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我們就此分手吧:我們就此分手吧,最暖律師淚光閃閃諮商日記

作者:崔唯娜

譯者:陳品芳

繪者:金炫元

出版社:大田

出版日期:2024/06/01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傳送門

平裝版->傳送門


【影片說明】


 

我們就此分手吧



崔唯娜律師的《我們就此分手吧》是一部深刻揭露現代人情感關係的著作。她透過一個個離婚案件,不僅記錄下法律與家庭之間的微妙糾葛,還呈現了人在面臨關係瓦解時的脆弱與掙扎。這本書不僅適合面臨婚姻挑戰的人閱讀,對於任何想要深入了解人際關係的人來說,都是一劑良藥。


「專長是爭辯,興趣是安慰」


崔律師自稱「關係終結專家」,在這本書裡,她不僅是法律的代言人,還扮演了心理輔導者的角色。透過每一個案件,她幫助讀者看到,在表面爭執背後隱藏著的複雜情感。她所面對的不僅是條文與證據,還有千頭萬緒的心靈創傷。


崔律師的客戶常常來自社會的不同角落,有的為人父母,有的為職業人士,還有許多生活在困境中的普通人。他們的故事,反映了現代社會中的愛與婚姻所面臨的壓力與挑戰。這些當事人的心聲,讓讀者不由得重新思考愛情與婚姻的真正意義。


法庭中的「合法爭辯」


書中的一個突出特色,是崔律師在法庭上進行「合法爭辯」的描寫。這些爭辯往往是尖銳且充滿情感的,崔律師用她的專業知識捍衛著當事人的權利。然而,崔律師並非只為爭辯而爭辯,她總是在適當的時候介入,試圖在雙方的爭執中尋找到可能的和解點。


對她來說,這不僅僅是打贏官司的問題,而是幫助當事人在痛苦中找到心靈的慰藉。在許多情況下,法律並不是唯一的解決方式,崔律師更願意傾聽,甚至在法律之外尋求和平的可能性。


從「陌生人」到「痛苦的熟人」


書中一再強調,婚姻從陌生人開始,卻可能以熟人之間的對抗收場。這種轉變過程,不僅帶來了情感上的劇烈變化,還反映了人類在親密關係中所面臨的根本困境。崔律師經常提到的「遺失的碎片」就是那些隱藏在人們內心深處,難以察覺卻無法忽視的部分。它們可能是過去未曾解決的情感問題,或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每一段婚姻的結束,對當事人來說都像是一次靈魂的割裂,而崔律師扮演的角色,就是協助這些受傷的靈魂重新拾回那些遺失的碎片,讓他們在未來的生活中找到平衡與幸福。


律師,還是心理輔導員?


崔律師的工作並不僅僅局限於法律層面。她更像是一位心理輔導員,傾聽當事人的心聲,並以她自身的經驗與智慧,幫助他們走出情感的迷霧。書中的諮商場景充滿了溫情與人性,每一次對話都讓讀者感受到,律師這個角色可以不僅僅是冰冷的法律代言人,也可以是一個充滿關懷的陪伴者。


她的經歷告訴我們,無論是婚姻還是離婚,都是一段成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的不是對錯的判斷,而是如何面對自己的內心,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反思婚姻與幸福


崔唯娜在書中多次強調,婚姻並不是幸福的唯一途徑,離婚也不是不幸的結束。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讓讀者反思,什麼是我們真正追求的幸福?婚姻關係的破裂,可能是因為雙方在某些時刻選擇了錯誤的方向,而這些錯誤並不意味著人生的終點。


她所提出的觀點是,幸福並非一成不變,它是一個不斷變動的目標。我們可以在婚姻中找到幸福,也可以在結束婚姻後重新追尋屬於自己的快樂。


對離婚的不同理解


在《我們就此分手吧》這本書裡,崔律師還挑戰了人們對離婚的刻板印象。離婚並非總是失敗,它有時是必要的選擇。對於那些無法再共同生活的夫妻,離婚反而是讓他們各自找到幸福的起點。


書中提到的許多離婚故事,都展示了如何在失去婚姻的同時重新找回自我。這些故事告訴我們,離婚不是一場災難,而是另一段人生旅程的開端。


結論:一部讓人深思的法律筆記


總體而言,崔唯娜的《我們就此分手吧》不僅僅是一本關於離婚的書,它更是一部深刻探討愛情、婚姻與幸福的社會觀察錄。透過一個個真實的案例,崔律師展示了法律如何成為人們情感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也揭示了幸福的複雜性。


對於每一位讀者,無論你是已婚、未婚,甚至正在考慮離婚,這本書都能帶來啟發。它讓我們看到,無論生活中遇到什麼樣的困難,最終的決定應該是為了我們自己,為了尋找那個真正屬於我們的幸福。

留言

【重點推薦】人生大挑戰

當你對人生有過疑問、對命運感到困惑,或曾在夜深人靜時思考「我到底為什麼會出生?」——那你絕不能錯過這三本書。它們不只是解答人生疑問,更像是一把鑰匙,打開你從未想像過的真相之門。從靈魂的來源、死亡的意義,到神祕的宇宙與外星生命,每一頁都可能顛覆你以往的信念,帶來前所未有的震撼與啟發。點擊連結,親自驗證這場靈性與智慧的深度對話。

(文字)網站:https://toh.org.tw/

(說書)Youtube人間小路:https://www.youtube.com/@sober-minded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這種電風扇不能上飛機?90%的人都搞錯了!

【讀書心得】給我40歲的女兒:心理醫師媽媽走過中年之路的38個提醒

記憶枕、乳膠枕怎麼選?2025枕頭大推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