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大猩猩審判日:梅菲斯特賞,全場專業人士一致票選通過,前所未聞得獎作
作者:須藤古都離
譯者:李彥樺
出版社:悅知文化
出版日期:2024/06/27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傳送門
平裝版->傳送門
【影片說明】
《大猩猩審判日:梅菲斯特賞,全場專業人士一致票選通過,前所未聞得獎作》是一部突破性、具深度的小說,挑戰了讀者對「正義」、「平等」及「生命價值」的根深蒂固認知,並且借由一隻西部低地大猩猩蘿絲的故事,探索了人類社會中常被忽視的道德與倫理議題。本文將針對這本小說的主題、情節發展及其背後隱含的社會反思,進行深入的讀書心得。
首先,小說的故事背景設定在一場震撼性的動物園訴訟案件中,這並不是一場尋常的法律糾紛,而是由一隻名叫蘿絲的大猩猩提出的控訴。她的丈夫奧馬利在動物園裡被射殺,原因是他試圖保護一個掉入猩猩區的小男孩。這起事件引發了蘿絲的憤怒和痛苦,她決定控告動物園,要求伸張正義。然而,隨著訴訟的推進,這不僅僅是一場尋常的正義之爭,還變成了動物與人類之間的權益之辯,甚至是對整個人類社會結構的質疑。
小說的主要衝突圍繞著「正義」與「平等」的定義展開。作者須藤古都離借由這個虛構的故事,對現代社會中的權力結構提出了挑戰。如果正義的實行由人類掌控,那麼正義本身是否就會因為主觀偏見而變得模糊?生命的價值是否應該根據物種、地位或其他因素而有所不同?蘿絲這樣的角色,儘管在生物學上是大猩猩,但她的智慧、情感以及語言能力,讓她不再只是動物園裡的展覽品,而成為能夠和人類平等對話的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這部小說不僅僅是圍繞動物權的討論,更深層次地觸及了身份認同的議題。蘿絲在小說中不斷尋找她的「自我」,不僅是她與人類世界的衝突,還包括她作為一隻大猩猩的內心掙扎。她從非洲的西部低地被帶到美國克里夫頓動物園,學會了手語,甚至在科技的幫助下能發出人類語音。這些能力使她能夠與人類交流,但也讓她陷入一個更深的自我認同危機:她究竟是誰?是動物,還是人?她應該接受自然界的「強者為王」法則,還是應該依循人類的正義觀念,站起來為自己的權利抗爭?
小說中蘿絲的掙扎讓人不禁聯想到我們社會中的各種邊緣群體,無論是種族、性別或是其他社會階層,這些群體往往被主流社會邊緣化,甚至剝奪了發聲的機會。而蘿絲通過她的訴訟,試圖讓世人正視她的存在,這也象徵了邊緣群體爭取平等與尊重的努力。須藤古都離透過蘿絲的角色,提醒我們,即使是那些看似「非人類」的存在,也同樣擁有值得敬畏的生命價值。
除了對動物權及人權的深刻探討外,小說還以其細膩的敘事技巧吸引讀者。蘿絲的故事不僅僅是激烈的法庭辯論,更充滿了她個人情感的描繪。作者巧妙地將蘿絲的內心世界表現得細膩且真實,讓讀者能夠深入理解她的痛苦、憤怒以及對自我認知的迷惘。這樣的敘述方式讓故事變得更加生動,也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產生情感共鳴。
更令人讚賞的是,作者將故事中的社會議題與哲學思辨無縫結合。正如書中反覆探討的問題:「如果正義是由人類掌控的,那麼何謂正義?」這個問題在蘿絲的訴訟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動物是否應該享有與人類相等的權利?當動物具備了與人類溝通的能力時,是否就應該被賦予與人類同等的尊嚴?這些問題挑戰了我們長期以來的道德觀念,並促使讀者重新思考我們對動物、對人類以及對整個自然界的看法。
此外,蘿絲的故事也讓人聯想到真實世界中動物與人類之間的衝突。小說中的情節靈感來自於2016年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動物園的事件,當時一隻名叫哈蘭貝的大猩猩被射殺,引發了全球的輿論熱議。這樣的真實事件與小說中的情節相呼應,使得故事更加具現實感,也讓讀者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動物權議題的重要性。
《大猩猩審判日》是一部引人深思的小說,透過一隻大猩猩的控訴,挑戰了人類對正義、平等及生命價值的傳統觀念。作者須藤古都離不僅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蘿絲的內心世界,還巧妙地將動物權、社會正義以及身份認同等複雜議題結合在一起,為讀者提供了一個深入思考的契機。這本書不僅僅是一個關於動物與人類之間的故事,它更是對整個人類社會的反思,讓我們重新審視我們與自然界的關係,並且重新定義「何謂正義」。這樣一部作品,無論是從故事情節還是從思想深度來看,都是當之無愧的經典之作。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