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死線已是十天前:日本文豪的截稿地獄實錄

作者:夏目漱石等32人

譯者:陳令嫻

出版社:惑星文化

出版日期:2024/06/26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傳送門

平裝版->傳送門

 

死線已是十天前



《死線已是十天前:日本文豪的截稿地獄實錄》這本書以幽默、誇張的手法,描繪了多位日本文豪面對截稿日的焦慮與拖延症。他們各自的創作困境、不按常理出牌的行徑和對於截稿日的各種奇怪反應,展現了文人們私下的真實面貌。儘管他們是為日本文學做出巨大貢獻的名家,但在面對截稿的壓力時,卻與普通人無異,甚至更為極端。


這本書收錄了多位日本文豪的日記、書信和隨筆,讓讀者能夠一窺這些大作家在創作過程中的苦惱和掙扎。書中的文豪,從太宰治、夏目漱石到川端康成,無一例外地都在截稿日的壓力下,展現出了他們與平常形象大相徑庭的樣貌。他們的行為舉止,有時荒謬至極,有時幽默機智,卻都透露出對文學創作的熱情與無奈。


創作與拖延的矛盾


書中最突出的主題之一,是創作者們面對截稿日的拖延與焦慮。太宰治這樣的文豪,口口聲聲強調「寫得慢是作家的恥辱」,但他卻經常撕毀寫好的稿子,並且在書信中對自己無法交稿的苦惱表露無遺。他的創作過程充滿掙扎和自我懷疑,似乎每一行文字的完成都需要經過巨大的心理拉扯。


這些文豪們,儘管才華橫溢,卻無一例外地陷入拖延症的深淵。他們在寫作時,總是能找到各種理由推遲交稿:內田百閒認為借錢比寫作更實際;橫光利一則嘲諷那些總是準時交稿的作家,暗示這種行為彷彿是在諷刺其他同儕;甚至有些作家直接逃避責任,寄信給出版社要求延後截稿日期。


川端康成的例子特別有趣,他經常在旅途中創作,並且習慣將稿件寄回家中,讓妻子代為交給出版社。這種「遠距創作」的方式讓他能夠維持一定的創作效率,儘管有時會因旅途中的突發狀況而延誤,但他仍然能夠在截稿日的壓力下完成作品。


拖延的背後:創作的壓力與瓶頸


這些文豪們拖延的背後,往往隱藏著更深層的創作壓力與心理障礙。江戶川亂步在寫長篇小說時,經常文思枯竭,甚至因害怕編輯的催稿而逃去泡溫泉。他的創作瓶頸不僅來自靈感的枯竭,更來自於對創作過程的焦慮。對於這些作家而言,截稿日並不僅僅是一個時間節點,更是一種無形的壓力,時時刻刻提醒著他們需要拿出作品,無論質量如何。


夏目漱石的創作過程也充滿了壓力和苦惱。他相信自己在陽光下才能寫作,因此有時會將書桌搬到戶外,甚至戴著草帽在太陽底下創作。他的這種奇特的寫作方式,反映出作家對於創作環境的高度敏感和對靈感的執著追求。


在某些情況下,這種壓力甚至導致了身體上的不適。谷崎潤一郎在寫作《源氏物語》白話文版時,因為壓力過大,差點罹患腦溢血。儘管如此,他仍然堅持完成了這部作品,並在散文中表達了對於自己克服困難完成創作的滿足感。


文豪們的幽默與自嘲


儘管這些作家面對截稿日時經常崩潰,但他們對於自己的行徑也並非全然嚴肅。他們往往在書信和隨筆中展現出幽默和自嘲的一面,甚至能將拖稿的經歷寫得有趣且富有娛樂性。正如書中所展示的,這些大作家即使在面對截稿壓力時,依然保有一種輕鬆、戲謔的態度。


太宰治曾經坦言,他的筆「手癢卻一行文章也寫不出來」,這種自嘲反映出他對創作過程中卡殼的無奈。另一方面,內田百閒則在書信中表示「寫什麼稿,四處向朋友借錢更符合我的個性」,直接將自己的拖稿理由轉化為一種荒誕的幽默,讓讀者忍俊不禁。


同樣地,石川啄木在面對朋友的拖稿行為時,大聲斥責,卻又自己成為裝病躲在家裡寫作的慣犯。這種雙重標準和反諷意味,使得他在文壇中成為一個頗具趣味性的角色。


編輯的崩潰與無奈


文豪們拖稿的同時,編輯們則處於崩潰邊緣。這些作家的拖延和奇特的交稿方式,讓編輯們時常處於焦慮狀態。江戶川亂步的編輯不得不去溫泉找他,而太宰治的編輯則經常收到撕爛的稿紙。這些崩潰的編輯們,成為了文豪們創作過程中的「受害者」,他們的耐心和毅力在這些作家的拖延下,被一再考驗。


這種編輯與作家之間的緊張關係,也顯示了文學創作背後的現實壓力。對於出版社而言,作家的作品不僅僅是藝術品,更是商業產品,需要在特定的時間內完成並出版。作家們的拖延,無疑給出版社帶來了巨大的困擾,但同時也體現了創作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和難以預測性。


拖延的藝術與創作的矛盾


《死線已是十天前》不僅揭示了文豪們的拖稿行為,還深刻地探討了創作過程中的矛盾與掙扎。創作者們在面對截稿日的壓力時,往往會陷入一種自我懷疑和焦慮之中。這種焦慮並不僅僅來自於時間的緊迫,更來自於對於創作質量的追求。


文豪們的拖延症,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他們對於創作的高度要求。正如太宰治所說,「寫得慢是作家的恥辱」,這句話表面上是對拖稿的譴責,但實際上也揭示了作家們對於每一行文字的精雕細琢。他們並非不願意完成作品,而是無法滿足於任何草率的成品。


這種拖延的背後,是對於創作的完美追求,以及對於自我表達的高度期望。因此,儘管這些文豪們在截稿日面前顯得荒誕無比,但他們的每一個動作,都是為了在最終交出一部令人滿意的作品。


《死線已是十天前》通過幽默與戲劇化的描寫,讓讀者看到了文豪們在截稿日的掙扎與無奈。這本書不僅提供了有趣的讀物,還揭示了創作過程中的複雜性與矛盾。透過這些文豪的故事,我們看到了拖延症背後的藝術性,以及創作本身所帶來的心理挑戰與壓力。這是一部既富有娛樂性,又引人深思的作品。

留言

【重點推薦】人生大挑戰

當你對人生有過疑問、對命運感到困惑,或曾在夜深人靜時思考「我到底為什麼會出生?」——那你絕不能錯過這三本書。它們不只是解答人生疑問,更像是一把鑰匙,打開你從未想像過的真相之門。從靈魂的來源、死亡的意義,到神祕的宇宙與外星生命,每一頁都可能顛覆你以往的信念,帶來前所未有的震撼與啟發。點擊連結,親自驗證這場靈性與智慧的深度對話。

(文字)網站:https://toh.org.tw/

(說書)Youtube人間小路:https://www.youtube.com/@sober-minded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這種電風扇不能上飛機?90%的人都搞錯了!

【讀書心得】給我40歲的女兒:心理醫師媽媽走過中年之路的38個提醒

記憶枕、乳膠枕怎麼選?2025枕頭大推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