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不生氣的藏傳養生術:身心靈全面呵護的預防醫學
作者:洛桑加參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3/10/31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傳送門
平裝版->傳送門
平裝親簽版->傳送門
《不生氣的藏傳養生術:身心靈全面呵護的預防醫學》這本書,作者洛桑加參從身心靈全面預防醫學的角度出發,教導讀者如何藉由藏傳養生的智慧來控制情緒,達到平衡與健康。透過這些方法,讀者可以實現「醫於未怒、止於將怒、治於已怒」,不僅能提升生活品質,還能預防各種身體及心理問題的產生。
情緒與身心健康的密切關聯
書中強調「生氣」不僅僅是一種情緒反應,還是一種影響身心健康的重大因素。西醫、中醫和藏醫一致認為,憤怒的情緒會對人體產生連鎖性的負面影響,可能導致血壓升高、心跳加速、血糖波動,甚至影響免疫力。這些生理反應表明,情緒管理對身體健康的維護至關重要。生氣還會引發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包括焦慮、憂鬱,甚至加劇睡眠障礙與認知功能退化。
情緒的不穩定還會表現在皮膚、消化系統以及大腦功能的異常表現。長期無法妥善管理情緒的人,容易形成一種易生病的體質。這種惡性循環進一步證明了情緒管理與身體健康的深刻關聯。即便是小小的怒氣,也可能轉化為長期的健康隱患,並且不僅影響到自身,還可能波及周遭人群。因此,學會不被怒氣牽制,將日常情緒修煉轉化為正向能量,變得尤為重要。
修煉平衡心境的秘訣
書中的核心在於介紹如何透過藏傳養生術來修煉情緒。洛桑加參提出了一套實用且易行的養生方法,涵蓋身心靈多層次的練習,幫助讀者找到內在的平靜,並藉此達到身心和諧。
洛桑加參醫師提出的52週修煉計畫,是本書的重要內容之一。這個計畫幫助讀者在一年之內逐步實現情緒控制與健康增進,從根本上改變生活方式。修煉計畫從「不生氣」的理念出發,提供具體的每日練習方法,例如呼吸技巧、冥想和正念訓練,幫助讀者調節心情,恢復內在的平靜。
藏傳醫學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叫做「醫於未怒、止於將怒、治於已怒」。意思是,預防比治療更重要,尤其是情緒方面的管理,應該在憤怒情緒出現之前就進行控制。當感覺到自己將要發怒時,應該立刻採取措施抑制怒氣的擴散。而一旦發怒,也有一系列的解決方案,幫助身體恢復健康,避免情緒損害的擴大。
這52週的修煉計畫不僅著眼於當下的情緒管理,還注重長期的身心靈健康維護。書中強調,讀者應該每日持續進行這些練習,讓情緒平衡逐漸成為生活中的常態。透過這些修煉,個人不僅能改善情緒,還能提升自我意識,進而達到更高層次的幸福與內在安穩。
三大能量調節法與實用技巧
除了情緒修煉計畫,書中還提供了三種能量調節法和多種實用技巧,幫助讀者迅速應對各種生活中的困境。洛桑加參分享了多種藏傳手印,這些手印是一種特定的手勢與呼吸配合的修煉方式,能幫助人們調整內在能量,達到心靈與身體的和諧。
此外,書中提到的飲食原則也是重要的一環。藏醫認為,飲食與情緒有密切關聯,選擇適當的食物可以有效平衡情緒,幫助身體恢復健康。本書列舉了八種推薦食物,這些食物具有滋補身心的功效,能夠幫助讀者在日常生活中自我調整,達到內外兼顧的健康目標。
呼吸技巧是書中的另一個重要內容。24小時呼吸技巧教導讀者如何透過正確的呼吸方式,幫助身體在白天保持清醒與冷靜,夜晚則能促進深層睡眠。這種簡單易行的技巧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是緩解焦慮、改善情緒的有效方法。
書中還提到「心頻道」的轉換技巧,教導讀者如何在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迅速調整心情,從而避免負面情緒的擴散。這些方法不僅能夠幫助讀者提高情緒管理能力,還能促進生活中的積極變化,實現諸事順利的目標。
預防醫學的重要性
《不生氣的藏傳養生術》強調預防醫學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多的人受到情緒壓力和健康問題的困擾。洛桑加參認為,現代醫學雖然能夠治療各種身體疾病,但預防醫學更能幫助我們在問題尚未出現之前就進行干預,避免問題惡化。
透過書中的預防方法,讀者可以學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自我調節,從而預防身心疾病的發生。無論是呼吸技巧、手印練習,還是飲食調整,這些方法都能有效幫助讀者維護身體與情緒的健康。
結語
《不生氣的藏傳養生術》從情緒管理的角度出發,結合藏傳醫學的智慧,提供了一套全面的身心靈養生方法。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養生指南,更是一個改變生活方式的工具,幫助讀者在現代生活中找到內心的平靜與和諧。
透過書中的修煉計畫與實用技巧,讀者可以逐步改善情緒控制能力,恢復內在的平衡與健康,達到「不生氣、不生病」的理想生活狀態。無論是面對日常的壓力,還是應對突發的困境,這本書都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幫助讀者走向身心靈全面呵護的預防醫學之路。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