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日本家族企業白皮書:家族企業如何面對變局、突破重圍
作者:日本家族企業學會企畫編輯委員會FBC, 後藤俊夫Goto Toshio, 落合康裕Ochiai Yasuhiro, 荒尾正和Arao Masakazu, 西村公志Nishimura Hiroshi
譯者:沈俊傑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24/06/20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傳送門
平裝版->傳送門
在閱讀完關於家族企業的專書後,我感到十分深刻和啟發。該書深入剖析了家族企業的管理方式和長壽企業的成功秘訣,提供了豐富的知識和實踐經驗,尤其是在當前全球經濟變動劇烈的時代背景下,這些洞察顯得更為重要。
家族企業的挑戰與機會
在書中,提到了家族企業面對的最主要挑戰之一是「富不過三代」的傳統說法。這種說法指的是家族企業在第三代傳承時往往面臨生存危機,只有少數能延續到第四代及以後。實際上,統計數據顯示,企業創辦人到第二代期間的存活率為30%,而傳到第三代後則驟降至9%,第四代甚至僅剩下3%的存續率。這使得家族企業在長期發展中面臨極大的挑戰,需要採取更加有意識的策略來對抗這些危機。
然而,正是這種不確定性,也為家族企業提供了一個機會去重視韌性建設。在書中,家族企業的長壽秘訣之一就是在重力與抗力的拉扯之間,家族企業必須發展出足夠的應變能力。這意味著企業不僅需要靈活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還要有能力在內部保持穩定性,特別是情感資本的維持。
情感資本的核心地位
情感資本被視為家族企業資本中的關鍵因素。書中強調,家族企業的影響力往往與情感資本息息相關。情感資本包括家族成員之間的情感聯繫、共同的使命感以及對企業的深厚感情。這種資本不僅支撐了家族的金融資本、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還是維持企業穩定和長期發展的基礎。
在許多案例中,當情感資本衰退,家族企業的影響力也隨之下降。這是因為當家族成員不再對企業抱有共同的情感時,管理和決策容易陷入混亂,進而影響企業的生存。因此,如何保持並增強情感資本,是家族企業能否持續繁榮的關鍵。
日本家族企業的成功模式
書中特別針對日本的家族企業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實證分析,發現日本的家族企業在獲利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上的表現優於一般企業。這一優勢源自於年輕接班人早期累積的管理經驗,使得他們能夠更快適應市場變化並推動企業持續成長。
這一研究結果顯示,成功的家族企業往往能夠及早識別接班人的潛力,並在適當的時間讓他們接手管理工作。這不僅有助於延續家族企業的傳統,也能夠確保企業在新環境中不斷創新和進步。
書中還強調,家族企業在面對重大挑戰時,往往能夠更迅速地做出反應。這是因為家族成員之間往往擁有強烈的共同危機意識,並且能夠迅速團結起來,採取應對措施。例如,在新冠疫情期間,許多日本的家族企業能夠通過加強與當地社區的聯繫,迅速調整業務模式,從而減少了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
家族企業的現代挑戰:跨代接班與革新
台灣的家族企業面臨著與日本類似的挑戰。根據書中的統計,台灣7成的上市櫃公司都是家族企業,而其中98%屬於中小企業。這些企業正在經歷跨代接班的轉折點,而如何在這個過程中保持企業的穩定和創新,成為了許多企業主關注的焦點。
書中指出,跨代接班往往面臨三個主要困境:世代鴻溝、家族成員與非家族成員的矛盾,以及傳統與革新之間的衝突。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妥善解決,可能會導致企業內部管理的混亂,進而影響企業的長期發展。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書中建議家族企業應該積極學習現代管理理論,並與外部專家進行合作。這樣做不僅可以幫助家族成員提升管理技能,也能夠為企業引入新的觀點和策略,幫助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競爭力。
企業長壽的六大要素
書中特別強調了六個影響家族企業長壽的關鍵要素:
- 長期目標與使命感:成功的家族企業往往具有明確的長期目標,並且將企業使命代代相傳。他們不僅僅關注短期利益,而是著眼於企業的長遠發展。
- 穩健的財務管理:這些企業通常不會追求過快的增長,而是重視財務的穩健性。他們注重財政紀律,確保在面對市場波動時能夠保持足夠的韌性。
- 核心專長的延續:家族企業往往會專注於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並在此基礎上擴展業務,而不輕易涉足陌生領域。
- 利益相關者的重視:這些企業非常重視與利益相關者的關係,包括員工、股東、供應商和顧客。他們相信,維持這些關係有助於企業的穩定和發展。
- 風險管理:成功的家族企業通常會提前識別潛在風險,並制定應對策略,以確保在面對突發事件時能夠迅速反應。
- 傳承準備:這些企業通常會及早開始接班人的培養和準備工作,確保企業在代際更替時能夠順利過渡。
結語
家族企業的成功不僅僅依賴於財務和市場策略,更重要的是如何管理和延續家族的情感資本、使命感和核心價值觀。這些因素構成了家族企業長壽的基石,並且在面對挑戰時能夠提供企業所需的韌性。
透過深入了解家族企業的運作模式和成功要素,我們可以為台灣和其他地區的家族企業提供寶貴的經驗和啟示。這本書不僅適合家族企業的創辦人和接班人閱讀,也適合學者和管理專業人士參考,因為它提供了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只要能夠借鑒這些成功經驗,並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台灣的家族企業也有可能在未來成為長壽企業的代表。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