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血與土:現代奴隸、生態滅絕,與消費市場的責任
作者:凱文.貝爾斯
原文作者: Kevin Bales
譯者:江玉敏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22/05/05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傳送門
平裝版->傳送門
在繁榮且法治完備的社會中,像台灣這樣的國家,生活在和平和保障下的人們,可能難以想像奴役這個概念。然而,全球有數百萬人(根據2016年統計數據,約3580萬人)正面臨現代奴役的威脅。他們或因戰亂,或因天災,或僅僅因為過於貧困而陷入被人蛇集團哄騙,最終淪為現代的奴隸,無法逃脫債務陷阱和暴力壓迫。
《血與土:現代奴隸、生態滅絕,與消費市場的責任》這本書由凱文·貝爾斯(Kevin Bales)所撰寫,他是專門研究現代奴隸問題的專家。為了撰寫這本書,他用七年的時間走訪了世界多個奴役現象嚴重的地區,這些地區包括非洲剛果的礦場、孟加拉的養蝦場、迦納的金礦場,以及巴西的非法伐木區。貝爾斯與倖存者和廢奴工作者進行了多次訪談,並深入調查這些地區的悲慘狀況,記錄了人口販賣、性剝削、奴役勞動等觸目驚心的事實,並試圖尋找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案。
這本書的核心論點之一是,奴役與環境破壞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繫。貝爾斯觀察到,奴役人數越多的地區,其環境破壞也越嚴重。這個觀點引發了我的深思,儘管我對此論點有些疑慮。貝爾斯認為,奴隸制度是一種極端的剝削,奴隸主往往視奴隸為可隨意使用的工具,因而不願投入資金改善生產方式或設備。這種做法導致這些地區的產出效率低落,而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卻尤為嚴重,因為當地的法治與道德底線極為薄弱,無法制止無節制的開發行為。
書中描述的現代奴隸制度令人震驚。很難想像,在今天這個現代社會,仍然有國家存在如此極端的人權侵犯。然而,最令人不安的是,這些奴隸生產的商品極有可能已經進入全球供應鏈,並被一般消費者購買和使用。
書中提到了一個特別難以追蹤的例子:錫。錫是現代工業中非常常見的材料,廣泛應用於電子產品及其他加工品中。一旦錫礦被提煉加工成半成品,其來源幾乎無法追溯。這使得消費者即便有心避免購買與奴隸勞動有關的產品,也面臨極大的困難。作者強烈呼籲消費者選擇那些明確表示不採購奴隸勞動產品的公司,並且要對自己所使用的商品來源進行查核。然而,實際生活中,這種程度的調查落實起來並不容易,尤其是當許多產品的原材料來源已經非常複雜時,消費者甚至無從查證。
書中描繪的許多奴隸生產的商品令人觸目驚心,如錫、海鮮、磚頭和木炭等,這些生產活動不僅壓榨了奴隸,還導致當地的森林被濫伐,土地被不合理開發利用。最可怕的是,這種不受約束的開發行為所引發的生態崩壞與環境變遷,最先受到衝擊的是當地的居民,而最終這些影響會蔓延到全球,使整個人類社會都不得不為此付出代價。
作者在書中強調,消除奴隸制度,將有助於阻止環境破壞與生態滅絕。對此,我持保留態度。雖然奴隸制度的確是一個巨大的問題,但其他形式的大型開發案,如合法的工業開發,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也不容小覷。或許,貝爾斯將焦點放在奴隸與生態的聯繫上,主要是因為本書的主題是奴隸制度,這使得他對這個關聯的描寫更為突出。
總體而言,這本書對奴隸制度的描述非常詳盡。貝爾斯透過親身經歷,深刻描繪了那些遭受奴役的人的生活,以及他們所面臨的壓迫與剝削。他對當地的環境污染問題和全球市場中可能摻雜了奴隸勞動產品的現象也做了深入探討,這使得這本書在描寫奴隸制度與環境問題的聯繫方面非常全面。
然而,這本書也有一些我認為可以改進的地方。首先,作者的情緒性敘述較多,這可能是因為他親自走訪過這些慘烈的地區,情感上難以保持完全的客觀。這些情緒性的描述雖然能夠激發讀者的同情心,但從某些角度來看,可能會影響整體敘述的客觀性。對我來說,書中後半段反覆強調的呼籲部分顯得有些冗長,前面的敘述已經足以讓讀者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然而,我理解作者的出發點是善意的,他希望通過這本書喚起讀者對奴隸制度與環境破壞問題的重視。他對人權與環境保護的關注是毋庸置疑的,這種熱情和投入使得這本書具備了很強的情感感染力。
這本書適合那些對現代奴隸制度、供應鏈透明度以及環境保護問題感興趣的讀者。書中的描寫真實而直白,儘管內容沉重,但非常值得一讀。作者通過實地調查與深入訪談,揭示了現代社會中仍然存在的奴役現象,以及這些現象對全球環境的深遠影響,這不僅讓人深刻反思,也促使人們重新審視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做出的消費選擇。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