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扭曲的正義:檢察官面對的殘酷真相,走向崩潰的檢警與媒體
作者:吳忻穎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21/03/04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傳送門
平裝版->傳送門
《扭曲的正義》是一本由前檢察官吳忻穎所撰寫的書籍,透過她三年九個月的檢察官經歷,揭露了檢察、警察、媒體三者間的錯綜關係,以及這些體系如何共同影響社會的正義運作。書中提出了許多實務中的困境與矛盾,使人深思這些問題的根源及影響,並反映了檢察體系內部的真實現況。
吳忻穎提到,媒體常常透過吸睛的標題或片面的資訊,塑造出一些不符事實的案件報導,這不僅影響了公眾的認知,也進一步扭曲了司法正義。在這樣的體制下,檢察官與警察為了績效,往往會選擇配合媒體的需求,藉由曝光來提升個人或單位的形象。然而,這樣的互動關係並非單純是服務社會,而是一種互利共生的結果:記者需要話題,警察和檢察官則需要曝光率和民眾認可,於是雙方形成了一種虛假且有毒的合作。
這樣的現象不禁讓人聯想到,在信息氾濫的時代,讀者需要具備更強的辨識能力,而不應盲目接受媒體所呈現的內容。正如吳忻穎所說,真實的案件細節往往隱藏在繁瑣的判決書中,若沒有親身查閱,僅憑媒體片面的報導,很難了解案件的全貌。
書中另一大亮點是探討了檢察體系與行政機關之間的矛盾。行政機關常常會為了績效而將不必要的案件移送地檢署,這樣的做法在檢察實務上往往被認為是無效的舉措。例如,一些涉及改裝販賣機的案件,行政機關或警察可能會認為有賭博嫌疑,而移送地檢署,但檢察官根據法律認定,這些案件並不構成犯罪,最終多數會以不起訴處分結案。
這樣的案例凸顯了行政機關與司法體系在「違法」認知上的差異。行政機關依循法規行事,為了避免瀆職風險,選擇將疑似違規的案件移送,而檢察官則需依據刑法判斷案件是否構成犯罪,這使得兩者在處理案件時常常出現認知分歧。這種分歧不僅耗費了司法資源,也導致了執法效率的降低。
吳忻穎以她自身的經驗,詳細描述了檢察官在工作中的諸多困境。檢察官的工作量龐大,加班已成為常態,甚至連加班費的時薪都不及一個雞腿便當。這樣的工作壓力不僅導致檢察體系長期人力不足,也使得許多資深檢察官選擇轉任律師,以追求更高的收入和更靈活的工作環境。
書中提到,地檢署資源短缺的情況相當嚴重,辦公環境老舊,甚至連基本的網路頻寬都無法滿足日常工作需求。更令人驚訝的是,由於經費不足,地檢署在面對需要鑑識或司法鑑定的案件時,經常會要求當事人自行承擔費用。這種「沒錢有沒錢的玩法」成為了檢察體系內的一種無奈現實。
在書中,吳忻穎表達了她對於保持正義底線的堅持。她選擇不與媒體交好,拒絕提供案件細節,即使因此遭受同事和長官的排擠,仍堅持自己的原則。這種對權力無欲的態度,使她能夠在困難的環境中堅守自己的道德標準,但也深刻體會到,要在這樣的體制中生存下來,需要強大的心理素質與堅定的信念。
《扭曲的正義》讓我們看見了一位曾經身處檢察體系的檢察官,如何在現實的壓力與理想的堅持間掙扎。這本書不僅是對檢察體系內部問題的剖析,更是對整個社會正義運作的深層反思。透過吳忻穎的敘述,我們能夠理解檢察官面臨的各種困境,也讓我們更清楚地看到,正義的實現往往並非單靠法律條文,而是需要更多資源、社會共識與制度上的革新。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