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地下街的雨觀後感

作者:宮部美幸

原文作者:Miyabe Miyuki

譯者:王華懋

出版社:獨步文化  

出版日期:2020/01/02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傳送門

平裝版->傳送門

地下街的雨

 


宮部美幸的《地下街的雨》是一部由七個短篇故事組成的小說集,這些故事雖然篇幅短小,但各自帶有獨特的風格和深刻的人性描寫,顯示了宮部美幸早期多樣化的創作嘗試。這些故事中有些帶著諷刺和荒謬的色彩,有些則充滿了詭異的氛圍。然而,無論形式如何變化,作者對於人性深處的剖析與對社會現況的關懷始終貫穿其中,這也是宮部美幸作品的一大特色。


在這些故事中,我特別喜歡的三篇分別是《地下街的雨》、《再見,桐原》和《骸原》,每一篇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篇故事的主角麻子,因為未婚夫的背叛而失去一切,最終在地下街的咖啡廳找到工作。她在這裡遇見了曜子,一個因為當小三被拋棄而充滿怨懟的女人。兩人互相傾訴,彼此成為了在深淵中取暖的同伴。然而,隨著淳史的出現,兩人的關係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最終,麻子和淳史成為了情侶,但故事的結尾卻留下了一個不安的伏筆。


宮部美幸在描寫曜子發現麻子與淳史接近後的反應時,將女性內心的陰暗面刻畫得淋漓盡致,讓人不禁思考:這段關係是否真的建立在真實的情感上?故事結尾,麻子遇見了曜子和她的前上司,發現自己可能被欺騙,但她選擇不去確認真相。這種對現實的逃避,讓我對這段感情的未來充滿疑問。故事中的地下街,象徵著麻子對現實的逃避,而那場雨則象徵著她無法避免的現實。這樣的結局讓我不禁思考,逃避是否真的能帶來幸福?


這篇故事充滿了荒誕的色彩,卻也在其中蘊含著深刻的主題。「我」和家人在某日突然失去了聽覺,這時,自稱銀河系共和國「音波特派執法員」的桐原出現,聲稱「我們」一家成為了控制地球上超載音波的實驗對象。隨著故事的展開,「我」發現,祖母將全家人的物品藏在了一個秘密基地裡,原來她計劃著自殺,並想帶著這些充滿回憶的物品一起離開。


桐原的出現,讓「我」一家人開始接受荒誕的生活,但在這荒誕背後,卻是現實的殘酷。桐原原來是父親公司的研究員,而「我們」一家不過是被公司選中的試驗對象。這篇故事讓我看見了「隔絕與孤獨」,祖母因為年邁和重聽被家庭隔絕,而桐原則是因為公司的派遣與家人分離。兩個因為外界因素而孤獨的人,卻在彼此身上找到了慰藉。這種溫暖的理解,讓我在閱讀時感到深深的感動。


這篇故事也揭示了「大公司的威權體制」。桐原被公司派遣多年,無法回鄉,也無法拒絕公司的要求,這種無力感和壓迫感讓我不禁聯想到現代社會中,個人在巨大體制面前的無助與無力。故事結尾,「我」一家人對著公司的人怒吼,或許是象徵著小人物對大體制的最後抗爭。


《骸原》這篇短篇雖然篇幅不長,但其起承轉合相當精彩。故事的主角探長先生遇到了一個精神異常的「客戶」橋場,橋場經常驚恐地聲稱「骸原」又犯案了。透過探長的敘述,我們得知橋場曾在路上為了救人而殺死了一個瘋狂砍人的年輕人「骸原」,雖然無罪釋放,但他的生活卻因此徹底改變。


探長起初以為橋場只是精神失常,但隨著調查的深入,探長發現橋場所述的案件與「骸原」的犯罪手法驚人地相似。然而,這些兇手卻都是生活中再普通不過的人,讓人不禁思考,什麼樣的原因促使這些普通人走向極端?是成長的經驗還是內心深處的迷失?故事的結尾,探長差點也成為無差別殺人的兇手,但最終在親情的召喚下得以清醒。這或許是作者想告訴我們,家庭與成長經驗在預防暴力事件中的重要性。


宮部美幸的這些短篇故事,通過對人性的深入描寫和對社會問題的關懷,讓我在閱讀時感到震撼與反思。每個故事都有其獨特的魅力,無論是對人性陰暗面的刻畫,還是對現實社會的批判,都讓我在閱讀後久久無法平靜。這本書不僅是一次閱讀的享受,更是一場對人性與社會的深刻思考。


留言

【重點推薦】人生大挑戰

當你對人生有過疑問、對命運感到困惑,或曾在夜深人靜時思考「我到底為什麼會出生?」——那你絕不能錯過這三本書。它們不只是解答人生疑問,更像是一把鑰匙,打開你從未想像過的真相之門。從靈魂的來源、死亡的意義,到神祕的宇宙與外星生命,每一頁都可能顛覆你以往的信念,帶來前所未有的震撼與啟發。點擊連結,親自驗證這場靈性與智慧的深度對話。

(文字)網站:https://toh.org.tw/

(說書)Youtube人間小路:https://www.youtube.com/@sober-minded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Word稿紙設定可以像是作文本,有格子的樣子

Word儲存格大小要怎麼調整

Word頁面設置常用的紙張大小、方向、邊距、頁首頁尾