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形式與空無之書
作者:尾關露絲
譯者:張家綺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23/06/29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傳送門
平裝版->傳送門
《形式與空無之書》是尾關露絲(Ruth Ozeki)的一部充滿深刻思想和豐富情感的小說,通過探索個體與外界之間的張力,帶領讀者進入一個既神秘又哲理的世界。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一個家庭的故事,還涉及生與死、個體存在與真實的探討,並運用獨特的敘事手法讓讀者在不同的層面上與文本互動。
小說的主角班尼,在失去父親後,世界開始變得無比陌生。他能聽到周遭物品的聲音,從骨灰的嘆息到衣物的呢喃,這些聲音越來越多,讓他無法集中注意力,甚至影響他的行為。這些聲音,某種程度上象徵著外在世界對內心的擠壓和侵入,當外界的噪音逐漸變得不可忽視時,班尼的生活也隨之失去控制。
班尼的母親安娜貝爾則陷入了另一種極端,她開始不斷囤積物品,這些物件填滿了他們的家,也壓迫著他們的生活空間。這種囤積行為與班尼所聽到的聲音形成了對照,兩者都反映出對失控感的不同反應。安娜貝爾試圖通過物品來填補失去親人的情感空洞,而班尼則被物品的「聲音」所壓倒。兩者的處境,顯示了人們在面對失落和空無時,如何通過不同的方式去尋求安全感與存在感。
然而,班尼的救贖來自於一個神秘的書。這本書不僅是班尼與外界對話的橋樑,也是他的故事敘述者。這種書與人的對話模式,挑戰了傳統的敘事形式,讓書本成為了參與故事發展的主動角色。書本的存在不僅代表著知識與文化的承載者,也象徵著個人內心世界的展現。這讓讀者在思考書籍本質的同時,也不得不反思閱讀的意義和書籍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用。
班尼在圖書館中找到了一絲安寧。圖書館作為一個安靜的、充滿知識的場所,與他日常生活中的混亂形成了鮮明對比。在這裡,物品的聲音被壓低,而圖書館成為了他與自我重新連接的場所。在這裡,他遇見了藝術家少女「阿列夫」,並與她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同時,他也遇到了詩人兼哲學家的流浪漢「瓶人」。這兩個角色分別代表著藝術與哲學的兩種思維方式,幫助班尼開始探討「什麼是真實」這個古老而又深刻的問題。
尾關露絲的小說,雖然以班尼的成長故事為主線,但同時也觸及了許多現代社會的議題。物品的囤積與聲音的紛亂,似乎隱喻了當今消費社會中,人們被物質世界所壓迫與支配的狀況。班尼的世界越來越失控,正如我們在過度依賴物質的社會中,逐漸失去自我與心靈的平靜。這種現代社會的焦慮,透過班尼與物品之間的對話得到了具體的表現。
此外,小說對於書籍與閱讀的讚美,讓人不禁思考書籍在現代社會中的角色。書籍作為知識的載體,承載了人類的智慧與歷史,但它同時也是個人內心世界的鏡像。尾關露絲通過這本小說,強調了閱讀作為一種探索自我、解開世界奧秘的方式的重要性。當全世界的聲音變得嘈雜不堪時,閱讀讓我們能夠重新找到內心的平靜與真實。
小說還探討了生與死的問題。班尼在面對父親的離世後,對於死亡的感受變得複雜。父親的骨灰成為了他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而這象徵著他無法真正放下父親的離去。死亡不再是一個終點,而是一種與生活交織的存在形式。這樣的描寫讓讀者反思死亡的意義,是否只是生命的終結,還是它與生命之間有著更深層的聯繫。
《形式與空無之書》以其獨特的敘事手法、詩意的語言以及深刻的哲理思考,帶給讀者一場豐富的閱讀體驗。班尼的故事雖然個人化,但卻反映了現代社會中的普遍焦慮與困惑。書籍、閱讀、物質、聲音,這些元素在小說中交織成一個豐富的符號網絡,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發現新的意義與啟示。
這部小說不僅僅是一個關於家庭、愛與失落的故事,它還是一部探討人類存在、社會現象和內心世界的哲學之作。尾關露絲用她細膩而又充滿想像力的筆觸,帶領讀者進入一個充滿反思的空間,讓我們在故事的表面之下,感受到深層的思想力量。這部小說不僅是現代小說的傑作,更是一場對人類存在本質的深刻探討,值得每一位讀者細細品味。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