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西藏心瑜伽
作者:MICHAEL ROACH
原文作者:MICHAEL ROACH
譯者:項慧齡
出版社:橡樹林
出版日期:2021/12/25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平裝版->傳送門
《西藏心瑜伽》是一部深入探討身心靈整合的作品,它介紹了古老的瑜伽傳承,並詳細講述了如何藉由練習瑜伽來達到內在與外在的平衡。書中揭示的「心瑜伽」源自於千年前的印度,隨著歷代的演變,這一瑜伽體系被傳入西藏,並經過宗喀巴等大師的深化與完善,成為達賴喇嘛傳承下的重要修行法門。
古老的傳承與現代的啟示
《西藏心瑜伽》的精髓來自於歷代傳承下來的瑜伽系統,這不僅僅是一種強健身體的運動,更是一條引導個人達成心靈與靈性的道路。書中介紹,約在千年前,這種古老的瑜伽藝術從印度傳入西藏,逐漸成為當地修行者鍛煉身心的主要方式。其核心傳承始於第一世達賴喇嘛的老師宗喀巴,並經過達賴喇嘛代代相傳,成為當今達賴喇嘛所倡導的「西藏心瑜伽」。
這種瑜伽的最大特色在於它強調「心」的作用。瑜伽不僅僅是一種讓人身體健康的方式,更是一種讓人敞開心胸去關愛他人、達到內在和外在平衡的工具。古代的修行者相信,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有一個獨特的使命,而瑜伽便是幫助我們實現這個使命的重要途徑。這樣的觀點與現代社會的強身健體追求大相徑庭,現代瑜伽通常只關注於身體的美感與健康,而忽視了心靈的成長和自我實現。
心瑜伽的雙重作用
《西藏心瑜伽》對「心」的影響可以分為兩個方面:第一是對身體健康的影響,第二是對心靈開放和他人關愛的影響。作者強調,這兩個作用密不可分,身體的健康其實源自於心靈的開放與愛。現代的瑜伽練習可能更強調身體的鍛鍊,但《西藏心瑜伽》提醒讀者,真正的健康不僅僅來自於體魄的強壯,而是來自於內心的平靜與愛的擴展。
這種瑜伽練習不同於其他傳統,它結合了呼吸技巧與思維訓練。書中介紹的30分鐘日課,既包含了與其他瑜伽流派類似的姿勢練習,也融入了與眾不同的呼吸方法和內心思維鍛煉。這些練習不僅可以強健體魄,還可以讓練習者在身心兩方面得到長久的力量與平靜。
「自他交換」的修行法門
「自他交換」(tong-len)是《西藏心瑜伽》核心修行的一部分,這是一種來自於釋迦牟尼佛時代的古老修持法門,旨在讓修行者在呼吸與思維的過程中,不斷思索如何施與他人愛與善意。這個修持法門不僅有助於身體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它讓練習者在心靈層面上學會關愛他人,進而促進自己內心的開放與成長。
自他交換的修行法門源自阿底峽大師(982-1052)帶到西藏的傳承,而後經由格西切喀瓦的記錄與書寫,成為西藏瑜伽傳統的一部分。這種修行方法不僅是一種靈性修煉,也是一種讓心靈與身體保持健康和諧的方式。
融合身體與呼吸的練習
在《西藏心瑜伽》一書中,宗喀巴大師的教導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三信念書》強調了瑜伽練習中對身體與呼吸融合的重要性。宗喀巴大師將身體的瑜伽練習與呼吸技巧結合,創造了一種獨特的心瑜伽體系,這種體系不僅僅關注於身體的健康,還引導修行者通過呼吸與心靈的練習,達到內外兼修的目標。
這一瑜伽傳統的重要特點在於呼吸與思維的結合,這不僅強化了外在的瑜伽姿勢,也對內在的心靈修持有著深遠的影響。書中提到,這種瑜伽的修持法門不同於現代流行的各種瑜伽流派,它強調呼吸的力量與內心的思維方式,這兩者的結合讓練習者能夠達到長久的內在力量與平靜。
如何實現內在的安寧與力量
瑜伽的終極目標不僅僅是身體的健康與柔韌,更是一種讓內心達到平靜與力量的方法。書中引用了帕坦加利大師在《瑜伽經》中的話:「去了解你內在的偉大核心,這個核心一如星辰圍繞運轉的軸線。」這段話強調了內在修行的重要性。練習「西藏心瑜伽」的人,應該首先理解自己內在的核心力量,這種力量來自於心靈的穩定與平靜,而不是僅僅依靠外在的身體練習。
對於大多數初學者來說,瑜伽的吸引力往往來自於外在的效果,如增強體力、塑造身形等。然而,真正能讓人持久投入瑜伽練習的,往往是內在的力量感與平靜心態。只有當我們理解了瑜伽對內在心靈的改變,才能真正體會到這種練習的深遠意義。
結語:超越身體的修行
《西藏心瑜伽》提醒我們,瑜伽不僅僅是一種體能鍛煉,更是一種讓我們的心靈變得強大的工具。書中所傳授的瑜伽姿勢與呼吸練習,旨在幫助我們超越對身體的執著,走向一條真正的心靈修行之路。現代社會對瑜伽的理解往往過於片面,僅僅將其視為健身的一種方式,而忽視了其內在的修行價值。事實上,瑜伽是一種讓我們的身體、心靈與靈性達到和諧統一的練習,它不僅僅能帶來外在的健康,更能讓我們在內心找到真正的平靜與力量。
透過《西藏心瑜伽》,我們能夠深刻理解瑜伽的雙重作用——不僅在於讓我們的身體變得強健,更在於讓我們的心靈變得開放與關愛他人。這種瑜伽的修行體系,結合了呼吸與心靈的鍛煉,讓練習者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內外兼修的平衡,從而實現真正的身心靈合一。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