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印度瑜伽大師修習新版系列套書
作者:斯瓦米‧拉瑪, 魯道夫‧巴倫坦, 艾倫.海姆斯
原文作者:Swami Rama, Rudolph Ballentine, Alan Hymes
譯者:劉海凝, 黃誠勳, sujata
出版社:橡實文化
出版日期:2024/09/19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傳送門
平裝版->傳送門
這套書《印度瑜伽大師修習新版系列套書》包含了三本具有深刻指導意義的作品,分別是《冥想:認識內在自我,與外在世界和諧共處,獲得真正的滿足》、《調息‧呼吸的科學(二版):想要調控自己的身心,先從控制呼吸開始》以及《業力:掙脫心的束縛》。這三本書從不同的角度切入,介紹如何透過瑜伽與冥想的練習來達到內心的平靜、健康以及靈性的提升。
第一本書《冥想:認識內在自我,與外在世界和諧共處,獲得真正的滿足》專注於冥想這一主題。書中強調冥想並非單純的思考或分析現狀,而是一種內心的深入探索,是一個專注於覺察的過程。在這過程中,練習者學習放下對問題的分析和過去的執著,從而讓內心變得平靜。透過冥想,我們能夠進入更深層的自我,體驗內在的「阿特曼」——這是瑜伽哲學中的內在真我。當冥想者達到這種狀態,便能夠擺脫外在世界的煩惱,獲得真正的滿足感。
斯瓦米‧拉瑪大師在書中提供了冥想的具體指導,並解釋了放鬆、呼吸等基本技巧,這些方法可以幫助初學者逐步掌握冥想的核心技術。他指出,冥想能夠調節自律神經系統,釋放身體和心理的壓力,提升免疫力。隨著練習的深入,冥想還能幫助我們理解並平衡自己的情緒、記憶、專注等能力。這本書不僅是一個理論指南,也是一個實用的手冊,幫助讀者從初學者逐步成長,進而進入更高的冥想境界。
第二本書《調息‧呼吸的科學》深入探討了呼吸在身體、心靈和精神層面上的重要性。書中強調呼吸不僅僅是一個生理過程,還是情緒和心念的橋樑。透過調節呼吸,我們可以改變情緒、控制心靈,進而影響生理狀態。斯瓦米‧拉瑪指出,瑜伽中的調息法不僅僅是控制呼吸的技術,更是一種控制「氣」——也就是生命能量——的工具。掌握了調息法,就能夠有效控制心念,並進一步提升個人的靈性修持。
這本書由斯瓦米‧拉瑪與兩位西方醫學專家共同撰寫,從東西方的角度全面審視了呼吸的科學。他們深入分析了胸腔與腹部的運動、呼吸道的解剖學以及呼吸對心肺功能的影響,並闡述了呼吸如何與自主神經系統、情緒狀態相互作用。書中還介紹了許多實用的呼吸技巧,這些技巧不僅有助於改善生理健康,還能幫助練習者更好地覺察並控制自己的心念狀態。
第三本書《業力:掙脫心的束縛》則探討了業力的概念及其對個人心靈成長的影響。斯瓦米‧拉瑪指出,業力是一種內在的因果法則,並不是宿命論。每個人的行動、想法、欲望都會產生相應的結果,而這些結果會在未來影響我們的生活。因此,我們的現在是過去行動的結果,而未來則取決於我們當下的選擇。
書中強調,要從業力的束縛中解脫,首先必須放棄對行動成果的執著,並學習無私地為他人行動。唯有當我們能夠不再為了自私的欲望而行動,我們才能夠真正獲得內心的自由。其次,我們需要淨化內心的欲望和習性,這些心靈的障礙往往會蒙蔽我們的真實本性,使我們無法看清真理。斯瓦米‧拉瑪指出,唯有透過靜坐和冥想的練習,我們才能夠超越這些心靈的限制,進入超越心識的境界,最終達到解脫的目標。
《業力:掙脫心的束縛》不僅是一部哲學書籍,也是一個靈性修行的指南,幫助讀者理解並運用業力法則來提升自己的靈性修為。斯瓦米‧拉瑪在書中詳細解釋了業力的結構,並提供了實踐瑜伽、靜坐和無私行動的具體方法,以幫助讀者從業力的束縛中解脫。
這三本書組合成了一個完整的瑜伽與靈性成長的修習體系,從冥想、呼吸到業力,斯瓦米‧拉瑪為讀者提供了一條通往內在自我探索和靈性解脫的道路。透過這些指導,讀者可以學習如何調整自己的心念、情緒和行動,從而達到更高的內在滿足感。這套書不僅僅是瑜伽練習者的寶典,也是任何尋求內心平靜和靈性成長的人的指路明燈。
書中的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無論是初學者還是有經驗的瑜伽修行者,都可以從中受益。斯瓦米‧拉瑪強調,真正的靈性修行不在於追求外在的成就,而在於內在的覺醒和心靈的自由。透過堅持不懈的練習,我們可以解開心靈的束縛,達到身心靈的和諧,並最終實現生命的真實目的。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