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向上教養:溝通不火大,用心理學與腦科學,讓父母快樂活到老
作者:何曉婷
出版社:天下生活
出版日期:2024/08/14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傳送門
平裝版->傳送門
這篇文章探討了與年長父母的有效溝通,如何透過「向上教養」改善與父母的關係。溝通常是家庭中最敏感的部分,特別是在兒女與老年父母之間。文章強調,如果希望父母在晚年能夠有更好的生活質量,子女應學會用愛、尊重和技巧來溝通,避免讓彼此的相處變得壓力重重。
首先,所謂「向上教養」,並不是一種自上而下的控制,而是希望在保持尊重和理解的基礎上,引導父母朝著更健康的生活方式發展。這裡的核心觀點在於,子女不應只是在父母犯錯或表現不佳時進行抱怨,而是要學會用耐心和關懷,漸進地幫助父母做出改變,讓他們在年老時能夠生活得更安穩和快樂。
這一過程中的挑戰在於,父母往往已經有自己長期形成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這些習慣可能在現代社會中已經不再適用,甚至會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困難。如何改變這些習慣並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需要子女投入大量的耐心和理解。尤其是理解父母行為背後的心理需求和本能反應,這樣才能在與他們互動時避免情緒化反應。
這篇文章的第二部分特別提到,很多父母的行為並不是故意的,而是隨著年齡增長,源自於他們潛意識中的需求。比如,某些父母可能會過度干涉子女的生活,這並不是因為他們有控制欲,而是源於對家庭的強烈責任感。理解這些行為背後的原因,有助於子女用更加平和的心態來與父母相處,而不再只是單純地感到被壓迫或控制。
除此之外,文章中也提到了「大腦科學」的概念,這是一個讓人耳目一新的觀點。隨著年齡增長,父母的大腦功能會逐漸下降,記憶力、認知能力等方面可能會受到影響。文章建議,子女可以利用一些科學方法來幫助父母保持大腦活力,從而促進他們在生活中的積極改變。
具體來說,這包括了調整與父母的溝通方式,創造積極的互動氛圍,以及幫助父母建立新的習慣。這樣,父母不僅能夠更好地適應晚年的生活,還能夠減少與子女之間的摩擦,讓家庭關係更加和諧。
文章還通過一系列的案例來展示如何在實際生活中實行這些教養技巧。例如,一些父母可能會堅持他們的生活方式,拒絕接受子女提出的改變建議,這時子女需要運用耐心和智慧來逐步引導他們。另一個例子是,某些父母喜歡與其他人家比較自己的子女,這會給子女帶來很大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文章建議子女學會用積極的語言來化解這種競爭心理,讓父母更專注於自己的生活品質,而非一味地與他人比較。
在書中,作者強調了一個關鍵點,那就是「不委屈自己」。在向上教養的過程中,子女應該在照顧父母的同時,也要保護好自己的情感和心理健康。這並不是說要對父母的要求百依百順,而是要學會設立界限,確保自己的需求和父母的需求都能夠得到平衡。
最後,文章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觀點,即家人之間的緣分是珍貴的,我們應該學會如何珍惜這段緣分,而不是讓彼此的關係因為誤解和矛盾而受損。這需要我們在與父母相處的過程中,不斷學習如何用更好的方式去表達愛和關懷,而不是用指責和批評來傷害彼此。
這篇文章探討了子女如何在父母年老時,通過理解和尊重來改變彼此的相處模式,進而改善家庭關係。這種「向上教養」的方式強調的是雙向的理解和包容,而不是單純地希望父母改變。對於那些希望與父母建立更健康、更和諧關係的讀者來說,這篇文章提供了許多寶貴的建議和啟發。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