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女大當家

 作者:李瑟娥

原文作者:이슬아

譯者:陳思瑋

繪者:倪瑞宏

出版社:寂寞

出版日期:2024/08/01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傳送門

平裝版->傳送門



【影片說明】

 

女大當家



《女大當家》講述了一個現代家庭的故事,透過主角瑟娥,探討了家族權力的轉移以及當代女性在家庭中的崛起。瑟娥出生於一個以男性為中心的商人之家,家中歷來的當家者都是男性。然而,這位聰明伶俐的女孩,在爺爺的教導與愛護下,開始思考家庭中的角色與權力。她拒絕了傳統的母親或奶奶的形象,而是決心成為一位像爺爺一樣掌握權力的老闆。


這部小說的核心是家庭權力結構的翻轉,當瑟娥長大後,成為了家庭的實際掌權者,甚至連她的父母也變成了聽命於她的「員工」。這樣的劇情設計,打破了傳統的父權制度,將女性推向了掌控權力的中心,展示了現代家庭中性別角色的重新定義。


《女大當家》的成功不僅在於其故事的新穎性,更在於它精確地捕捉了現代社會中家庭變革的現象。在過去的社會中,父親往往是家庭的唯一決策者,母親則負責照顧家庭,孩子們遵循父母的安排。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這樣的角色分工已經不再適用,尤其是隨著女性在社會和職場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家庭中的權力結構也開始相應改變。這部作品通過瑟娥的角色,反映了當代女性如何透過個人的努力,逐步改變自己在家庭和社會中的地位。


這本書的敘事方式充滿了幽默與溫暖。小說雖然討論的是家庭權力結構的變化,但它並沒有以沉重的方式呈現,而是透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帶出了深刻的社會變遷。例如,當瑟娥購買了人生中的第一棟房子,並在家裡開設了「午睡出版社」,這樣的設定看似輕鬆隨意,但實際上卻揭示了瑟娥對自己人生的掌控與追求。


瑟娥的家族不再僅僅是過去傳統父權家庭的延續,而是逐漸轉型為一個由女性主導的現代家庭。在這個過程中,家中的每一個成員都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角色,特別是瑟娥的父母,他們不再只是被動地接受瑟娥的指令,而是逐漸意識到自己在這個新家庭結構中的位置。這樣的權力轉變,不僅影響了瑟娥的家庭,還折射出整個社會對性別角色的重新思考。


從書中可以看到,瑟娥並不是孤立的個體,她代表了當代女性的一種集體意識:不再願意接受傳統的性別角色分配,而是積極尋求屬於自己的話語權與決策權。這樣的角色轉變,不僅改變了她個人的生活,也改變了她家庭的運作方式。這一點,在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體現出來。


《女大當家》還通過瑟娥的故事,討論了家庭內部的合作與相互支持。儘管瑟娥成為了一家之主,但她並不是一個獨裁者,而是以愛與理解的方式來領導家庭。她的父母也逐漸適應了這樣的變化,開始以新的方式與她合作,這種互助的關係,使得整個家庭更為和諧。


此外,瑟娥開設的「午睡出版社」不僅僅是一個工作場所,它象徵著瑟娥對於生活的熱愛與追求。她將自己對於文學與創作的熱情融入到家庭中,使得家庭成為了創意的發源地,這樣的設定,既顯示了瑟娥的領導才能,也突顯了現代女性在家庭與職場之間找到平衡的智慧。


這本書不僅在韓國引起了廣泛的討論,也在國際上獲得了高度的評價。它被選為「一書一釜山」年度選書,並成為了大邱市的年度城市之書。這些榮譽,既證明了這本書的影響力,也反映了它所討論的議題具有普遍的共鳴。


書中的瑟娥雖然是個虛構的人物,但她的經歷與成長,卻真實地反映了當代許多女性的生活現狀。她的勇敢與決心,讓讀者看到了一種新的可能性:女性不再是家庭中的配角,而是可以成為主導者,並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整個家庭的命運。


《女大當家》不僅是一部關於家庭的小說,更是一部關於現代女性崛起的故事。它通過幽默而溫暖的筆觸,描繪了一個權力翻轉的家庭,並在這個過程中,探討了性別角色、家庭結構與現代社會的變遷。這本書的成功,除了其精彩的故事之外,更在於它觸及了當代社會中許多深刻的議題,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僅能享受故事的樂趣,還能對於性別與家庭有更多的反思。


最終,瑟娥的故事告訴我們,女性不僅可以掌控自己的命運,還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周圍的一切。這樣的女性力量,不僅是《女大當家》的核心,也是當代社會中不可忽視的一股潮流。

留言

【重點推薦】人生大挑戰

當你對人生有過疑問、對命運感到困惑,或曾在夜深人靜時思考「我到底為什麼會出生?」——那你絕不能錯過這三本書。它們不只是解答人生疑問,更像是一把鑰匙,打開你從未想像過的真相之門。從靈魂的來源、死亡的意義,到神祕的宇宙與外星生命,每一頁都可能顛覆你以往的信念,帶來前所未有的震撼與啟發。點擊連結,親自驗證這場靈性與智慧的深度對話。

(文字)網站:https://toh.org.tw/

(說書)Youtube人間小路:https://www.youtube.com/@sober-minded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這種電風扇不能上飛機?90%的人都搞錯了!

【讀書心得】給我40歲的女兒:心理醫師媽媽走過中年之路的38個提醒

記憶枕、乳膠枕怎麼選?2025枕頭大推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