式,將焦點從兇手轉移到那些因兇手而改變人生的女性身上,這種視角的轉變無疑是小說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結語
《死刑犯與三個女人》是一部緊湊而富有哲理的小說,它不僅探索了犯罪的本質,更深入探討了人性、道德與命運之間的複雜關係。庫嘉夫卡以精湛的寫作技巧,讓讀者在充滿張力的故事中,思考那些關於生命與死亡的根本問題。這本小說不僅是一次驚悚的閱讀體驗,更是一場對人性深處的探索旅程。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